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写作潜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然而应用文比较程式化,语言平淡、简单,其写作学习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挖掘素材,充实课堂;病文修改,规范写作;设计案例,实践强化;比较学习,融会贯通等方法,可以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应用文写作 教学方法 写作潜力
  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职学生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很强,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列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的方式相对固定、规范,课堂教学往往方法单一,课堂学习枯燥而低效。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将应用文写作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高职应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应用文,教师首先要从新奇有趣入手。应用文写作强调实用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造运用应用文的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潜能。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背景材料合理设计情节和角色。比如,在讲授求职应用文的时候,导演一幕求职应聘情景剧,学生对这种表演式的上课方式非常感兴趣,而为了“应聘”成功,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介绍得都很到位。看到学生已经进入角色,再引导他们将自我介绍落实在书面上,并提示介绍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自我介绍的写作方法。具体可感的情境能够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具体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其应用写作能力,而且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又如,在教授述职报告的写作时,可为学生播放一段“XX单位述职报告大会”的录像,学生对这段非常有现场感的录像很感兴趣,教师可趁热打铁,要求他们当堂完成一份述职报告的写作,多数学生可顺利写出。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作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毕业设计和个人总结,这些应用文体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境结合比较紧密,针对性非常强,学生往往感到有话可说,有言可发,愿意写作。还可把应用写作教学班级化、学校化,比如,要求学生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结合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指导学生写作演讲稿、辩论词,等等,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锻炼。
  二、挖掘素材,充实课堂。
  在高职应用课堂教学实践中,范文对学生写作的帮助是不容低估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重视从阅读范文入手,让学生多看、多读、多思,以加深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具有时代感新闻性的应用文常常备受学生关注,能引人入胜。
  然而,目前教材选用的范文很多已经十分陈旧,编者在成书时只考虑到要使用的材料,却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触的知识面,不能贴近学生特点及其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且有的范文选用不当,与文体知识不能相互印证。
  教学中,除了教材上的范例外,我注重结合实际、紧跟当前形势将最新的国家大事、教育时事和具有新闻热点、焦点性质的应用文让学生阅读学习,使其感受应用文的文风、格式和文章的思想内容,传道授业并举。通过大量的范文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文体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广告词”一章时,教师除了要重点介绍广告词的特点、种类,抽象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外,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搜集大量的具有时代感的有特色的广告词,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氛围中,了解“广告”的文案、结构和创意所在。在讲授消息的写作时,教师完全可以以近期正规报纸上的时政新闻消息作为范例,甚至可以直接拿起当天的报纸走进课堂作为教材补充,当然,每份报纸上的新闻都有优劣之分,教师必须对它们有足够的鉴别力。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同一张报纸上辨别出消息写作质量的优劣,则一方面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将教材落后于时代的缺陷变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与时俱进的教与学的落脚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病文修改,规范写作。
  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许多老师总是按“先文体知识后分析范文”的教学思路上课,这需要以学生丰富、全面的感性材料储备为前提条件,然而现实中职业学校的高职学生显然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课堂上“一讲就会,一写就错”的现象屡屡发生,却得不到足够重视。
  例如,“新闻”这一章,教材先出示新闻特点,然后对其分类、介绍新闻的结构,再提出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最后附上几篇新闻范文。若按一般步骤采用“文体理论→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讲析→写作训练”这种程式化的教法,就会产生上述问题,看似简单,但往往细节上容易出错。
  在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抄录、搜集一些黑板公文、街头应用文,并常以学生习作为例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发现不足,改正错误,写出规范的应用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肯定,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如:黑板、街头的某些应用文常常有格式不规范、标题不完整、层次不明确、表达不正确的现象,通过修改可以使学生明确应用文的特点,写出正确、规范的应用文。
  在学习“条据”写作时,我要求学生按创设的情境写一张借条,有目的地设置了许多“陷阱”。学生在得到任务后,迅速找到教材中“借条”的范例,并仿造范例写出了借条。学生大多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对接下来的学习表现出不屑。这时候黑板就是最好的“放大镜”。当一张踩到“陷阱”的问题借条出现在黑板上时,问题就会放大;如果这些问题代表了学生的普遍问题时,就能够取得震撼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起来。再对黑板上的病文进行修改,学生在对病文出现问题进行纠正的过程,也加深了对写作注意事项的记忆和对细节的理解。   四、设计案例,实践强化。
  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最缺的是材料,多结合实际、设计案例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素材,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有益。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置案例,使每一案例既融入知识又切合生活实际,用一个案例将多种文体组合在一起,那么就能让学生先后完成多种文体的训练,达到一案多练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中熟悉工作的过程和步骤。
