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泥鳅也是鱼糖》过对小人物细碎悲喜的刻画,传达了这个时代的情愫;通过对农民工爱情悲剧的透视,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困境。其中女主人公——女泥鳅在婚姻和爱情上的双重悲剧让观众感慨至今,而酿成悲剧的原因也一直为人们所深深思虑。
【关键词】《泥鳅也是鱼》女泥鳅 性脚本 时代困境
《泥鳅也是鱼》是平民导演杨亚洲三年前的杰作,三年过去了,能为现代式的鉴定眼光认定为鱼甚至可以跃龙门的泥鳅实在屈指可数,更多的泥鳅还是泥鳅或者连泥鳅都不如,抑或是如影片中的男泥鳅一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贱如故。杨导一向在描画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时着力于揭示社会转型期所凸显出的关系重大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或者视若无睹的症结,将其病态具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泥鳅也是鱼》便是一个关于农民工问题尤其是他们性苦闷问题的时代胸透。影片女主人公女泥鳅在与外出打工却另立家庭的丈夫离婚后拖着两个女儿闯荡京城,磨磨合合中与一个同名老乡男泥鳅渐渐擦出了火花,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最终因男泥鳅的死而以悲剧收场。下文将从女泥鳅自身的性脚本特点及这个特定时代的逼人环境来解读她的婚恋悲剧。
一、复杂的性脚本
时人一向长于揽功委过,而女泥鳅却正好相反。当男泥鳅没能从老板那里拿到手下二十多个小工的工钱而被群殴时。她毅然挺身为他做保并和他共同担下那笔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债务。而她的婚恋悲剧,笔者便也秉着她的一贯作风,先从女泥鳅本身开始解读。
一个人的性人际关系和婚恋成败与个人的性脚本休戚相关,而性脚本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又受到历时和共时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影毕竟不同于自传,它是创作者灵感的抓屏与剪辑,在这里笔者仅就影片所呈现的生活片断对女泥鳅的性脚本特点作以下几点片面的提取:
(1)对自我贞洁的坚守与妥协
在影片的开头,进京的火车上,一个自称是她老乡的陌生男人(男泥鳅)想亲吻她。无论是以暴力相胁还是用救命的红片片(红霉素片)作交换条件来利诱,女泥鳅都不为所动,用农村女人毫不逊于男子的强劲臂力和保护自己不受任何哪怕是这种“亲一下,你又不吃亏”的侮辱的坚定意念顽抗到底。重遇男泥鳅并再次受到骚扰时,她则躲到厕所里将裤带系成死结。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女儿小熳在工地上半夜发起了高烧,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病魔掳去。于是她妥协了,自己送上门去,乞求男泥鳅拿出红片片来救小熳。不过幸而男泥鳅也并没有趁火打劫,再行无赖之举。
(2)对性解放的保留和接受
当两个人在苦难、威胁、恐惧中心靠得越来越近时,她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男泥鳅的求欢,可见女泥鳅对性仍持一种保留和自我压抑的态度。然而当丈夫外出务工在外面有了女人后她的决意离婚:当她和男泥鳅的心完全融合在一起后,她对“等咱有了钱,你想干啥呢?”的“隆胸,垫个大奶子”的出人意表的回答:及至一次小塌方使她和男泥鳅差点阴阳相隔后她的以身相许却又表现出她对婚姻自由和女性性解放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和践行。由此可知,女泥鳅并不是一个保守的禁欲主义者,相反她在传统与现代性观之间找到并坚持着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爱与性的统一。
(3)对他人释放于己的性压抑的唾弃与包容
面对他人的性骚扰乃至于侵害,女泥鳅的第一反应成就了一句经典台词——“呸,不要个脸!”然而对来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程度的人的侵扰,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态度。对与自己年岁相当的男泥鳅在还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之前的同居要求她是完全不可原谅的唾弃;而在两人感情升华之后,对男泥鳅的种种下流话她骂道“不要个脸”时眼中却带着笑意。对工地上青年男工在她扫地时一时冲动的搂抱和林老爷子在她换衣服时不由自主地触碰她的胸部的行为,女泥鳅在怒斥之后看到他们的真心痛悔却又宽善地予以包容,甚至还安慰开导他们并为之隐瞒。
