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29日,经过“雪龙”号一个月的日夜兼程,我和第28次南极考察队的队友们一起抵达中山站,踏上了圣洁的南极大陆。此时的南极已不算太冷,但海冰依然很厚,破冰能力有限的“雪龙”号只能停靠在离岸约10千米的冰面上。因此,与其说我是一脚踏上了南极的土地,不如说踏上南极的冰面更准确。按照每次考察的惯例,抵达中山站后,考察队要抢在海冰消融之前迅速开展海冰卸货,利用雪地车拖拽雪橇,将中山站考察所需的物资运送上站。作为首次来南极的“新兵”,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老队员作帮手,不过可不要小看帮手这个角色,他的任务可不轻呢。
两眼一抹“白”
12月2日,经过三天的路线勘察和冰裂隙架桥,卸货的路线已经基本确定,三辆雪地车在“雪龙”号和中山站之间往返卸货。不足之处是:这条卸货路线上一些路标不是很明显,此外还有一些印度巴拉提站卸货时留下的路标,很容易误导驾驶员。李院生领队(我们队内称“老李”)决定带我和窦银科去调整路标。
出发时天气还算不错,只有雪地摩托车行驶中迎面吹来的风。即便这样,脸和手脚也很快就没有了知觉。一路上,我们不断调整着路标的间距和方向,清理了一些无效的路标。还顺便查看了之前搭好的冰浮桥是否稳固,冰裂隙是否又在加宽。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随队气象预报员孙虎林(我们队内称“老虎”)有句名言:在南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的天气是怎样的。就在我们行进到最后一座冰浮桥附近时,冰面上开始起风,大风夹着雪粒很快就占领了半个天空。老李通过对讲机向气象员询问了天气状况,然后撂下一句话:“赶紧回船,碰到白化天就麻烦了!”
老虎说,一个小气旋正在向卸货作业的区域移动。
雪地摩托车在暴风雪中开足了马力前行,却又不敢开太快,因为雪面上有雪地车压出的深沟,稍有不慎很容易翻车。老李的摩托车在前面引路,窦银科驾驶的另一辆紧跟在后面。在每座冰浮桥旁边,老李还要下车嘱咐守在桥边的护路队员,让他们赶紧跟着下一辆过来的雪地车回船。
天空越来越白,渐渐与雪面连成一色。红色的防寒服在漫无边际的白色里格外惹眼。返回到第二座冰浮桥的时候,我们都停了下来。因为,来时插好的路标已经看不见了。路标是每隔50米插一面红旗。此时看不到路标,意味着能见度已经不足50米。我们同时想到一个词:白化天。
所谓白化天,又叫乳化天。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它是由极地的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形成的。阳光射到镜面似的冰层上,会立即反射到低空的云层,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的结果就是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在这种天气下,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和车辆、飞机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一切景物都看不见,方向难以辨别。人的视线会产生错觉,分不清近景和远景,也分不清景物的大小。
更糟糕的是,在严寒的考验下,GPS似乎已经不听使唤。我们都知道,第二道冰裂隙距离“雪龙”号已经很近。但没有了路标的指引,谁都不敢乱走。因为在茫茫的白雪下面,不但有海豹为了换气辛勤挖掘的冰洞,还有印度的考察船之前破出来的航道,贸然乱闯很有可能连人带车掉进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漫天悬浮的雪粒悠然沉淀,然后再跟着路标回船。
就在大家都茫然四顾的时候,窦银科指着前方说,是那里,我们应该往那边走。我什么都没有看见,窦银科已经开动了,我们只好跟了上去。走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一面红旗,在无边无际的乳白色中飘扬。事后我才知道,窦银科双眼的视力接近2.0。这时候你才会意识到,保护好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事后老李说,如果没有窦银科发现路标,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原地待命。因为在白化天气下,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供参考。主观经验根本不可靠。白化天虽然恐怖,但总会消散。再说背包里有水有干粮,人身安全没有问题。
青年突击队
在本次考察队伍中,80后队员占一小半。所谓的“青年突击队”是各专业队中由80后年轻队员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作为海冰卸货中的机动力量,哪里需要人手便冲向哪里。诸如搬运、掏箱、架桥、护路、打钻、挂钩、加油……琐碎且繁重的事务上处处都可以看到青年突击队的影子。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
