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读,当然是重中之重。因为读,所以我们的课堂更有声有色;因为读,所以我们的文章更显得有血有肉;也因为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本有源。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一、 朗读之益
常听人说,无益之事不做,有益之事多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多读,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普通话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语文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古人说,“熟读唐詩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有读得多了,由量变渐渐过渡到质变,以前一些看不懂的、读不透的文章,也便渐渐能有所领悟了。古人说的“顿悟”就是厚积薄发的真实写照啊!语文要想读得好,朗读,放出声来有感情地朗读,必不可少。语文,因为多读,所以作文之时也常会有“神来之笔”——异曲同工,是谓也。
二、 朗读之法
朗读之法十分具体可行。
(一) 朗读之技。首先,当然是要字正腔圆,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其次,语速也应适当,不宜太快或太慢;再次,以切合文本的语调、情感进行朗读。至于朗读中的气息控制、呼吸、换气等细节性技巧则应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训练学生朗读的初、中期,老师范读必不可少啊!
(二) 时间之需。要求每天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的。持之以恒地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至理也。
三、 朗读之则
(一) 朗读之初
初,始也。《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首先是“正确”,所以老师的指导,应先“正音”,其次才能谈得上“流利”,再次才是“有感情”。这也为我们的指导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先指导学生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可以通过音像设备(普通话功底过硬的老师,最好范读。)为学生提供范读、带读的条件。在读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个别学生的读音准不准,有时候,一个字的错误的读法竟能延续好几年而没有改掉,这一方面是学生的粗心,另一方,也是因为老师没有及时地指点、纠正。当然,除此之外,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还会出现加字、减字、或是长句中的停顿没把握好之类的错误,这需要老师及时指出并纠正。
在读通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渐渐能流利起来。然而我们知道,多次练习是很枯燥的,这期间,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比如,低年级,可以适当进行小红花奖励之类的小惊喜,让孩子保持朗读的热情与信心,当然,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用竞赛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来进行朗读。
(二) 朗读之情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当然也应属于朗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不能缺少的前提条件。而理解,是可以在朗读中进行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 字面朗读法。这是我个人所创的一个小小的朗读法,现将出来与各位同行探讨。所谓的字面朗读法,就是根据字词的字面意思进行朗读。我记得曾经在云陵下坂小学上过一堂公开课,叫《颐和园》,在教学生字词时,有个词是“长廊”,我在指导读这个词时故意稍稍把“长”字拉长读音,再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马上有不少学生回答:“这条长廊真的很长!”后面听课的老师们也是会心一笑。当然,这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就像后来评课时有个同事开玩笑说,要是读到“肥胖”怎么办?难道要老师先去增重二十斤再来?其实大可不必,把“肥”字放慢加重音、再把胖字叹读出来即可,因为肥,所以重,所以慢,所以喘气不及,所以“叹”嘛,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样的朗读可以感受到“肥胖”的重量感。
字面朗读法的应用其实可以很广泛。再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其中的“宽”,读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把气息轻轻散出,读“窄”的时候气息可以短一些,读“缓”时又要稍稍放慢拉长,而读“急”的时候可以“促”一些,这样,就能体现出这一路的溪流的形与声的变化了。
不过,这种朗读法对朗读的功底要求较高,不大适合于低年级的教学,而中高年级,则可以一试。
2. 面部表情配合法。说到面部表情。也许有的同行会认为,朗读,应该是嘴巴上的事,和表情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嗯,还真有。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读到含有“开心”“快乐”“喜悦”之类的词时,与“哀愁”“忧伤”“害怕”之类的词心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两组(各5个)学生在讲台上分别读以上两组词,而让别的同学在台下观察,发现其表情是绝不一样的。所以,虽然学生可能对文本的内容并不是十分理解,但因为字面上的意思大都不难懂,他也能因此不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面部反应。而老师此时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做到“声情并茂”。
3. 动作配合法。《诗·大序》中说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实不仅诗歌的诵读如此,文章的朗读也是如此。有时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也会忍不住伸手或是动足。我们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不妨在适当时候配合以动作,一来可以帮助记忆,二来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比如我在教读《长城》最后一段“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读到“凝结”之时,左手握紧了拳头,竟有不少同学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在跟读的时候竟也能将这个词加重处理。由此可见,有时轻轻一个动作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不过,凡事过犹不及,万不能将朗读变做玩弄手势花样的表演,喧宾夺主的做法也不是我们希望的。
在朗读指导时,我发现,适时使用上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朗读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简介:郭志艺,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一、 朗读之益
常听人说,无益之事不做,有益之事多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多读,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普通话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语文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古人说,“熟读唐詩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有读得多了,由量变渐渐过渡到质变,以前一些看不懂的、读不透的文章,也便渐渐能有所领悟了。古人说的“顿悟”就是厚积薄发的真实写照啊!语文要想读得好,朗读,放出声来有感情地朗读,必不可少。语文,因为多读,所以作文之时也常会有“神来之笔”——异曲同工,是谓也。
二、 朗读之法
朗读之法十分具体可行。
(一) 朗读之技。首先,当然是要字正腔圆,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其次,语速也应适当,不宜太快或太慢;再次,以切合文本的语调、情感进行朗读。至于朗读中的气息控制、呼吸、换气等细节性技巧则应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训练学生朗读的初、中期,老师范读必不可少啊!
