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让思维更有深度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分析某一人物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笼统的抽象概念,许多学生凭直觉能说上一两点来,但具体的又说不出所以然来,造成结论与文本间的“空档”;长期架空文本的论述,模式化的结论评价,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笔者尝试在小说阅读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即无预设、无指向,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鉴赏,之后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所有的解读全部在课堂即兴生成。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极易形成两种局面:其一,目标散乱,自说自话;其二,分析粗浅,难以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启发、引导、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言语,沉浸到文字的世界,由对语言的直觉提升到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明晰思路,让文字变得立体,从而使阅读走向深入。
  下面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来谈。
  一、比较分析,思维碰撞
  在对话教学中,适时运用比较分析,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学生分析一:众人都哄笑起来,从“笑”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师:你凭什么认为众人的“笑”就是冷漠的?
  生1:他们笑得不一样。是“故意高声的叫道”,说明是有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从孔乙己身上找点乐子,这并不是善意的。
  师:注意到了说话时的表现,语气神情等,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们的笑不是善意的?
  生2:他们并非因分享别人快乐的事而笑。他们说的是孔乙己偷东西和考不中秀才,这两件事对孔乙己来说都是不能说的痛。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3: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讲斯文,不能偷东西,这关系到他的面子问题,没考中秀才更是对他能力的否定。你看,人家一说,孔乙己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从“不屑置辩的神气”到“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这两件事一说出来,可谓击中了要害,他们从孔乙己的神情变化中获得了欢乐,他们的欢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二、咬文嚼字,深究细品
  咬“文”可从嚼“字”始,解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学会关注文字本身,深究细品,点石成金。
  学生分析二:孔乙己偷了人家的书,被人讥笑了还不承认,还一定要说“窃书不能算偷”,从中可以看出他死要面子。
  师:你觉得“窃”与“偷”本质上有区别吗?
  生1:没有。
  师:那他这么强调是“窃”不是“偷”真的可以要回面子吗?
  生2:不能。在短衣帮的人看来,“窃”就是“偷”。在他们眼里,孔乙己早就没什么面子了。
  师:那么在孔乙己眼里“窃”与“偷”有区别吗?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3:一个比较书面化,一个比较口语化。
  师:书面化显得“我”是读书人,有水平。
  生4:孔乙己强调是“窃”不是“偷”,因为他也承认“偷”是不好的行为,是为人所不耻的恶劣品行,但说“窃”的话好像要好一点。这说明他自欺欺人。
  师:自欺还是欺人?
  生5:应该是自欺。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是要让自己相信“窃”真的不是“偷”,“我”虽然做了这样的事,但和“你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品行上并不是恶劣的,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面子了。
  师:在强调了形式上的差别后,似乎实质也变得不一样了。孔乙己的自欺为他换得了心理平衡,却也为别人增添了更多的笑柄。
  三、前后关联,追问不舍
  追问,是对话教学中常用的手法。那么,在什么点追问才适宜?在什么时候追问才最有效?根据实践,笔者以为,应当在学生自觉“理所当然”处,在学生“自信满满”时。“理所当然”包含的是其潜意识下的思维惯性,“自信满满”是学生深思熟虑的表现,此时追问最能呈现出逻辑推理的过程与脉络。
  学生分析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地位低,“穿长衫”是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身份。
  师:什么身份?
  生1:读书人的身份。
  师:显示这种身份对于他人、对于实际生活来说有意义吗?(生摇头)那他为什么还这么放不下这种身份?
  生2:他科举考试失败,心有不甘,说明他还是不能完全面对现实。他如果放下这种身份,不穿长衫,那就等同于短衣帮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那种优越感就没有了。
  师:这种优越感对他来说很重要吗?