12月3日,一辆拉着集装箱的雪橇陷在雪地里,青年突击队扛起铁锹上了路,我们的任务是把它刨出来。
由于集装箱太重,雪橇的前半部已经一头扎入积雪中动弹不得。我们初步决定把前橇脚处的积雪挖开制造一个斜面,然后再把雪橇拉出去。十几个人轮番刨雪,约两个小时后,斜面挖好了。雪地车发动开始拖拽雪橇,一阵轰鸣过后,雪橇非但没有出窝,反而又一头向下扎得更深。再刨,再拖,雪橇还是不愿意挪窝儿。
无奈,我们只好决定开仓掏箱,将其中的大部分货物转移到临时安排来的一个半高箱上。
在海冰卸货期间,人工搬运东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松软的雪地上双脚找不到可靠的着力点,穿着笨重的防寒服仅是走路已很艰难,还要负重作业,还要不停地清理眼镜上沾满的积雪。此外,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在呼啸的寒风里,汗一落下去体温会急剧下降,很容易着凉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不停地干活。
掏箱工作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我们几乎掏空了那个集装箱后,趴窝的雪橇才被成功拖出了雪坑。我们接到了回船的指令。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一千米的距离我们走了一个小时。
回船时已是午夜,我倒头就睡了。
丢了三个人
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三名队员在凌晨的白化天里走丢了。
又是白化天。
我赶紧跑到六层驾驶台,因为那里是指挥部。
走丢的三名队员是小马、小胖和小七。走丢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凌晨三点左右。在完成了昨天的挖雪橇任务后,这三名队员又去执行护路任务,在返回的途中遇到白化天,于是就走丢了。他们没有GPS,手头只有一部对讲机可以联络。只是四顾茫茫,无法向搜寻人员描述准确的位置。 队领导在拿着对讲机一遍一遍询问派出去搜寻他们的队员,得到的答复都是暂时没发现。队领导决定让搜寻人员隔五分钟报告一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三名队员在对讲机里不断描述他们的位置,但搜寻人员还是没有发现,考察队决定派出直升机搜寻。
4日上午9时,在冰天雪地里冻了6个小时的三名走丢的队员被直升机接回了“雪龙”号,挂在他们脸上的除了冰碴子,还有快要冻住的笑容。
事后听他们说,当时他们完成护路任务返回的时候白化天气已经很严重了。他们曾经坚定地认为是向着“雪龙”号的方向前进,事实上他们正好南辕北辙。直到雪地摩托车熄火了还没有看到“雪龙”号的影子,他们才意识到——迷路了。
为了取暖,他们只好互相依偎着躲在雪地摩托车后避风;为了肢体不被冻伤,他们不时要互相拍打对方的手脚和四肢;为了保持思维清楚,他们三人一直在没话找话聊天讲笑话。就这样熬过了六个小时,直到看到无比亲切的直升机,才敢确定是得救了。
小七说,回到温暖的住舱那一刻他才深切体会到,南极野外考察有多么艰险,安全的环境下又是多么幸福。
旧脸换新颜
南极除了冰雪和极寒,还有一大考验是强紫外线的威胁。由于臭氧层空洞的存在,南极大陆常年处于强紫外线辐射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紫外线的伤害,考察队为每位队员配发了防晒霜、面罩、围脖、太阳镜等装备。即便如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紫外线还是将好多队员“烤”出了一张古铜色的面孔。
刚下船的时候,由于是阴天,我想当然地认为没有紫外线,因此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就去了户外。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的脸上就有了灼热的感觉。到晚间的时候,整个面部已经是火辣辣的刺痛,每皱一次眉头都会感觉额头皮肤纹理的刺痛,整个面部的肤色如同煮熟的大虾,完全可以不用化装就去扮演关公。同样被晒伤的还有队友小七,他在睡着的时候,竟然梦到自己考试没考好,被老爸扇了几个大耳光,于是满脸火辣辣地疼……
皮肤被紫外线灼伤之后,坏死的表皮会自然脱落,我们开玩笑地称为“换脸”。内陆队队长金波一直在内陆队出发基地活动,那里处于内陆冰盖上,强反射使得紫外线更加强烈。他的脸不知道褪了多少次皮,除了墨镜遮挡的眼睛周围还能看到正常的皮肤颜色外,脸部其他区域早已呈紫黑的颜色,连嘴唇都无法幸免。随队记者想给他拍张照片发一条微博,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这副模样就不要拍了吧!等咱旧脸换新颜,能看了再拍好不?”其实,他不让拍照的真实原因,是不想让远在国内的妻子和女儿看到,怕她们心疼。