总之,女泥鳅的性脚本是复杂而又单纯的。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她的性脚本必然会随之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而个体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又决定了其性别角色重叠部分的相融相生和背离部分的相斥相冲。于是,复杂性便无可避免。在当代中国新旧交替的社会背景下,女泥鳅的性脚本几乎是一种范式。但她的性脚本还有不同一般的单纯之处,即对任何涉性问题的处理都坚持着“不违心”的原则,坚贞、妥协、保守、解放、唾弃、包容都只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她性脚本的一小部分,虽然难以评说好坏,但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无伤”的,那又是什么伤了她,导致了她的婚恋悲剧呢?是环境,是这个陷于困境的时代。
二、陷于困境的时代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之所以关键。是因为问题多,并且解决的难度大。在众多的时代困境中。女泥鳅的婚恋悲剧主要归功于:
(1)泥腿子们所热衷的“濯足之旅”
自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农民涌入城镇,求谋生,求发财,求洗去身上的泥土气质、做个城里人。可惜城市并非沧浪之水,而是放了香料的硫酸,不仅不能濯足,反而会在诱惑中迷失自我,在迷失中被腐蚀、消融,最后像珊瑚虫一样用自己的尸骨堆砌成绝美的城市。这样的“灌足之旅”带走了女泥鳅的两个男人:她的前夫进了城、挣了钱、找了女人、生了孩子,于是离婚,这是她的婚姻悲剧;而不打不相识的男泥鳅本来已经混到包工头的位子,但为了偿还一笔突如其来的债务不得不在地下甬道做苦工,后来在一次坍塌中身受重伤,死在候诊室里,这是她的爱情悲剧。
(2)当代中国的高人口流动率
有人认为如果女泥鳅不那么保守,早一点儿接受男泥鳅,那么在悲剧定格之前他们会有更多的幸福,即使一方死去也不会太过遗憾。这便不得不提到现代中国人口的高流动率了。各式各样的人或为谋生、或为求学、或为增长见闻、或为扩大业务而让他们的躯体四处飘泊。农民辗转于城乡,工人奔忙于还有空缺的工厂,商人和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群则游荡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很多人一触即分,一去不回。在这种转瞬即逝的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极不稳定,人与人之间信任不再,猜忌成风。在性人际关系上更是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婚姻关系都随时可以解除,更何况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陌生老乡的求爱呢?对此,女泥鳅有权而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也应该不去贸然接受,于是,他们之间相互了解所用的时间不可避免地被延长了。
(3)绝对劣势下底层人民的普遍“失性”
社会主义的同步富裕已被实践否定,而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同富过程中的两极过度分化却还得不到有效解决。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把持着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分配处理权,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当然,性资源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处于劣势的底层人民在性资源的极度缺乏下饱受性压抑之苦。乃至 于出现影片中百来名男工在澡堂里齐声高吼“七八十岁的老汉来采我的花……”这样蔚为壮观的场面。男泥鳅作为他们的头儿尚且有着相对的优势,但苦闷仍然无处排解,于是便对女泥鳅穷追猛打。这种行为招致的强烈反感又恰恰更拉长了两人之间的磨合期,加重了悲剧氛围。而女泥鳅的离婚悲剧也同样地拜弱势地位所赐。进城打工的丈夫相比于在家务农的她,在经济上处于优势,于是便掌握了选择性伴侣的主动权,抛妻弃女,另立门户去了。为了养活自己和两个女儿。女泥鳅也不得不开始自己的“濯足之旅”,她的二重悲剧也由此拉开帷幕。
