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施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情感与态度目标要求中提出:小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这一情感态度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教师应怀着积极的情感进行教学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已强调教师要让学生怀着快乐、有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还要使师生人际情感在过程中积极交融。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须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将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培养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索真理的欲望。”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要创设情感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教学要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采取激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505,问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回答“能”。这时教师让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5整除。比赛结果,同学们不能及时得到结果,教师借机引入主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步骤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
  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还是情感的激发者、心灵的园丁。教师要以高尚的丰富的情感去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时刻渗透着对学生真挚的爱,自觉地、有意识地、敏锐地观察学生细微的反应、变化,有分寸、有针对性地感染和鼓舞学生,时时表达关切和期待,形成期望效应——亲师爱生。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关心爱护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鼓励,并注意及时点拨、诱导,尽可能使他们“跳一跳,摘得到。”当学生在学习中有创意时,教师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以表扬。长此以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能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保持其稳定的情感
  新课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数学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善于运用情感迁移原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增强主体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包办,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启发他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学生一旦成了学习的主人,就有兴趣学习,学有目标,学有成效。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教学中,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发现规律,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教具、学具,学生的参与意识就更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个个能当主角,不知不觉地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4.以成功促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情感会使智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经过自己努力而理解的东西比教师传授的东西更能让学生感到自豪,经久不忘。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圃,计划用花圃的二分之一种花,二分之一种草,你认为怎样安排比较美观?这些问题,就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解决,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此时,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自然会产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进一步激发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情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用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只有将情感态度这一目标实施好,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553100贵州省威宁县白马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这种人才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这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从班风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健全人格 班风 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才至少应该是合格的公民。这
期刊
对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理解下一代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烦恼、欢乐、狂妄、忧愁、困惑、,的确需要耐心,需要一种敏感的体验。而且光有善良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光有理智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真情。有时,严厉的岢责会成为一堵墙,把你的心灵与他们隔开。有时一个热切期盼的目光,几句热情的鼓励却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以前我一直以为后进生除了接受书本有限的知识外,根本没有能力接受更多属于书本以外
期刊
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首先,要面对现实,坦然接受。要学生明白:人生在世不能事事一帆风顺,样样顺心。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称心,抱怨、忧虑是毫无用处的,不妨面对现实,坦然
期刊
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后来“放宽政策”,学生随教师所问,举手获准后可以发言。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接在教师讲话之后插话(提问或释疑),就会被规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笔者认为这种一概而论地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  记得我讲《囚歌》这首诗,讲到“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一句时,我话没说完,一
期刊
张志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去学。”对于这一观点,叶圣陶曾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使他自己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是一些离了老师就不会走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那教育还是失败的。  近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从本质意义上理解,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
期刊
“授人以鱼,只能顿饱;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话语虽短,但含义丰富而深刻,从中能够感悟到:“教学不单单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求知,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内涵。”  语文学科是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尤其是“自能阅读,使教学更能突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着眼
期刊
【摘要】个别谈话是教师教育学生常用的方式,也是做思想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其诀窍,讲究实效。一次成功的谈话也许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一次失败的谈话则事倍功半,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教师都应居主导地位。  【关键词】学生 个别谈话 艺术    学生同教师个别谈话时,有多种心态。一是学生猜测教师找自己谈话不知是批评还是了解情况,谈话之初,他们一般都很注意教师的表情或语气,
期刊
《斑羚飞渡》一文给我们上演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令人意想不到、目瞪口呆的一幕。它所体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团队精神,使我感到这种有灵性的动物很值得我们敬畏。  一种动物,能为了种族的生存,在面临绝境的时候,临危不惧,特别是这只头羊,把种群生存的责任扛在肩上,非常果断地策划、组织并指挥斑羚按年龄分成大致均衡的两拨,并以自己的智慧和牺牲精神,成功地使斑羚摆脱绝境,实施飞渡,而它自己却坚守到最后一刻,并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而班级管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那么,班主任该怎样管理班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007年9月,笔者担任八年级(七)班的班主任,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同时把笔者的爱好与特长也告诉了学生。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情况,
期刊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这一点在中职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不牢固,学习主动性和目标性不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再和教师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达到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