  譬如,我们以召开“机电工程系学生干部经验交流大会”为主题,设计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的训练内容。会前的筹备工作有: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开会申请(写请示)、向参加会议的部门或个人发会议通知(写会议通知),会议进行期间的工作有:做好会议的秘书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参加会议并报告会议情况(写讲话稿、工作报告、会议简报),会后的工作有:做好总结、汇报或传达会议精神(写报告或会议纪要)。通过这一个案例,学生可以连续训练七、八种文体,会前会后他们是会议的筹备工作人员,会议中他们又是会议主持人和发言者。既达到了练习文种写作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一篇应用文书的形成及其功用。在练习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如可以就某学生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练习写表彰性通报,就某个学生的违纪现象写处理决定,为学校、班级召开会议拟写通知,为治理校园环境拟写通告,以及为班级拟写规章制度,等等。再比如学校开展演讲、辩论比赛、写作知识竞赛、校内刊物征稿、校运会、艺术节等,都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利时机。选择这类贴近学生的素材进行训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效果较好。
  五、比较学习,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文体的概念、特点和文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改变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观念。通过列举应用文与文学写作的范例,从主题、选材、表达方式、结构、语言、思维形式等多方面,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从而明确应用文的性质和功能,掌握其实用性、格式性、平实性、真实性的主要特点。
  另外在应用文中常有一些有对应关系或容易混淆使用的相近的文种,我也注意带领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如:函与复函、起诉状与答辩状、应聘书与招聘书、布告与通告、请示与批复、请示与报告、报告与述职报告、通告与通知、通报及不同行文目的的通知等,它们常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称呼上的交叉性,时间上的连续性,放到一起讲,很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通过比较去辨别这些易混淆文种的共性与个性、文种的结构体式、行文方式、语体特征等构成因素的不同,去讲清文种之间的概念、性质、特点、作用和运用范围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每个文种的个性特征都能鲜明地体现出来。
  实践证明,学生在比较中显然更易于区分和掌握不同文种的写作,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通过比较他们明确了有请示必有批复,请示在前,批复在后,请示的发文单位是批复的受文单位等知识,较好地掌握了文体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如,我们在学习请示和报告的时候,先从行文的目的、行文的时间、语言风格等方面来进行比较和辨析,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学生就可较容易地掌握请示和报告的写作规范。
  只要足够重视应用文写作,并把它积极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明确适当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够得到提高,其实用性也能够得以体现,能够为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保忠.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2]宋湘绮,景国成.应用文写作教程[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郭冬.秘书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孟光雪.对中职学生写作现状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一大痛处,甚至是一个盲点,虽然书店中有铺天盖地的作文辅导类书籍,但没有几个有实在作用,在全国众多的评优比赛中很少能看到作文教学课,更少见作文教学这一方面的大家。现实中,作文在各类考试中分值却又最高,其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学生最后的得分高低及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下面我结合淮安市中考作文《那条河》谈谈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  2012淮安中考作文题目:  河,无处不在。一条条河流,或悠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特别令人向往的幸福时光,那里充满幻想,也充满快乐。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因为我们要长大,成长为一个大人。那么,当我们回忆童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会告诉我们答案。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骨头是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摘 要: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已经建立了健全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但当下,高校资助仍需创新,本文从传播学视域,对资助育人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  关键词: 资助 育人 传播 高校资助工作  一、高校资助的现实值域  教育
摘 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肇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渐小,2012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明显。经济复苏后企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是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仍然不容易。本文以浙江省最大的高校积聚地——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分析了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仍然难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经济复苏 高校毕
纵观中外教育史,学生在学校不只是“学习”,还要“成长”。然而,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只关注班上学生的考试学科的成绩,而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很少关注甚至不理会。在班主任的不当关注中,如果学生合理、正当的学习需求不被认可、接受,则不但学生的成长受到挫折,而且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打折扣,这将使教育走入不当误区。在应试教育还在顽固影响人们的选择,学校的课程设置过
摘 要: 人才需求分析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深刻剖析《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系统总结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本校确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建设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革命发展起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
摘 要: 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尝试教学法理论的要点和教学模式,阐述了在物理高考复习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设计尝试题和讲评尝试题的原则。  关键词: 物理高考复习课 尝试教学法 可行性分析 教学实践    高考对学校、学生都是严峻的挑战,教师面临着社会、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物理学科由于其自身学科特点,大多数考生认为物理是学习中的最大困难。“题海战术”、“满堂灌”的现象
摘 要: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各级各类考试的命题者都乐于采用,也很受学生欢迎。近年来,漫画类在社会思品学科试题中更是频频亮相。本文以近几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学科试卷为例对漫画类试题命题策略进行研究,发现该类试题在命题时往往在策略上突出情境新颖性,提高学业考试的效度;体现课程综合性,加强整合能力的考查;关注试题人文性,引导真情实感的抒写;寻求内容生活性,贯彻生活教
摘 要: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个人至上,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运用”列为四项教学内容中的一项,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数感。因而苏教版小学数学每册都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奇妙的剪纸》就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安排的一次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