(4)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衡与法制缺陷
封建社会以儒治天下,道德至上,法为辅助。而当代中国力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将法提升到与道德同等的地位。二者若真能相辅相成,固然善莫大焉。但而今的中国却陷于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而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的两难境地。女泥鳅的爱情成为悲剧是因为男泥鳅死于施工事故,他不得不去存在高安全隐患的地下甬道做工是因为短了手下小工们半年的工资。但这钱并不是他欠下的,是他的老板拒绝结帐,而讨要无果、诉告无门、准备溜之大吉时女泥鳅却拦住了他,坚持要还清这笔不翼而来的债务……无论如何,他留了下来并为此送了命。如果女泥鳅不是那么固执地以德报怨、坚守承诺,而是跟他一起跑掉,或许他不会死。这样难能可贵的美德换来的居然是爱人的惨死,那么我们的道德该被置于何地,我们又能信仰什么呢?至于法律,安全生产的条例没能完全贯彻落实,普法的课堂没有为须要的人开设,我们又能倚仗什么?它倒是在不必露面的时候跑出来耀武扬威。女泥鳅已经原谅了那位一时冲动强行搂抱她的青年男工,而警车却把那颗刚被宽容捂热的心扔进了冰冷的警车,毫不理会女泥鳅“停一停……抱就抱了,能咋的……他还是个孩子”的呼号,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悲剧。
三、结语
影片的最后,在那年冬天,债还清了,钱没攒着,房子也没有挣下,但女泥鳅却赢得了工地上所有民工的信任和喜爱。她载着他们的声声挽留,只身拉扯着两个女儿在雪地上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大步迈进,充满希望却又悲慨无限。然而。这是一部电影,只是一部电影。片中女泥鳅俨然一副“高大全”的形象,殊不知“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现实中如女泥鳅一般境遇的人大多早已向环境妥协,出卖了所有能够出卖的。片中男泥鳅咽气时紧捏在手心的救命的“红片片”撒落了一地,正如庞余亮先生所言“那不是红色的句号。而是红色的问号”,它引导着我们去思索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一直在解放,解放的同时又压抑着什么。自由了的是身体,束缚住的是心。我们一直在往高处攀爬,踩着震颤的岩峰急速跳跃,只要它不在脚尖离开之前崩塌……就是这样一个为现代化所激荡着的时代,抹去了泥鳅们的悲喜,也抹去了自己的悲喜。
【关键词】《泥鳅也是鱼》女泥鳅 性脚本 时代困境
《泥鳅也是鱼》是平民导演杨亚洲三年前的杰作,三年过去了,能为现代式的鉴定眼光认定为鱼甚至可以跃龙门的泥鳅实在屈指可数,更多的泥鳅还是泥鳅或者连泥鳅都不如,抑或是如影片中的男泥鳅一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贱如故。杨导一向在描画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时着力于揭示社会转型期所凸显出的关系重大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或者视若无睹的症结,将其病态具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泥鳅也是鱼》便是一个关于农民工问题尤其是他们性苦闷问题的时代胸透。影片女主人公女泥鳅在与外出打工却另立家庭的丈夫离婚后拖着两个女儿闯荡京城,磨磨合合中与一个同名老乡男泥鳅渐渐擦出了火花,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最终因男泥鳅的死而以悲剧收场。下文将从女泥鳅自身的性脚本特点及这个特定时代的逼人环境来解读她的婚恋悲剧。
一、复杂的性脚本
时人一向长于揽功委过,而女泥鳅却正好相反。当男泥鳅没能从老板那里拿到手下二十多个小工的工钱而被群殴时。她毅然挺身为他做保并和他共同担下那笔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债务。而她的婚恋悲剧,笔者便也秉着她的一贯作风,先从女泥鳅本身开始解读。
一个人的性人际关系和婚恋成败与个人的性脚本休戚相关,而性脚本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又受到历时和共时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影毕竟不同于自传,它是创作者灵感的抓屏与剪辑,在这里笔者仅就影片所呈现的生活片断对女泥鳅的性脚本特点作以下几点片面的提取:
(1)对自我贞洁的坚守与妥协
