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课程改革。我园也积极地投身到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中,教师们从改造环境入手,目睹了游戏在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提升了教育理念,提高了科研水平,也享受了游戏带来的童真与快乐。
关键词:游戏;课程;课程游戏化
一、让环境成为孩子真正探索的阵地
“学习和发展来源于生理成熟和环境之间持续的互动”,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能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教师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调整。首先,实地勘察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在原有户外运动区域的基础上,对幼儿园的水池、沙地、种植园、绿化带、小操场、零散的空地等场地进行了改造,教师们除去灌木,增加草坪,又规划出了班级种植区、户外军事区、户外角色区、户外音乐区、户外编制区、户外涂鸦区等;并绘制了幼儿园的总体分区鸟瞰图,每个区域都设置了醒目的区域标识牌,让孩子们一看就能看出自己喜爱的游戏区域在哪里,并能快速地找到游戏的目的地;同时为每个区域都增添了放置材料和工具的小木屋,以及遮阳迷彩网等基本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开展游戏的需求。
其次,在解读了《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后,对于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环境对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们改变了传统的桌椅摆放模式,巧妙地运用桌椅、橱柜进行隔断,把整体的活动室分成不同功能的区域,孩子们可以在区域里游戏、学习,既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探索学习又能够跨区域游戏的、开放的环境让课程体现出了自由、自主,也让孩子和教师共同享受到了课程游戏化的愉悦性。
二、观察让教师走进孩子的世界
虞永平教授在谈到课程游戏化的时候说,“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有趣的学习,就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去研究儿童”。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名观察者,欣赏者,只有带着赞许的心态去观察幼儿时,才会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意,才会被孩子的童真、童趣所感染,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特点,为研究幼儿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对幼儿的观察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一个孩子的观察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这样既能使教师保持对个别孩子观察的专注度,又能照顾到全体孩子的状态。在一次户外区域活动中,玩水区的教师观察到孩子们为了取水池中间的一个小球,更换了很多种材料,先是用竹竿去捞,但是竹竿不够长,接着用水桶去舀,还是够不着。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们就地取材,用手中的水枪瞄准小球,不停地射击,小球在受到水的冲力后逐渐移动,最后随着水波的荡漾靠近了水池边。当终于拿到水中央的小球后他们雀跃了起来,非常兴奋,一旁观察的教师也为孩子们的创意感到欣喜,游戏真的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教师了解了玩中学的真谛。
在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在“快乐农事”“沙漠探索”“竹林趣野”“森林狂欢”“营救积木”等充满情景性的户外游戏中,孩子们感受着游戏带来的各种惊喜与欢陕,用自己的方式去积累经验,建构知识,作为教师也被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所惊讶,不断重塑着自己的教育观——赏识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永远是教师的第一修养。
三、材料让师幼共同成长
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活动中,材料始终是困扰着教师的一个问题,是给孩子们准备一些漂亮、逼真的玩具,还是放手让孩子们去搜集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运用到游戏中来。现成的材料美观容易引起的孩子的兴趣,但是游戏的持久性较短;而低结构的材料虽然不够漂亮,但它却来自孩子的生活,而且低结构的材料也可以让孩子开发出不同的功能,一物多用,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和多元思维。于是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将家中废旧物品和闲置物品有效回收,运用到游戏中来;一条围巾今天可以是演员的披风,明天就变成了妈妈的围裙;一部旧手机可以变成遥控器也可以当作对讲机,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游戏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快乐。
在一次开展户外趣野游戏的活动中,小朋友随手就拿起了地上的竹竿用绳子绑紧做成可以晾衣服的三脚架;春雨过后的地上铺满了树叶,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叶子,它们可是孩子游戏中的宝贝,今天可以是菜农篮中的蔬菜,明天又变成了野餐桌上美味菜肴,后天又成了买卖过程中的货币。这些低结构的材料让孩子享受到了游戏真正的乐趣,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让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次次得到了重塑——原来“生活才是最好的教师”。
在幼儿的游戏中,材料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反过来孩子的发展也需要教師提供更高层次的游戏材料,两者是互相帮村、互相联系的。教师在观察孩子、观察游戏的同时,适宜地调整游戏材料,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反之,如果发现不了孩子的需求,那就只能说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这样的教育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在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工具的时候,教师在生活区提供了水、刷子、海螺等材料,让幼儿探索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特点,开始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两天以后他们对这种简单的刷的动作不再感兴趣,于是就开始拿着刷子和海螺玩起了运水的游戏,在生活区内闹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教师开始犯愁,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经过仔细的思考,教师认为现存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能力发展需求了,于是在区域中又增加了不同的工具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如抹布、海绵刷、鹅卵石,跑鞋、核桃、塑料盒等,让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工具去洗刷各类物品的适应性,并尝试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一来,原本乱套的生活区回归了安静、有序的场面,孩子们又静下心来开展新一轮的研究。从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可以发现,材料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同时材料也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虞永平教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课程游戏化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更好的释放,同时也让教师体验到了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欣喜,在与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共享欢乐,共同成长!
