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是一个美学范畴的概念。它往往运用借喻、双关、反语等暗示的手法,机智、含蓄轻松的语言,借助于联想,造成一种充满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情境,来肯定美好、真理和智慧,否定丑恶、谬误和愚蠢。能构造成一种情趣色彩浓厚,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情境,是幽默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教师健康的幽默能够创造出教学的幽默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为了使语文教学富于幽默感,我曾在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尝试:
一、着意发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幽默素材,对它们着意发掘,便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幽默感。
学生在看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之后,颇感滑稽。我则因势利导,启发说:“在这篇童话里,从皇帝到官员的一系列可笑行为,尤其是皇帝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示众的丑事,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相信,只能是作者奇特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而已。然而,人们读了之后,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原因何在?皇帝为什么会受骗出丑?这个故事究竟可笑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有个学生说:“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而深刻发掘的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其大小官吏的丑恶灵魂,所以并不失真。”另一个学生补充说:“漫画家凭借自己刻画人物表情和性格的敏锐能力,抓住描绘对象实在的气质特征或者表情动作,经过提炼,以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达到生动有趣﹑神态逼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甚至可以做到比真实更真实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皇帝的新装》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皇帝之所以会受骗出丑,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极端昏庸无能和穷奢极欲。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十分可笑的原因之所在。”
二、利用幽默化的教学语言
1.口语
我给学生讲解成语“胸有成竹”,先据字面意思,望文生义,故意错误解释为:“胸有成竹是肚子里面有根竹棍的意思。”学生哗然。我便提醒学生,解释这类词语必须追根求源。宋代画家文与可画竹闻名于世,后来,晁补之的诗中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现在“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这种“有意错误”的幽默,分明加强了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体态语
在每一堂课的开端,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或者教学中心,给学生一个幽默小品,将会产生动人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情趣与教师的教学意图高度统一,使整个课堂气氛富有和谐的美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讲《守财奴》时,一跨进教室门口就两眼死死盯着讲桌上那个粉笔盒,两臂微举,身子一纵,扑向前去,一把将粉笔盒抓住,说:“我抢到了一个金子的梳妆匣。”接着又一本正经地叫学生将课文翻到了《守财奴》。从此,葛朗台抢梳妆匣的形象便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这种出乎学生意料之外,又入乎教材情境之中的教法,用在教学的开端,显示了其特有的“磁性”,一下子就揪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时,教师的体态语完全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因为教师动了真情,陶醉于教学设计之中。我的一个同事,在回忆他的老师执教《报任安书》时说道:“他用的是讲述法,当讲到‘人固有一死……最下腐刑,极矣’时,他两颊挂着清泪,读讲评析,怒发冲冠,十分气愤。整个课堂被慑控了,同学们有如身临其境,看到讲台上的老师已不是平日的老师,仿佛是司马迁站在面前作血泪控诉。如今我的老同学都已经年近花甲了,相见时忆及当年听课的情状,又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了《报任安书》来。”必须明晓,不动真情,不在陶冶学生情感上下工夫,要想使学生真正学通课文,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具有幽默效果的内容
教师讲课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中心,补充一些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是必要的。在补充的资料中,注意选取有喜剧色彩的东西以增强教学的幽默感,提高教学效果,则更有意义。当然,如果单纯用与教学无关的材料,用外在的或者强行的方式去开玩笑,那便是为幽默而幽默了。这种幽默就降低为低级趣味,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会带来副作用,必须坚决摒弃。
四、利用各种修辞方法
我给学生讲“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语法”时,开堂说道:“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经常‘暗送秋波’”。成语“暗送秋波”将干巴巴的语言文字拟人化了,收到了强烈的教学艺术效果。
卢梭在《爱弥儿》里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每个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其实,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一个手脚不停的孩子变得安分守己,沉浸在追求知识的乐趣之中;兴趣能使一个人非常专注,在自己迷恋的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方法(或规律)教给了学生,学生便可以在知识的宝库中随意攫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幽默既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往往三言两语就会使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而当人们收敛笑容时,掩卷深思,又会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锋旗