后记:在本次考察中,这些故事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所以还要敝帚自珍一一记录,不过为铭刻足迹,以资追忆罢了。作为一名首次参加南极考察的新队员,南极给我的印象美丽而且冷酷。“雪龙”号的汽笛,西风带的怒吼,南十字星的光芒、中山站的风雪……首次南极之行注定要烙下永恒的记忆。而在这记忆中最难忘的,不是别的,而是在冰天雪地里那一抹耀眼的考察红。
两眼一抹“白”
12月2日,经过三天的路线勘察和冰裂隙架桥,卸货的路线已经基本确定,三辆雪地车在“雪龙”号和中山站之间往返卸货。不足之处是:这条卸货路线上一些路标不是很明显,此外还有一些印度巴拉提站卸货时留下的路标,很容易误导驾驶员。李院生领队(我们队内称“老李”)决定带我和窦银科去调整路标。
出发时天气还算不错,只有雪地摩托车行驶中迎面吹来的风。即便这样,脸和手脚也很快就没有了知觉。一路上,我们不断调整着路标的间距和方向,清理了一些无效的路标。还顺便查看了之前搭好的冰浮桥是否稳固,冰裂隙是否又在加宽。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随队气象预报员孙虎林(我们队内称“老虎”)有句名言:在南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的天气是怎样的。就在我们行进到最后一座冰浮桥附近时,冰面上开始起风,大风夹着雪粒很快就占领了半个天空。老李通过对讲机向气象员询问了天气状况,然后撂下一句话:“赶紧回船,碰到白化天就麻烦了!”
老虎说,一个小气旋正在向卸货作业的区域移动。
雪地摩托车在暴风雪中开足了马力前行,却又不敢开太快,因为雪面上有雪地车压出的深沟,稍有不慎很容易翻车。老李的摩托车在前面引路,窦银科驾驶的另一辆紧跟在后面。在每座冰浮桥旁边,老李还要下车嘱咐守在桥边的护路队员,让他们赶紧跟着下一辆过来的雪地车回船。
天空越来越白,渐渐与雪面连成一色。红色的防寒服在漫无边际的白色里格外惹眼。返回到第二座冰浮桥的时候,我们都停了下来。因为,来时插好的路标已经看不见了。路标是每隔50米插一面红旗。此时看不到路标,意味着能见度已经不足50米。我们同时想到一个词:白化天。
所谓白化天,又叫乳化天。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它是由极地的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形成的。阳光射到镜面似的冰层上,会立即反射到低空的云层,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的结果就是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在这种天气下,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和车辆、飞机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一切景物都看不见,方向难以辨别。人的视线会产生错觉,分不清近景和远景,也分不清景物的大小。
更糟糕的是,在严寒的考验下,GPS似乎已经不听使唤。我们都知道,第二道冰裂隙距离“雪龙”号已经很近。但没有了路标的指引,谁都不敢乱走。因为在茫茫的白雪下面,不但有海豹为了换气辛勤挖掘的冰洞,还有印度的考察船之前破出来的航道,贸然乱闯很有可能连人带车掉进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漫天悬浮的雪粒悠然沉淀,然后再跟着路标回船。
就在大家都茫然四顾的时候,窦银科指着前方说,是那里,我们应该往那边走。我什么都没有看见,窦银科已经开动了,我们只好跟了上去。走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一面红旗,在无边无际的乳白色中飘扬。事后我才知道,窦银科双眼的视力接近2.0。这时候你才会意识到,保护好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事后老李说,如果没有窦银科发现路标,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原地待命。因为在白化天气下,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供参考。主观经验根本不可靠。白化天虽然恐怖,但总会消散。再说背包里有水有干粮,人身安全没有问题。
青年突击队
在本次考察队伍中,80后队员占一小半。所谓的“青年突击队”是各专业队中由80后年轻队员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作为海冰卸货中的机动力量,哪里需要人手便冲向哪里。诸如搬运、掏箱、架桥、护路、打钻、挂钩、加油……琐碎且繁重的事务上处处都可以看到青年突击队的影子。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
12月3日,一辆拉着集装箱的雪橇陷在雪地里,青年突击队扛起铁锹上了路,我们的任务是把它刨出来。
由于集装箱太重,雪橇的前半部已经一头扎入积雪中动弹不得。我们初步决定把前橇脚处的积雪挖开制造一个斜面,然后再把雪橇拉出去。十几个人轮番刨雪,约两个小时后,斜面挖好了。雪地车发动开始拖拽雪橇,一阵轰鸣过后,雪橇非但没有出窝,反而又一头向下扎得更深。再刨,再拖,雪橇还是不愿意挪窝儿。