在影片的开头,进京的火车上,一个自称是她老乡的陌生男人(男泥鳅)想亲吻她。无论是以暴力相胁还是用救命的红片片(红霉素片)作交换条件来利诱,女泥鳅都不为所动,用农村女人毫不逊于男子的强劲臂力和保护自己不受任何哪怕是这种“亲一下,你又不吃亏”的侮辱的坚定意念顽抗到底。重遇男泥鳅并再次受到骚扰时,她则躲到厕所里将裤带系成死结。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女儿小熳在工地上半夜发起了高烧,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病魔掳去。于是她妥协了,自己送上门去,乞求男泥鳅拿出红片片来救小熳。不过幸而男泥鳅也并没有趁火打劫,再行无赖之举。
(2)对性解放的保留和接受
当两个人在苦难、威胁、恐惧中心靠得越来越近时,她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男泥鳅的求欢,可见女泥鳅对性仍持一种保留和自我压抑的态度。然而当丈夫外出务工在外面有了女人后她的决意离婚:当她和男泥鳅的心完全融合在一起后,她对“等咱有了钱,你想干啥呢?”的“隆胸,垫个大奶子”的出人意表的回答:及至一次小塌方使她和男泥鳅差点阴阳相隔后她的以身相许却又表现出她对婚姻自由和女性性解放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和践行。由此可知,女泥鳅并不是一个保守的禁欲主义者,相反她在传统与现代性观之间找到并坚持着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爱与性的统一。
(3)对他人释放于己的性压抑的唾弃与包容
面对他人的性骚扰乃至于侵害,女泥鳅的第一反应成就了一句经典台词——“呸,不要个脸!”然而对来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程度的人的侵扰,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态度。对与自己年岁相当的男泥鳅在还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之前的同居要求她是完全不可原谅的唾弃;而在两人感情升华之后,对男泥鳅的种种下流话她骂道“不要个脸”时眼中却带着笑意。对工地上青年男工在她扫地时一时冲动的搂抱和林老爷子在她换衣服时不由自主地触碰她的胸部的行为,女泥鳅在怒斥之后看到他们的真心痛悔却又宽善地予以包容,甚至还安慰开导他们并为之隐瞒。
总之,女泥鳅的性脚本是复杂而又单纯的。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她的性脚本必然会随之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而个体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又决定了其性别角色重叠部分的相融相生和背离部分的相斥相冲。于是,复杂性便无可避免。在当代中国新旧交替的社会背景下,女泥鳅的性脚本几乎是一种范式。但她的性脚本还有不同一般的单纯之处,即对任何涉性问题的处理都坚持着“不违心”的原则,坚贞、妥协、保守、解放、唾弃、包容都只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她性脚本的一小部分,虽然难以评说好坏,但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无伤”的,那又是什么伤了她,导致了她的婚恋悲剧呢?是环境,是这个陷于困境的时代。
二、陷于困境的时代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之所以关键。是因为问题多,并且解决的难度大。在众多的时代困境中。女泥鳅的婚恋悲剧主要归功于:
(1)泥腿子们所热衷的“濯足之旅”
自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农民涌入城镇,求谋生,求发财,求洗去身上的泥土气质、做个城里人。可惜城市并非沧浪之水,而是放了香料的硫酸,不仅不能濯足,反而会在诱惑中迷失自我,在迷失中被腐蚀、消融,最后像珊瑚虫一样用自己的尸骨堆砌成绝美的城市。这样的“灌足之旅”带走了女泥鳅的两个男人:她的前夫进了城、挣了钱、找了女人、生了孩子,于是离婚,这是她的婚姻悲剧;而不打不相识的男泥鳅本来已经混到包工头的位子,但为了偿还一笔突如其来的债务不得不在地下甬道做苦工,后来在一次坍塌中身受重伤,死在候诊室里,这是她的爱情悲剧。
(2)当代中国的高人口流动率
