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分析某一人物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笼统的抽象概念,许多学生凭直觉能说上一两点来,但具体的又说不出所以然来,造成结论与文本间的“空档”;长期架空文本的论述,模式化的结论评价,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笔者尝试在小说阅读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即无预设、无指向,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鉴赏,之后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所有的解读全部在课堂即兴生成。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极易形成两种局面:其一,目标散乱,自说自话;其二,分析粗浅,难以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启发、引导、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言语,沉浸到文字的世界,由对语言的直觉提升到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明晰思路,让文字变得立体,从而使阅读走向深入。
下面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来谈。
一、比较分析,思维碰撞
在对话教学中,适时运用比较分析,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学生分析一:众人都哄笑起来,从“笑”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师:你凭什么认为众人的“笑”就是冷漠的?
生1:他们笑得不一样。是“故意高声的叫道”,说明是有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从孔乙己身上找点乐子,这并不是善意的。
师:注意到了说话时的表现,语气神情等,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们的笑不是善意的?
生2:他们并非因分享别人快乐的事而笑。他们说的是孔乙己偷东西和考不中秀才,这两件事对孔乙己来说都是不能说的痛。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3: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讲斯文,不能偷东西,这关系到他的面子问题,没考中秀才更是对他能力的否定。你看,人家一说,孔乙己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从“不屑置辩的神气”到“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这两件事一说出来,可谓击中了要害,他们从孔乙己的神情变化中获得了欢乐,他们的欢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二、咬文嚼字,深究细品
咬“文”可从嚼“字”始,解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学会关注文字本身,深究细品,点石成金。
学生分析二:孔乙己偷了人家的书,被人讥笑了还不承认,还一定要说“窃书不能算偷”,从中可以看出他死要面子。
师:你觉得“窃”与“偷”本质上有区别吗?
生1:没有。
师:那他这么强调是“窃”不是“偷”真的可以要回面子吗?
生2:不能。在短衣帮的人看来,“窃”就是“偷”。在他们眼里,孔乙己早就没什么面子了。
师:那么在孔乙己眼里“窃”与“偷”有区别吗?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3:一个比较书面化,一个比较口语化。
师:书面化显得“我”是读书人,有水平。
生4:孔乙己强调是“窃”不是“偷”,因为他也承认“偷”是不好的行为,是为人所不耻的恶劣品行,但说“窃”的话好像要好一点。这说明他自欺欺人。
师:自欺还是欺人?
生5:应该是自欺。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是要让自己相信“窃”真的不是“偷”,“我”虽然做了这样的事,但和“你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品行上并不是恶劣的,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面子了。
师:在强调了形式上的差别后,似乎实质也变得不一样了。孔乙己的自欺为他换得了心理平衡,却也为别人增添了更多的笑柄。
三、前后关联,追问不舍
追问,是对话教学中常用的手法。那么,在什么点追问才适宜?在什么时候追问才最有效?根据实践,笔者以为,应当在学生自觉“理所当然”处,在学生“自信满满”时。“理所当然”包含的是其潜意识下的思维惯性,“自信满满”是学生深思熟虑的表现,此时追问最能呈现出逻辑推理的过程与脉络。
学生分析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地位低,“穿长衫”是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身份。
师:什么身份?
生1:读书人的身份。
师:显示这种身份对于他人、对于实际生活来说有意义吗?(生摇头)那他为什么还这么放不下这种身份?
生2:他科举考试失败,心有不甘,说明他还是不能完全面对现实。他如果放下这种身份,不穿长衫,那就等同于短衣帮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那种优越感就没有了。
师:这种优越感对他来说很重要吗?
生3:重要。因为在别人那里他得到的只有嘲笑与不屑,他也根本毫无尊严可言,这点优越感可以让他获得一点心理平衡。
师:人活着总要面对实实在在的世界。在无力抵抗外界的欺压与迫害时,他通过穿长衫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精神堡垒——我是读书人,我比你们有文化。他用他那仅有的一点优越感来抵挡围攻他的冷嘲热讽,而且他还用另一种方式来巩固他的这种优越感——
生:满口的“之乎者也”。
四、追根溯源,平中见奇
往往司空见惯的东西,其中蕴藏的“天机”是最大的。布封说:“风格即是本人。”言语主体的说话方式和说话习惯,往往比所说的内容能更真实、更真切地展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个性精神。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置疑,善于挖掘“平常”中的“奇绝”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将文本解读带向深处。
学生提出疑问:孔乙己在给孩子们茴香豆后已经说了“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为什么之后又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一开始是跟孩子们说的,对象很明确,之后的那句是跟谁说的?
生1:“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应该是对自己说的。
师:从他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2:也是文言的方式。
师:一般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会去讲究什么形式吗?
生3:说明他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就是这样,习以为常了,下意识的。
师:如果说他对别人用文言的方式是想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与修养,那他在下意识中对自己的这种说话方式又能说明什么?
