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不痛快,愿君多读鲁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鲁迅,你一定不会陌生。毕竟对于上了多年语文课的人来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口号不是白喊的。
  他穿着旧式长衫,吹着小胡子,晃着藤椅,叼着烟袋……须发直立,横眉冷对,看上去一本正经、不怒自威。但实际上,鲁迅是个很可爱、很好玩的人,用人格魅力一次次颠覆着大众的认知。
  有趣
  鲁迅有种本事,能让爱他的人特爱他,讨厌他的人特讨厌他。但无论旁人对他是爱是恨,鲁迅都像打哈哈一般翻过去,从不往心里去。
  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陈丹青说:“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的确如此,鲁迅很皮,从小就这样。
  鲁迅的祖母刻板严厉,没人敢惹,小小年纪的鲁迅却偏要在老虎头上拔毛。每次从祖母门前经过,鲁迅都假装摔跤,整得老太太紧张兮兮:“阿宝啊,你看你又不小心,衣服弄脏了没呀?”祖母刚想去拉他,鲁迅却拍拍屁股爬起来,一溜烟儿跑了,气得祖母直不起腰,捶胸顿足地骂他不像话。
  长大后,鲁迅依然好玩。一次,有人送给他一包糖,他吃了一半,被许广平告知:“这糖是用柿霜做的,嘴角起了小疮,用它一擦就好。”鲁迅心想,原来这包糖竟是宝贝!于是一边收起来一边抱怨:“那你不早说!”结果还没到晚上,鲁迅就忍不住嘴馋,把剩下的一半吃了个精光,还边吃边给自己洗脑:“嘴上生疮的时候毕竟不多,还不如趁新鲜多吃一点。”
  又有一次,有人送他柿饼,他藏起来偷吃,只有女士来做客,才“大方”分享。有人调侃:“先生你可不地道啊,好东西只给女士吃。”鲁迅回嘴:“这不是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吃得少嘛!”还没说完,他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
  现如今很多段子,总爱加一句“鲁迅先生说过”。若鲁迅得知,只怕要委屈得不行:“我才没说过!”
  鲁迅的有趣,在于他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对现实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姿态。
  就像同样的半杯水,有人会抱怨:哎呀,只剩半杯水了;鲁迅则会喜滋滋地表示:不着急,还有半杯水呢!他的有趣实乃人生一大境界。
  真实
  鲁迅是个真性情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次,鲁迅去理发,理发师不认识他,敷衍了事。鲁迅倒也不恼,随手给了理发师一大把钱。第二次再去,理发师已经知道了鲁迅的身份,就带着讨好的意味,精心给他设计了个新发型。鲁迅却恼了,一分也没多给。理发师不解:“先生,为什么您上回那样给,今天却这样给?”鲁迅笑道:“上回您马马虎虎理,我就马马虎虎给;这回您认认真真理,我就认认真真给。”一席话,说得理发师哑口无言。
  鲁迅跟陌生人说话直,跟熟人也一样。
  一次,萧红来鲁迅家玩,问他:“先生,你看我的新衣服漂不漂亮?”鲁迅摇摇头,直言不讳:“不太漂亮。”见萧红有点不高兴,鲁迅赶紧找补:“你这裙子颜色配得不对呀,红上衣要配红裙子,或者黑裙子,你这咖啡色不好,两种颜色放一起很浑浊……”见萧红脸色更差了,鲁迅顿了顿,继续补刀:“所以把红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啧啧,感觉鲁迅解释半天还不如不解释。
  不过,若论被鲁迅骂得最惨的人,非郭沫若莫属。鲁迅看不惯郭沫若抛弃妻子的做派,专门写了篇文章骂他。郭沫若也不甘示弱,回了四个字:人面兽心。鲁迅见状,气笑了,大笔一挥,还了14个字:“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把郭沫若气得死去活来。
  鲁迅性格直爽,如果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直男一枚。但至少对于自己的内心,他是不负的。
  清代学者申居郧说:“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唯求一真字难得。”鲁迅就做到了这个“真”字。想说什么就说,看不惯就骂,没那么多顾忌,活得真实坦荡,肆意快活。
  自我
  鲁迅骂郭沫若抛弃妻子,其实他自己最为人诟病的,也是和朱安那段有名无实的婚姻。
  朱安是鲁迅遵从长辈之命娶的妻子,他不喜欢,更没给过她好脸色。婚礼上,他干脆一言不发,活像个被绑架来的新郎。结婚才四天,鲁迅就拍拍屁股回了日本,留下新媳妇独守空房。
  三年后,鲁迅回国,接了全家一起住,却从未进过朱安的房间。母亲问鲁迅:“朱安到底哪里不好?让你这么讨厌。”鲁迅很无奈,回想起同朱安少有的几次对话。
  鲁迅:“日本的xx很好吃。”朱安连忙附和:“是的,是的,我吃过。”鲁迅:“是吗?在哪里吃过?这东西全中国都没有。”留朱安一脸尴尬。这样几次下来,鲁迅彻底失去了和朱安沟通的欲望。