有人认为如果女泥鳅不那么保守,早一点儿接受男泥鳅,那么在悲剧定格之前他们会有更多的幸福,即使一方死去也不会太过遗憾。这便不得不提到现代中国人口的高流动率了。各式各样的人或为谋生、或为求学、或为增长见闻、或为扩大业务而让他们的躯体四处飘泊。农民辗转于城乡,工人奔忙于还有空缺的工厂,商人和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群则游荡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很多人一触即分,一去不回。在这种转瞬即逝的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极不稳定,人与人之间信任不再,猜忌成风。在性人际关系上更是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婚姻关系都随时可以解除,更何况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陌生老乡的求爱呢?对此,女泥鳅有权而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也应该不去贸然接受,于是,他们之间相互了解所用的时间不可避免地被延长了。
(3)绝对劣势下底层人民的普遍“失性”
社会主义的同步富裕已被实践否定,而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同富过程中的两极过度分化却还得不到有效解决。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把持着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分配处理权,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当然,性资源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处于劣势的底层人民在性资源的极度缺乏下饱受性压抑之苦。乃至 于出现影片中百来名男工在澡堂里齐声高吼“七八十岁的老汉来采我的花……”这样蔚为壮观的场面。男泥鳅作为他们的头儿尚且有着相对的优势,但苦闷仍然无处排解,于是便对女泥鳅穷追猛打。这种行为招致的强烈反感又恰恰更拉长了两人之间的磨合期,加重了悲剧氛围。而女泥鳅的离婚悲剧也同样地拜弱势地位所赐。进城打工的丈夫相比于在家务农的她,在经济上处于优势,于是便掌握了选择性伴侣的主动权,抛妻弃女,另立门户去了。为了养活自己和两个女儿。女泥鳅也不得不开始自己的“濯足之旅”,她的二重悲剧也由此拉开帷幕。
(4)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衡与法制缺陷
封建社会以儒治天下,道德至上,法为辅助。而当代中国力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将法提升到与道德同等的地位。二者若真能相辅相成,固然善莫大焉。但而今的中国却陷于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而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的两难境地。女泥鳅的爱情成为悲剧是因为男泥鳅死于施工事故,他不得不去存在高安全隐患的地下甬道做工是因为短了手下小工们半年的工资。但这钱并不是他欠下的,是他的老板拒绝结帐,而讨要无果、诉告无门、准备溜之大吉时女泥鳅却拦住了他,坚持要还清这笔不翼而来的债务……无论如何,他留了下来并为此送了命。如果女泥鳅不是那么固执地以德报怨、坚守承诺,而是跟他一起跑掉,或许他不会死。这样难能可贵的美德换来的居然是爱人的惨死,那么我们的道德该被置于何地,我们又能信仰什么呢?至于法律,安全生产的条例没能完全贯彻落实,普法的课堂没有为须要的人开设,我们又能倚仗什么?它倒是在不必露面的时候跑出来耀武扬威。女泥鳅已经原谅了那位一时冲动强行搂抱她的青年男工,而警车却把那颗刚被宽容捂热的心扔进了冰冷的警车,毫不理会女泥鳅“停一停……抱就抱了,能咋的……他还是个孩子”的呼号,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悲剧。
三、结语
影片的最后,在那年冬天,债还清了,钱没攒着,房子也没有挣下,但女泥鳅却赢得了工地上所有民工的信任和喜爱。她载着他们的声声挽留,只身拉扯着两个女儿在雪地上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大步迈进,充满希望却又悲慨无限。然而。这是一部电影,只是一部电影。片中女泥鳅俨然一副“高大全”的形象,殊不知“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现实中如女泥鳅一般境遇的人大多早已向环境妥协,出卖了所有能够出卖的。片中男泥鳅咽气时紧捏在手心的救命的“红片片”撒落了一地,正如庞余亮先生所言“那不是红色的句号。而是红色的问号”,它引导着我们去思索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一直在解放,解放的同时又压抑着什么。自由了的是身体,束缚住的是心。我们一直在往高处攀爬,踩着震颤的岩峰急速跳跃,只要它不在脚尖离开之前崩塌……就是这样一个为现代化所激荡着的时代,抹去了泥鳅们的悲喜,也抹去了自己的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