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旅游文本特别是旅游诗词的翻译会受到文化、语言、译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译者更多的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文体功能和信息功能的对等,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好的领会其内容和精神。力图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完整的提供信息的同时宣传旅游诗词所介绍的旅游景点,进而宣传我国璀璨绚丽的山河文化。最后总结出具体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诗词;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史博姣(1984.01- ),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一、引言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来中国探索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度,我国入境游客快速増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众多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诗词翻译难度尤其大。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诗词旅游宣传材料更侧重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很多历史名城、文化古迹、名山大川都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诗句。而英语旅游材料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性、描述的客观性、语言的实用性,力求行文简洁明了。英文旅游文本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简单句、祈使句或省略句,少用复合句。英文旅游文本以写实为主,很少惨杂个人情感。在介绍景点特色、服务项目和娱乐设施时,很少花笔墨去擅染景点里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翻译极具中国文化的旅游诗词,向西方游客介绍景点,传递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是需要我们探析的。
二、旅游诗词的翻译现状
目前有很多旅游诗词翻译工作做得不够好,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函待解决,比如误译、漏译等现象,翻译不注重质量,更不注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中国式英语现象及其严重,一些文化信息负载词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译者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许多译者为了追求翻译数量,往往拿来就开始翻译,不关注细节,出现了最基本的错误。还比如说对诗词文化背景了解欠缺、对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知之甚少等等。旅游文本不仅要向游客传递信息,而且要引起游客观光的興趣,同时促使其进行旅游体验。而旅游文本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游览感受。
三、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诗词的翻译
旅游诗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项非言语行为。仅仅依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目的论理论在1978年《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被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目的语文本形式应当首先由功能,即由目的语语境中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目的论包含两条规则,其一是翻译“目的”成为翻译的功能,翻译的目的来决定原文和译文的互动。其二是翻译的目的根据受众者不同,而相应有所差异。译者应该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简而言之,生成目的语文本时,目的决定方法。旅游诗词翻译应属于专业翻译,在目的论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和特定的阅读对象,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因素在跨语际交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译者,要保证结果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目的语的文化中的融合。
四、旅游诗词的翻译策略
1.增译法。在基于对原诗词全面、准确的理解的前提下,增译法常用铺垫和比喻的手法,增加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或原诗词文本中出现文学引用和历史事件时,译者应增加并解释相关文化背景,使目标语文本生动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文化跨度的隔阂。
2.省译法。中英两种旅游文本风格差异很大,中文的诗词歌赋中罗列重复的词句,华美丰富的辞藻,或者为了显示文学底蕴做的过多的情景描写,可以采用省译或者不译的办法来解决。因为相较而言,英语旅游文本习惯于开门见山,行文追求言简意赅。我们没有把诗词中的情景描述翻译过来的原因我们古代诗词中的表达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只需要提炼其精髓,表达清楚意思即可。故而,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省译法则必不可少。
3.全译法。当完整翻译诗词文本的时候,及传递了原作的本意也易于让西方理解,这样的情况就适用于全译法。虽不能做到诗词形式的完全对等,但诗词的本意全部表达出来即可。
4.改写法。改写法指的是为了使目的语文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增进读者的理解,而对原文本形式和内容做些许幅度的调整和修改的翻译方法。这是翻译旅游诗词最难的办法,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将形和意完美的融合,将汉语的诗词转换为工整且押韵的英语文本,做到形意结合,融会贯通,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文字带来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瑞莲,刘亚平,门洪华,译.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32.
[3]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诗词;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史博姣(1984.01- ),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一、引言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来中国探索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度,我国入境游客快速増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众多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诗词翻译难度尤其大。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诗词旅游宣传材料更侧重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很多历史名城、文化古迹、名山大川都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诗句。而英语旅游材料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性、描述的客观性、语言的实用性,力求行文简洁明了。英文旅游文本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简单句、祈使句或省略句,少用复合句。英文旅游文本以写实为主,很少惨杂个人情感。在介绍景点特色、服务项目和娱乐设施时,很少花笔墨去擅染景点里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翻译极具中国文化的旅游诗词,向西方游客介绍景点,传递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是需要我们探析的。
二、旅游诗词的翻译现状
目前有很多旅游诗词翻译工作做得不够好,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函待解决,比如误译、漏译等现象,翻译不注重质量,更不注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中国式英语现象及其严重,一些文化信息负载词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译者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许多译者为了追求翻译数量,往往拿来就开始翻译,不关注细节,出现了最基本的错误。还比如说对诗词文化背景了解欠缺、对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知之甚少等等。旅游文本不仅要向游客传递信息,而且要引起游客观光的興趣,同时促使其进行旅游体验。而旅游文本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游览感受。
三、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诗词的翻译
旅游诗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项非言语行为。仅仅依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目的论理论在1978年《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被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目的语文本形式应当首先由功能,即由目的语语境中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目的论包含两条规则,其一是翻译“目的”成为翻译的功能,翻译的目的来决定原文和译文的互动。其二是翻译的目的根据受众者不同,而相应有所差异。译者应该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简而言之,生成目的语文本时,目的决定方法。旅游诗词翻译应属于专业翻译,在目的论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和特定的阅读对象,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因素在跨语际交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译者,要保证结果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目的语的文化中的融合。
四、旅游诗词的翻译策略
1.增译法。在基于对原诗词全面、准确的理解的前提下,增译法常用铺垫和比喻的手法,增加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或原诗词文本中出现文学引用和历史事件时,译者应增加并解释相关文化背景,使目标语文本生动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文化跨度的隔阂。
2.省译法。中英两种旅游文本风格差异很大,中文的诗词歌赋中罗列重复的词句,华美丰富的辞藻,或者为了显示文学底蕴做的过多的情景描写,可以采用省译或者不译的办法来解决。因为相较而言,英语旅游文本习惯于开门见山,行文追求言简意赅。我们没有把诗词中的情景描述翻译过来的原因我们古代诗词中的表达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只需要提炼其精髓,表达清楚意思即可。故而,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省译法则必不可少。
3.全译法。当完整翻译诗词文本的时候,及传递了原作的本意也易于让西方理解,这样的情况就适用于全译法。虽不能做到诗词形式的完全对等,但诗词的本意全部表达出来即可。
4.改写法。改写法指的是为了使目的语文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增进读者的理解,而对原文本形式和内容做些许幅度的调整和修改的翻译方法。这是翻译旅游诗词最难的办法,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将形和意完美的融合,将汉语的诗词转换为工整且押韵的英语文本,做到形意结合,融会贯通,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文字带来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瑞莲,刘亚平,门洪华,译.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32.
[3]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