  在这桩婚姻中,鲁迅和朱安都是牺牲品,他们相敬如宾,却貌合神离。后来,鲁迅与学生许广平同居。得到消息时,朱安如遭雷击。但在许广平面前,鲁迅才变成了真正的鲁迅:可爱,敢爱,接地气,孩子气。
  有一次,鲁迅和许广平吵架,一赌气跑到外间睡地板。许广平没发现,还是三四岁的儿子海婴跑过去,一声不响睡到父亲旁边。许广平见状,又好气又好笑。鲁迅抱着海婴,道歉:“我这人脾气真不好。”许广平说:“你是先生,我便多少让你些,若是年龄相仿的对手,我才不会这样。”
  鲁迅爱把手稿乱扔,有时还将其当成废品卖掉。一次,萧红在路边买油条,发现包油条的纸竟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萧红告知鲁迅,鲁迅没当回事,萧红无奈,跟许广平告状,许广平狠狠批评了鲁迅一顿。鲁迅连连保证:“下次不敢了,不敢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活得不够自我。看別人脸色,顺旁人心意,不自在,更不痛快。鲁迅却不一样,他活得自我,为人处世充满了大智慧。他始终顺着自己的心走,不喜欢的人就不去理,爱情是自己的,该由自己做主。厌倦了,就撤退吧,一拍两散,也好过互相伤害。
  硬气
  鲁迅为人硬气,且文如其人。他特别会怼人,怼流氓文人,怼麻木群众,怼封建制度,怼落后文化。连毛主席也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网上有些特别好笑的段子,是调侃鲁迅的:
  鲁迅正安安静静看书,郭沫若:树人啊,别光在家憋着跟我撕破脸,出去玩玩不好吗?做人要合群。鲁迅: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郭沫若:……
  有人问鲁迅:树人啊,听说最近加薪了,涨了多少啊?鲁迅: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人:呃?不想说算了,真不够朋友。鲁迅: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那人:……
  鲁迅的文字之所以被喜闻乐道,大抵是因为他说出了很多人不想说、不敢说的心里话吧。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狂人”,一腔热血,剑指世界的黑暗与龃龉。可悲的是,狂人只能藏在心里,现实中,每个人似乎都活成了阿Q,自我安慰,自我欺瞒,与残酷的世界握手言和、把酒言欢。
  每个人年轻时都曾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越长大却越明白,生活艰难,无力改变,只能发几句牢骚,扯几句不甘,而后活成孔乙己,安于现状。
  每个人都尝试过站在风暴中心,让世界看到自己的光芒万丈,却被残酷的现实裹挟,渐渐磨去棱角,一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然后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觉得它吵闹。
  我们之所以羡慕鲁迅,是羡慕他始终敢做自己的底气;我们之所以佩服鲁迅,是佩服他在做自己的同时还敢批判世界的硬气。纵使世界没有炬火,他也活成了一道闪亮的光!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句台词: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可以说,很少有人比鲁迅更贴合这句话了。
  他怀抱真心,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活得真实、自然、痛快;
  他一腔正义,怼天怼地,坚守着内心的底线,不越界一分一毫;
  他勇敢无畏,不在意旁人的嬉笑怒骂,我行我素,但求无愧于心;
  他满怀同情,同情民众的不幸与不争,用一杆犀利之笔,点醒愚昧。
  在《野草》中,鲁迅曾写下了这样一段(《墓碣文》,以总结自己的一生:“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是的,鲁迅的一生就是这样有趣、真实、自我、硬气,让人爱得痴狂,也让人恨得牙痒……
  编辑/夏涵
  微而妙
  一天的快乐 减肥其实很简单,你要每天努力锻炼,不吃油腻的食物,持之以恒,日復一日年复一年,等你再照镜子时,你就会发现,对你而言,整容比减肥更重要。
  Self 努力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尝到甜头之后。不努力也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
  卤奶猫 才华,本质上就是一种智力余额。余额多的,能看星星看月亮,从人生哲学聊到诗词歌赋,余额少的,除了上班,就只能跟老婆吵吵架,和哥们喝喝酒、吹吹牛。
  翻筋崽儿 幼儿园是一个好大的园,小学是一个班的小学,初中是一群入的初中,高中是几个人的高中,大学是两个人的大学,而上班是一个人的上班。原来人就是这样子走向孤独的。
  瓶子无邪 世界三大无底洞:钱包、肚子、公交车。具体表现为:我钱包怎么又空了,我的肚子好饿,大家往后面挤挤,后面还空着呢。
  青苍 你是否办了健身卡,又各种偷懒,不健身?不要为此感到内疚,毕竟你领了工资,不也没认真工作吗?