教师健康的幽默能够创造出教学的幽默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为了使语文教学富于幽默感,我曾在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尝试:
一、着意发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幽默素材,对它们着意发掘,便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幽默感。
学生在看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之后,颇感滑稽。我则因势利导,启发说:“在这篇童话里,从皇帝到官员的一系列可笑行为,尤其是皇帝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示众的丑事,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相信,只能是作者奇特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而已。然而,人们读了之后,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原因何在?皇帝为什么会受骗出丑?这个故事究竟可笑在哪里?”这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有个学生说:“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而深刻发掘的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其大小官吏的丑恶灵魂,所以并不失真。”另一个学生补充说:“漫画家凭借自己刻画人物表情和性格的敏锐能力,抓住描绘对象实在的气质特征或者表情动作,经过提炼,以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达到生动有趣﹑神态逼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甚至可以做到比真实更真实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皇帝的新装》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皇帝之所以会受骗出丑,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极端昏庸无能和穷奢极欲。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十分可笑的原因之所在。”
二、利用幽默化的教学语言
1.口语
我给学生讲解成语“胸有成竹”,先据字面意思,望文生义,故意错误解释为:“胸有成竹是肚子里面有根竹棍的意思。”学生哗然。我便提醒学生,解释这类词语必须追根求源。宋代画家文与可画竹闻名于世,后来,晁补之的诗中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现在“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这种“有意错误”的幽默,分明加强了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体态语
在每一堂课的开端,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或者教学中心,给学生一个幽默小品,将会产生动人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情趣与教师的教学意图高度统一,使整个课堂气氛富有和谐的美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讲《守财奴》时,一跨进教室门口就两眼死死盯着讲桌上那个粉笔盒,两臂微举,身子一纵,扑向前去,一把将粉笔盒抓住,说:“我抢到了一个金子的梳妆匣。”接着又一本正经地叫学生将课文翻到了《守财奴》。从此,葛朗台抢梳妆匣的形象便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这种出乎学生意料之外,又入乎教材情境之中的教法,用在教学的开端,显示了其特有的“磁性”,一下子就揪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时,教师的体态语完全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因为教师动了真情,陶醉于教学设计之中。我的一个同事,在回忆他的老师执教《报任安书》时说道:“他用的是讲述法,当讲到‘人固有一死……最下腐刑,极矣’时,他两颊挂着清泪,读讲评析,怒发冲冠,十分气愤。整个课堂被慑控了,同学们有如身临其境,看到讲台上的老师已不是平日的老师,仿佛是司马迁站在面前作血泪控诉。如今我的老同学都已经年近花甲了,相见时忆及当年听课的情状,又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了《报任安书》来。”必须明晓,不动真情,不在陶冶学生情感上下工夫,要想使学生真正学通课文,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具有幽默效果的内容
教师讲课围绕教学内容,紧扣教学中心,补充一些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是必要的。在补充的资料中,注意选取有喜剧色彩的东西以增强教学的幽默感,提高教学效果,则更有意义。当然,如果单纯用与教学无关的材料,用外在的或者强行的方式去开玩笑,那便是为幽默而幽默了。这种幽默就降低为低级趣味,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会带来副作用,必须坚决摒弃。
四、利用各种修辞方法
我给学生讲“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语法”时,开堂说道:“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经常‘暗送秋波’”。成语“暗送秋波”将干巴巴的语言文字拟人化了,收到了强烈的教学艺术效果。
卢梭在《爱弥儿》里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每个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其实,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一个手脚不停的孩子变得安分守己,沉浸在追求知识的乐趣之中;兴趣能使一个人非常专注,在自己迷恋的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方法(或规律)教给了学生,学生便可以在知识的宝库中随意攫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幽默既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往往三言两语就会使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而当人们收敛笑容时,掩卷深思,又会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