生4: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这不仅是他的说话方式,更是他的生活方式。
师:对,他始终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自说自话,自我麻醉。他始终不肯放下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谓读书人的身份,以期在这个世界中保有他残存的那点可怜的价值。
生5:这让我想到范进,范进是幸运的,但孔乙己却落魄到了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受人欺辱,但他又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语文教学的对话,从课堂角度来说,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还有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教师与课文、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作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中间媒介或助推器,占据着绝对核心的重要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诸多方法也是共通共融、有机统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究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火花不时碰撞,许多精彩由此生成。
笔者尝试在小说阅读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即无预设、无指向,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鉴赏,之后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所有的解读全部在课堂即兴生成。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极易形成两种局面:其一,目标散乱,自说自话;其二,分析粗浅,难以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启发、引导、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言语,沉浸到文字的世界,由对语言的直觉提升到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明晰思路,让文字变得立体,从而使阅读走向深入。
下面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来谈。
一、比较分析,思维碰撞
在对话教学中,适时运用比较分析,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学生分析一:众人都哄笑起来,从“笑”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师:你凭什么认为众人的“笑”就是冷漠的?
生1:他们笑得不一样。是“故意高声的叫道”,说明是有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从孔乙己身上找点乐子,这并不是善意的。
师:注意到了说话时的表现,语气神情等,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们的笑不是善意的?
生2:他们并非因分享别人快乐的事而笑。他们说的是孔乙己偷东西和考不中秀才,这两件事对孔乙己来说都是不能说的痛。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3: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讲斯文,不能偷东西,这关系到他的面子问题,没考中秀才更是对他能力的否定。你看,人家一说,孔乙己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从“不屑置辩的神气”到“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这两件事一说出来,可谓击中了要害,他们从孔乙己的神情变化中获得了欢乐,他们的欢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二、咬文嚼字,深究细品
咬“文”可从嚼“字”始,解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学会关注文字本身,深究细品,点石成金。
学生分析二:孔乙己偷了人家的书,被人讥笑了还不承认,还一定要说“窃书不能算偷”,从中可以看出他死要面子。
师:你觉得“窃”与“偷”本质上有区别吗?
生1:没有。
师:那他这么强调是“窃”不是“偷”真的可以要回面子吗?
生2:不能。在短衣帮的人看来,“窃”就是“偷”。在他们眼里,孔乙己早就没什么面子了。
师:那么在孔乙己眼里“窃”与“偷”有区别吗?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3:一个比较书面化,一个比较口语化。
师:书面化显得“我”是读书人,有水平。
生4:孔乙己强调是“窃”不是“偷”,因为他也承认“偷”是不好的行为,是为人所不耻的恶劣品行,但说“窃”的话好像要好一点。这说明他自欺欺人。
师:自欺还是欺人?
生5:应该是自欺。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是要让自己相信“窃”真的不是“偷”,“我”虽然做了这样的事,但和“你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品行上并不是恶劣的,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面子了。
师:在强调了形式上的差别后,似乎实质也变得不一样了。孔乙己的自欺为他换得了心理平衡,却也为别人增添了更多的笑柄。
三、前后关联,追问不舍
追问,是对话教学中常用的手法。那么,在什么点追问才适宜?在什么时候追问才最有效?根据实践,笔者以为,应当在学生自觉“理所当然”处,在学生“自信满满”时。“理所当然”包含的是其潜意识下的思维惯性,“自信满满”是学生深思熟虑的表现,此时追问最能呈现出逻辑推理的过程与脉络。
学生分析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地位低,“穿长衫”是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身份。
师:什么身份?
生1:读书人的身份。
师:显示这种身份对于他人、对于实际生活来说有意义吗?(生摇头)那他为什么还这么放不下这种身份?
生2:他科举考试失败,心有不甘,说明他还是不能完全面对现实。他如果放下这种身份,不穿长衫,那就等同于短衣帮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那种优越感就没有了。
师:这种优越感对他来说很重要吗?
生3:重要。因为在别人那里他得到的只有嘲笑与不屑,他也根本毫无尊严可言,这点优越感可以让他获得一点心理平衡。
师:人活着总要面对实实在在的世界。在无力抵抗外界的欺压与迫害时,他通过穿长衫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精神堡垒——我是读书人,我比你们有文化。他用他那仅有的一点优越感来抵挡围攻他的冷嘲热讽,而且他还用另一种方式来巩固他的这种优越感——
生:满口的“之乎者也”。
四、追根溯源,平中见奇
往往司空见惯的东西,其中蕴藏的“天机”是最大的。布封说:“风格即是本人。”言语主体的说话方式和说话习惯,往往比所说的内容能更真实、更真切地展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个性精神。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置疑,善于挖掘“平常”中的“奇绝”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将文本解读带向深处。
学生提出疑问:孔乙己在给孩子们茴香豆后已经说了“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为什么之后又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一开始是跟孩子们说的,对象很明确,之后的那句是跟谁说的?
生1:“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应该是对自己说的。
师:从他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2:也是文言的方式。
师:一般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会去讲究什么形式吗?
生3:说明他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就是这样,习以为常了,下意识的。
师:如果说他对别人用文言的方式是想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与修养,那他在下意识中对自己的这种说话方式又能说明什么?
生4: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这不仅是他的说话方式,更是他的生活方式。
师:对,他始终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自说自话,自我麻醉。他始终不肯放下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谓读书人的身份,以期在这个世界中保有他残存的那点可怜的价值。
生5:这让我想到范进,范进是幸运的,但孔乙己却落魄到了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受人欺辱,但他又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语文教学的对话,从课堂角度来说,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还有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教师与课文、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作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中间媒介或助推器,占据着绝对核心的重要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诸多方法也是共通共融、有机统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究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火花不时碰撞,许多精彩由此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