(二) 时间之需。要求每天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的。持之以恒地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至理也。
三、 朗读之则
(一) 朗读之初
初,始也。《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首先是“正确”,所以老师的指导,应先“正音”,其次才能谈得上“流利”,再次才是“有感情”。这也为我们的指导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先指导学生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可以通过音像设备(普通话功底过硬的老师,最好范读。)为学生提供范读、带读的条件。在读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个别学生的读音准不准,有时候,一个字的错误的读法竟能延续好几年而没有改掉,这一方面是学生的粗心,另一方,也是因为老师没有及时地指点、纠正。当然,除此之外,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还会出现加字、减字、或是长句中的停顿没把握好之类的错误,这需要老师及时指出并纠正。
在读通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渐渐能流利起来。然而我们知道,多次练习是很枯燥的,这期间,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比如,低年级,可以适当进行小红花奖励之类的小惊喜,让孩子保持朗读的热情与信心,当然,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用竞赛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来进行朗读。
(二) 朗读之情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当然也应属于朗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不能缺少的前提条件。而理解,是可以在朗读中进行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 字面朗读法。这是我个人所创的一个小小的朗读法,现将出来与各位同行探讨。所谓的字面朗读法,就是根据字词的字面意思进行朗读。我记得曾经在云陵下坂小学上过一堂公开课,叫《颐和园》,在教学生字词时,有个词是“长廊”,我在指导读这个词时故意稍稍把“长”字拉长读音,再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马上有不少学生回答:“这条长廊真的很长!”后面听课的老师们也是会心一笑。当然,这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就像后来评课时有个同事开玩笑说,要是读到“肥胖”怎么办?难道要老师先去增重二十斤再来?其实大可不必,把“肥”字放慢加重音、再把胖字叹读出来即可,因为肥,所以重,所以慢,所以喘气不及,所以“叹”嘛,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样的朗读可以感受到“肥胖”的重量感。
字面朗读法的应用其实可以很广泛。再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其中的“宽”,读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把气息轻轻散出,读“窄”的时候气息可以短一些,读“缓”时又要稍稍放慢拉长,而读“急”的时候可以“促”一些,这样,就能体现出这一路的溪流的形与声的变化了。
不过,这种朗读法对朗读的功底要求较高,不大适合于低年级的教学,而中高年级,则可以一试。
2. 面部表情配合法。说到面部表情。也许有的同行会认为,朗读,应该是嘴巴上的事,和表情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嗯,还真有。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读到含有“开心”“快乐”“喜悦”之类的词时,与“哀愁”“忧伤”“害怕”之类的词心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两组(各5个)学生在讲台上分别读以上两组词,而让别的同学在台下观察,发现其表情是绝不一样的。所以,虽然学生可能对文本的内容并不是十分理解,但因为字面上的意思大都不难懂,他也能因此不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面部反应。而老师此时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做到“声情并茂”。
3. 动作配合法。《诗·大序》中说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实不仅诗歌的诵读如此,文章的朗读也是如此。有时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也会忍不住伸手或是动足。我们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不妨在适当时候配合以动作,一来可以帮助记忆,二来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比如我在教读《长城》最后一段“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读到“凝结”之时,左手握紧了拳头,竟有不少同学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在跟读的时候竟也能将这个词加重处理。由此可见,有时轻轻一个动作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不过,凡事过犹不及,万不能将朗读变做玩弄手势花样的表演,喧宾夺主的做法也不是我们希望的。
在朗读指导时,我发现,适时使用上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朗读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简介:郭志艺,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