  生3:重要。因为在别人那里他得到的只有嘲笑与不屑,他也根本毫无尊严可言,这点优越感可以让他获得一点心理平衡。
  师:人活着总要面对实实在在的世界。在无力抵抗外界的欺压与迫害时,他通过穿长衫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精神堡垒——我是读书人,我比你们有文化。他用他那仅有的一点优越感来抵挡围攻他的冷嘲热讽,而且他还用另一种方式来巩固他的这种优越感——
  生:满口的“之乎者也”。
  四、追根溯源,平中见奇
  往往司空见惯的东西,其中蕴藏的“天机”是最大的。布封说:“风格即是本人。”言语主体的说话方式和说话习惯,往往比所说的内容能更真实、更真切地展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个性精神。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置疑,善于挖掘“平常”中的“奇绝”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将文本解读带向深处。
  学生提出疑问:孔乙己在给孩子们茴香豆后已经说了“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为什么之后又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一开始是跟孩子们说的,对象很明确,之后的那句是跟谁说的?
  生1:“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应该是对自己说的。
  师:从他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2:也是文言的方式。
  师:一般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会去讲究什么形式吗?
  生3:说明他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就是这样,习以为常了,下意识的。
  师:如果说他对别人用文言的方式是想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与修养,那他在下意识中对自己的这种说话方式又能说明什么?
  生4: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这不仅是他的说话方式,更是他的生活方式。
  师:对,他始终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自说自话,自我麻醉。他始终不肯放下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谓读书人的身份,以期在这个世界中保有他残存的那点可怜的价值。
  生5:这让我想到范进,范进是幸运的,但孔乙己却落魄到了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受人欺辱,但他又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语文教学的对话,从课堂角度来说,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还有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教师与课文、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作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中间媒介或助推器,占据着绝对核心的重要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诸多方法也是共通共融、有机统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呈现出浓浓的探究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火花不时碰撞,许多精彩由此生成。
其他文献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公开课《皇帝的新装》。执教老师以骗子虚构的那件能辨识“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的衣服为主线,依次分析皇帝的虚荣、大臣骑士们的虚伪、百姓们的虚假和小孩的天真与诚实,然后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对成人的讽刺和批判,对儿童的肯定和褒扬;最后以“永葆童心”的希望和呼吁结束教学。  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节课情境创设巧妙、教学内容清晰、师生互动充分,
《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简称“李文”),要我就《香菱学诗》的教学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其他文章,只是从“李文”提出商榷的归纳中知道有多种教学设计。“李文”批评它们关注了枝节而忽略了整体,或成了写作学的知识教学,或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去硬套人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
在全国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之时,《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出版了。该书35万字,从语文教育的问题入手,论述了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并将其整合为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6篇。该书可以说是真语文大讨论的一部力作,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践行真语文的必读图书。  语文教学无能、无为、低效,已经成为大众所公认的问题。现在,就算有少数学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由此也暴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
有人说,课前的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换句话说,课前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轻松。这里的“劳动”就是备课,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就写教案而言,我们不妨作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一节课的教案写1000字(这应该是很简练了),一周只算四节课,一学期只算20周,一年就要写16万字的教案,三年就要写48万字的教案!我们写了这48万字到底有多大用处?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是不是因为写了这些教
《段太尉逸事状》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中,柳宗元叙述了段太尉的三件事情: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我在教学此文时,一开始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带着探究目标和思辨意识的学生的思维是不安分的,他们先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段太尉要在郭晞的军营中吃晚饭、住宿?这个问题不难,通过大家的协同努力,很快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段太尉是在考察郭晞的诚意和决心,这件事表现了段太尉的勇敢
特稿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编辑部1/4  关注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郑桂华1/8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案例:秋的发现与表达………………………郑桂华 季丰 羊立彦 黄卉1/13  从意象角度解读诗人个性化情思——“秋的发现与表达”教学举隅………………张慧1/1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引”和“行”一样,说的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也是和“行”一样的一种比较自由的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据考证,李贺这首诗写在公元811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中所歌颂的李凭属梨园子弟,箜篌弹得很出名,“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可见在当年是个当红的明星。李贺的赞颂当不是虚言。  吴丝蜀相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之丝,蜀之桐,当是名品。梧桐本来就是制琴的优质材料,这里不仅是说材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