关键词:游戏;课程;课程游戏化
一、让环境成为孩子真正探索的阵地
“学习和发展来源于生理成熟和环境之间持续的互动”,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能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教师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调整。首先,实地勘察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在原有户外运动区域的基础上,对幼儿园的水池、沙地、种植园、绿化带、小操场、零散的空地等场地进行了改造,教师们除去灌木,增加草坪,又规划出了班级种植区、户外军事区、户外角色区、户外音乐区、户外编制区、户外涂鸦区等;并绘制了幼儿园的总体分区鸟瞰图,每个区域都设置了醒目的区域标识牌,让孩子们一看就能看出自己喜爱的游戏区域在哪里,并能快速地找到游戏的目的地;同时为每个区域都增添了放置材料和工具的小木屋,以及遮阳迷彩网等基本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开展游戏的需求。
其次,在解读了《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后,对于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环境对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们改变了传统的桌椅摆放模式,巧妙地运用桌椅、橱柜进行隔断,把整体的活动室分成不同功能的区域,孩子们可以在区域里游戏、学习,既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探索学习又能够跨区域游戏的、开放的环境让课程体现出了自由、自主,也让孩子和教师共同享受到了课程游戏化的愉悦性。
二、观察让教师走进孩子的世界
虞永平教授在谈到课程游戏化的时候说,“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有趣的学习,就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去研究儿童”。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名观察者,欣赏者,只有带着赞许的心态去观察幼儿时,才会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意,才会被孩子的童真、童趣所感染,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特点,为研究幼儿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对幼儿的观察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一个孩子的观察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这样既能使教师保持对个别孩子观察的专注度,又能照顾到全体孩子的状态。在一次户外区域活动中,玩水区的教师观察到孩子们为了取水池中间的一个小球,更换了很多种材料,先是用竹竿去捞,但是竹竿不够长,接着用水桶去舀,还是够不着。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们就地取材,用手中的水枪瞄准小球,不停地射击,小球在受到水的冲力后逐渐移动,最后随着水波的荡漾靠近了水池边。当终于拿到水中央的小球后他们雀跃了起来,非常兴奋,一旁观察的教师也为孩子们的创意感到欣喜,游戏真的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教师了解了玩中学的真谛。
在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在“快乐农事”“沙漠探索”“竹林趣野”“森林狂欢”“营救积木”等充满情景性的户外游戏中,孩子们感受着游戏带来的各种惊喜与欢陕,用自己的方式去积累经验,建构知识,作为教师也被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所惊讶,不断重塑着自己的教育观——赏识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永远是教师的第一修养。
三、材料让师幼共同成长
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活动中,材料始终是困扰着教师的一个问题,是给孩子们准备一些漂亮、逼真的玩具,还是放手让孩子们去搜集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运用到游戏中来。现成的材料美观容易引起的孩子的兴趣,但是游戏的持久性较短;而低结构的材料虽然不够漂亮,但它却来自孩子的生活,而且低结构的材料也可以让孩子开发出不同的功能,一物多用,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和多元思维。于是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将家中废旧物品和闲置物品有效回收,运用到游戏中来;一条围巾今天可以是演员的披风,明天就变成了妈妈的围裙;一部旧手机可以变成遥控器也可以当作对讲机,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游戏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快乐。
在一次开展户外趣野游戏的活动中,小朋友随手就拿起了地上的竹竿用绳子绑紧做成可以晾衣服的三脚架;春雨过后的地上铺满了树叶,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叶子,它们可是孩子游戏中的宝贝,今天可以是菜农篮中的蔬菜,明天又变成了野餐桌上美味菜肴,后天又成了买卖过程中的货币。这些低结构的材料让孩子享受到了游戏真正的乐趣,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让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次次得到了重塑——原来“生活才是最好的教师”。
在幼儿的游戏中,材料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反过来孩子的发展也需要教師提供更高层次的游戏材料,两者是互相帮村、互相联系的。教师在观察孩子、观察游戏的同时,适宜地调整游戏材料,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反之,如果发现不了孩子的需求,那就只能说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这样的教育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在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工具的时候,教师在生活区提供了水、刷子、海螺等材料,让幼儿探索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特点,开始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两天以后他们对这种简单的刷的动作不再感兴趣,于是就开始拿着刷子和海螺玩起了运水的游戏,在生活区内闹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教师开始犯愁,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经过仔细的思考,教师认为现存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能力发展需求了,于是在区域中又增加了不同的工具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如抹布、海绵刷、鹅卵石,跑鞋、核桃、塑料盒等,让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工具去洗刷各类物品的适应性,并尝试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一来,原本乱套的生活区回归了安静、有序的场面,孩子们又静下心来开展新一轮的研究。从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可以发现,材料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同时材料也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虞永平教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课程游戏化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更好的释放,同时也让教师体验到了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欣喜,在与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师幼共享欢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