其他文献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部分纺织厂从手工织机转向水力和蒸汽织机,于是出现了严峻的下岗浪潮,即使没有下岗的工人,工资待遇也急速下降。尤其是低端产业的工人,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日益艰难的生活,工人们开始自力更生。1844年8月,曼彻斯特地区的28名纺织工人在一间小酒吧里举行了一次会议,工人们一致决定联合成立合作社。工人们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合作经营来赚钱,提高合作社成員的经济状况,改善生活。如
汉景帝即位后重用御史大夫晁错,一心想削藩,但他不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是另有目的。  起先,景帝通过正常手段收回没有子嗣的诸侯王的领地,分封给六个儿子,但其余诸子的封国仍没着落。怎么办?那就只有找非文帝一系的诸侯王开刀了。  这时,“善解帝意”的晁错跳了出来,提出一个耸人听闻的建议——诬指吴国蓄谋造反,企图以此为突破口,给景帝夺来几个诸侯国。《史记》中载:“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
雍正登基时已四十几岁,不算年轻,但对驾驭整个官僚机器的能力仍自信满满。  官员任免一直是治国的关键问题之一,雍正打破了清代的一些人事规章制度,说:“朕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他认为任用官员要看做事能力,不必排资论辈。  雍正在位13年间,有序而又频繁地召见地方官吏,亲自参与选拔并决定基层官吏升降。据统计,他曾引见文官5800余人、武官约1400人。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不起眼,然而考虑当时的交
“窃国大盗”袁世凯制造了83天的称帝闹剧,成为中国史上的一大笑话。他的人生也很快落幕,但其子女之间的争斗才刚拉开序幕。  从小热爱追逐权力的袁克定为父亲的“大业”忙前忙后,甚至不惜“坑蒙拐骗”,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袁克文则恰好相反,一方面努力突出自己“皇二子”的身份,表明对“袁家江山”没兴趣;一方面又坚决地站在父亲的敌对立场,甚至写诗讽刺父亲。  可以想见,他们已没多少手足情义可言,袁世凯死前就曾
正德六年(1511年)的一次会试中有一道题目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道题出自《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列举了他的弟子在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中成绩最优秀的十个人。可之后公布的优秀考卷却张冠李戴,把四科中的十个人和后世祭祀孔子所配享的孔门“十哲”混为一谈。落第的考生表示不服,写了篇《颜渊告状文》进行讥讽,并到处张贴,一时间风云骤起,弄得主考官们缩头藏脸,不敢辩解。  光绪十五年(
民国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很特殊,既不同于古代女性的矜持拘谨,也不同于现代女性的放肆张扬。她们是大胆出走的“娜拉”,却也是时代洪流中的浮萍。接受现代教育的女学生无疑很有特色,她们一律放足,身穿制服,洋袜、皮鞋俱全,会说英文、弹钢琴、吃西餐。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追求独立、平等、个人解放。  到20世纪20年代末,传统审美符号在城市中已基本消除,新的审美符号迅速建立起来,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根扁担,最易于行走的方式是爸爸、妈妈在扁担的两头,孩子在正中间。要想让孩子走得稳,爸爸、妈妈施予的力量应是均衡的。如果一方太轻松,就会让另一方很吃力,双方不协调,中间的孩子则左右为难。成功的教育总有惊人的相似,失败的教育虽各有原因,但追根溯源,无非是家庭这根扁担挑得不平。妈妈这个角色很重要,但妈妈更要演好自己。如何演好自己呢?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把孩子的功课交给孩子、把爸爸的职责交给爸
与零情商的王安石相比,司马光绝对算得上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圣斗士。  当年,仁宗病逝,继承人英宗因自己生父没能如愿追封而大闹情绪,装病躲在深宫里,不肯出面为养父仁宗送丧。愤怒的臣子或苦口婆心地游说,或破口大骂地攻击,英宗都不予理会一他装得了病,也装得了傻。这时,司马光非常巧妙地找了个发力点,他把太医院的医生都抓起来,查看相关医疗记录,并晒出英宗的体检报告一“六脉平和,体内无疾”。  在铁打的证据
一  提起苏辙,大家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苏轼的弟弟嘛!第二反应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嘛!不过同样位列唐宋八大家,苏辙对后世的影响力和苏轼完全没法比。老爹苏洵的地位虽然也不及苏轼,但好歹有个典故流传于世,“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而且有一篇《六国论》入选语文教科书。  苏辙呢?在普通人的认知里,除了“苏轼弟弟”这个响亮的头衔,其他几乎一片空白,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缺少广为流传的代表作。
说起曲折漫长的学车历程,淘编个个抛了一把辛酸泪。在驾校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炼狱,教练就是阎羅本人,每句吐槽都如刀剐油烹般冷酷。  教练:看见前面那棵大树了吗?  决微:看见了。  教练:撞过去!  决微:啊?我不敢!  教练:那你还不赶紧踩刹车!在找撞的角度吗?  子玉:没办法,我一紧张就死拽方向盘。  教练:怎么,看中我的方向盘了,想拽下来带回家?  小荷:怎么觉得我开歪了?  教练:哪能啊,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