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翘首以待的北京地铁5号线终于开通了。特别让我兴奋的是离我们家不到80米就有一站,乘地铁半小时就到了单位。每天上下班来来往往,我再不用受那换乘的大罪了。尤其是早晨,可以在床上多睡上半个小时,早晨的觉金不换,这感觉真爽极了!
不怕你笑话,过去也乘坐地铁,好几次遇上“内急”,东寻西觅地找方便的地方,但许多站没有厕所,有时真闹得狼狈不堪。因此,这次乘5号线,在享受其乐的同时还特别关注这站内有没有厕所。令人惊喜的是站内不仅有厕所,还是星级标准的:地面洁净,照明光亮,还采用红外线冲水,几乎没一点异味。据说在全线23个站内都配置有厕所,这可为千千万万乘客办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在2004年年底,那位号称“诉讼狂人”的政法大学研究生郝劲松,他以北京地铁复八线是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场所,没有事先想到公众的需求未设置公共厕所为由,告了地铁公司,打的那场引人瞩目的官司。
其实,何止是北京地铁的复八线如此,在广州地铁有62个站,只有6个高架站有公厕;在上海地铁各个站点都没有公厕,只临时配置了流动厕所;在南京地铁有16个站,也只有7个站有公厕……可见地铁在建设时,设计者就没有考虑乘客的需要,公厕严重缺少是一个共性的现象。
我国内地现有10个城市拥有地铁,每天的乘客容量超过700万人次,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啊!人吃五谷杂粮,谁也难免会在乘地铁期间不会有“内急”之忧,一旦找不到方便的场所是十分难堪的。看来,地铁站内有没有厕所还真不是一件小事!
遗憾的是,多年以来乘地铁的人川流不息,对此往往只有抱怨和牢骚,唯有郝劲松敢于打这场只想“返还5角钱如厕费”的官司,更遗憾的是这场官司以终审败诉而告终。不过,正像有一位评论家指出的,这场官司没有白打,因为它给人留下一个难得的启示:“公共服务”,决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应增强“公共”意识。虽然如今北京地铁5号线配置公共厕所跟郝劲松的那场官司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关部门在办事时,以人为本,以“公共服务”为先的意识值得大大称道,无疑这是一大进步。
也许由于好奇,前几天我乘地铁时又去“光顾”一下厕所。就在我迈步出门时,一位小伙子一阵风似地跑了进来,边上厕所边随口将口香糖吐在地上。我虽然对口香糖没有恶感,但对它的危害还是略知一二的。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清理垃圾时,口香糖竟有60多万块,这可是从每位游人的嘴里一口口吐出来的。吐出来很容易,但清理可费劲了,由于它黏性大,往往要蹲在地上用小刀去铲,前后竟花了3天时间,这可能是那些随口吐出口香糖的游客们始料不及的。
此事一经披露,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公共场所的文明更成为众议的热门话题。因此,那天在厕所一见此事,我就下意识地冒出一句:“这太不文明了!”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小伙子就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还说:“老兄,这是公共场所,不是你家,你管不着!”说完像一只斗胜的公鸡似的昂着头扬长而去。小伙子的智商不低,知道公厕是公共场所,但他却忘了在公共场所更应注意公共道德。
此事虽已过去多日,但小伙子那不文明的行为却挥之不去。因为类似缺少公德的事并非个例,环顾社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实在是太多了——有的人在车站候车室,视“禁止吸烟”的警示牌而不顾,随意吞云吐雾;有的人漫步在优美的公园,身边四周就有垃圾箱,仍随手丢弃果皮纸屑;还有的人在剧场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车站、公园、剧场都是带“公”字的公共场所,他们身在公共场所,但欠缺的却是“公共意识”,这实在是太不协调了。
作为城市的居民,我们生活在城里,每天都要涉及各类公共场所,但不少人对公共的概念却很模糊甚至漠视。什么是“公共”,按辞典的释义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据学者考证,“公共”的概念是在城市形成后才有的,这是城市社会和小农社会最大的区别。城市是人群聚居之所,公共场所是市民活动的区域,而公共场所的设施又是公有的资源,是供全民共享的。我们在“共享”的同时也应该去“共建”,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作为城市的主人是不是应该从一点一滴去践行精神文明呢?“公共至上,文明为先”,把这八字作为座右铭不为过吧!