无奈,我们只好决定开仓掏箱,将其中的大部分货物转移到临时安排来的一个半高箱上。
在海冰卸货期间,人工搬运东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松软的雪地上双脚找不到可靠的着力点,穿着笨重的防寒服仅是走路已很艰难,还要负重作业,还要不停地清理眼镜上沾满的积雪。此外,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在呼啸的寒风里,汗一落下去体温会急剧下降,很容易着凉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不停地干活。
掏箱工作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我们几乎掏空了那个集装箱后,趴窝的雪橇才被成功拖出了雪坑。我们接到了回船的指令。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一千米的距离我们走了一个小时。
回船时已是午夜,我倒头就睡了。
丢了三个人
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三名队员在凌晨的白化天里走丢了。
又是白化天。
我赶紧跑到六层驾驶台,因为那里是指挥部。
走丢的三名队员是小马、小胖和小七。走丢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凌晨三点左右。在完成了昨天的挖雪橇任务后,这三名队员又去执行护路任务,在返回的途中遇到白化天,于是就走丢了。他们没有GPS,手头只有一部对讲机可以联络。只是四顾茫茫,无法向搜寻人员描述准确的位置。 队领导在拿着对讲机一遍一遍询问派出去搜寻他们的队员,得到的答复都是暂时没发现。队领导决定让搜寻人员隔五分钟报告一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三名队员在对讲机里不断描述他们的位置,但搜寻人员还是没有发现,考察队决定派出直升机搜寻。
4日上午9时,在冰天雪地里冻了6个小时的三名走丢的队员被直升机接回了“雪龙”号,挂在他们脸上的除了冰碴子,还有快要冻住的笑容。
事后听他们说,当时他们完成护路任务返回的时候白化天气已经很严重了。他们曾经坚定地认为是向着“雪龙”号的方向前进,事实上他们正好南辕北辙。直到雪地摩托车熄火了还没有看到“雪龙”号的影子,他们才意识到——迷路了。
为了取暖,他们只好互相依偎着躲在雪地摩托车后避风;为了肢体不被冻伤,他们不时要互相拍打对方的手脚和四肢;为了保持思维清楚,他们三人一直在没话找话聊天讲笑话。就这样熬过了六个小时,直到看到无比亲切的直升机,才敢确定是得救了。
小七说,回到温暖的住舱那一刻他才深切体会到,南极野外考察有多么艰险,安全的环境下又是多么幸福。
旧脸换新颜
南极除了冰雪和极寒,还有一大考验是强紫外线的威胁。由于臭氧层空洞的存在,南极大陆常年处于强紫外线辐射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紫外线的伤害,考察队为每位队员配发了防晒霜、面罩、围脖、太阳镜等装备。即便如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紫外线还是将好多队员“烤”出了一张古铜色的面孔。
刚下船的时候,由于是阴天,我想当然地认为没有紫外线,因此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就去了户外。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的脸上就有了灼热的感觉。到晚间的时候,整个面部已经是火辣辣的刺痛,每皱一次眉头都会感觉额头皮肤纹理的刺痛,整个面部的肤色如同煮熟的大虾,完全可以不用化装就去扮演关公。同样被晒伤的还有队友小七,他在睡着的时候,竟然梦到自己考试没考好,被老爸扇了几个大耳光,于是满脸火辣辣地疼……
皮肤被紫外线灼伤之后,坏死的表皮会自然脱落,我们开玩笑地称为“换脸”。内陆队队长金波一直在内陆队出发基地活动,那里处于内陆冰盖上,强反射使得紫外线更加强烈。他的脸不知道褪了多少次皮,除了墨镜遮挡的眼睛周围还能看到正常的皮肤颜色外,脸部其他区域早已呈紫黑的颜色,连嘴唇都无法幸免。随队记者想给他拍张照片发一条微博,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这副模样就不要拍了吧!等咱旧脸换新颜,能看了再拍好不?”其实,他不让拍照的真实原因,是不想让远在国内的妻子和女儿看到,怕她们心疼。
后记:在本次考察中,这些故事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所以还要敝帚自珍一一记录,不过为铭刻足迹,以资追忆罢了。作为一名首次参加南极考察的新队员,南极给我的印象美丽而且冷酷。“雪龙”号的汽笛,西风带的怒吼,南十字星的光芒、中山站的风雪……首次南极之行注定要烙下永恒的记忆。而在这记忆中最难忘的,不是别的,而是在冰天雪地里那一抹耀眼的考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