不怕你笑话,过去也乘坐地铁,好几次遇上“内急”,东寻西觅地找方便的地方,但许多站没有厕所,有时真闹得狼狈不堪。因此,这次乘5号线,在享受其乐的同时还特别关注这站内有没有厕所。令人惊喜的是站内不仅有厕所,还是星级标准的:地面洁净,照明光亮,还采用红外线冲水,几乎没一点异味。据说在全线23个站内都配置有厕所,这可为千千万万乘客办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在2004年年底,那位号称“诉讼狂人”的政法大学研究生郝劲松,他以北京地铁复八线是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场所,没有事先想到公众的需求未设置公共厕所为由,告了地铁公司,打的那场引人瞩目的官司。
其实,何止是北京地铁的复八线如此,在广州地铁有62个站,只有6个高架站有公厕;在上海地铁各个站点都没有公厕,只临时配置了流动厕所;在南京地铁有16个站,也只有7个站有公厕……可见地铁在建设时,设计者就没有考虑乘客的需要,公厕严重缺少是一个共性的现象。
我国内地现有10个城市拥有地铁,每天的乘客容量超过700万人次,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啊!人吃五谷杂粮,谁也难免会在乘地铁期间不会有“内急”之忧,一旦找不到方便的场所是十分难堪的。看来,地铁站内有没有厕所还真不是一件小事!
遗憾的是,多年以来乘地铁的人川流不息,对此往往只有抱怨和牢骚,唯有郝劲松敢于打这场只想“返还5角钱如厕费”的官司,更遗憾的是这场官司以终审败诉而告终。不过,正像有一位评论家指出的,这场官司没有白打,因为它给人留下一个难得的启示:“公共服务”,决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应增强“公共”意识。虽然如今北京地铁5号线配置公共厕所跟郝劲松的那场官司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关部门在办事时,以人为本,以“公共服务”为先的意识值得大大称道,无疑这是一大进步。
也许由于好奇,前几天我乘地铁时又去“光顾”一下厕所。就在我迈步出门时,一位小伙子一阵风似地跑了进来,边上厕所边随口将口香糖吐在地上。我虽然对口香糖没有恶感,但对它的危害还是略知一二的。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清理垃圾时,口香糖竟有60多万块,这可是从每位游人的嘴里一口口吐出来的。吐出来很容易,但清理可费劲了,由于它黏性大,往往要蹲在地上用小刀去铲,前后竟花了3天时间,这可能是那些随口吐出口香糖的游客们始料不及的。
此事一经披露,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公共场所的文明更成为众议的热门话题。因此,那天在厕所一见此事,我就下意识地冒出一句:“这太不文明了!”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小伙子就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还说:“老兄,这是公共场所,不是你家,你管不着!”说完像一只斗胜的公鸡似的昂着头扬长而去。小伙子的智商不低,知道公厕是公共场所,但他却忘了在公共场所更应注意公共道德。
此事虽已过去多日,但小伙子那不文明的行为却挥之不去。因为类似缺少公德的事并非个例,环顾社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实在是太多了——有的人在车站候车室,视“禁止吸烟”的警示牌而不顾,随意吞云吐雾;有的人漫步在优美的公园,身边四周就有垃圾箱,仍随手丢弃果皮纸屑;还有的人在剧场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车站、公园、剧场都是带“公”字的公共场所,他们身在公共场所,但欠缺的却是“公共意识”,这实在是太不协调了。
作为城市的居民,我们生活在城里,每天都要涉及各类公共场所,但不少人对公共的概念却很模糊甚至漠视。什么是“公共”,按辞典的释义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据学者考证,“公共”的概念是在城市形成后才有的,这是城市社会和小农社会最大的区别。城市是人群聚居之所,公共场所是市民活动的区域,而公共场所的设施又是公有的资源,是供全民共享的。我们在“共享”的同时也应该去“共建”,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作为城市的主人是不是应该从一点一滴去践行精神文明呢?“公共至上,文明为先”,把这八字作为座右铭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