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教育党校治理体系的框架性思考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党对教育党校工作的领导,构建高质量教育党校治理体系,要以全面把握形势要求和政策依据为根本前提;以创新完善培训模式与资源配置为关键路径,如精准建构培训格局和课程体系、创新优化培训模式和实施方式、着力加强师资和资源保障建设等;要将科学构建考核评估机制和反馈改进机制作为长效之举,充分发挥其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党建;中小学治理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党校;党建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7-0040-03
  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委党校(以下简称“教育党校”)是重要的行业党校之一,是我国培养教育系统特别是基础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部门,也是培训轮训基础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更是基础教育领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建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目前全国各地省级教育党校较少,教育工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长效机制亟待健全。加强党对教育党校工作的领导,探讨推进教育党校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基础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既迫在眉睫又意义深远。

一、根本前提:全面把握形势要求和政策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党中央、教育部先后就干部教育、党校工作和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工作发布政策文件,为做好教育党校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新时代党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原则、主要目標、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是新时代推进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2019年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贯彻落实<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对教育系统干部教育的培训课时提出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更为不断提升教育党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方向引领。以高质量教育党校体系助力高质量教育党建体系,进而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国家对于党校建设的新要求和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是教育党校在推进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遵循。各地要在梳理巩固现有工作经验和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完善自身组织与领导体系、联席会议研究制度、培训对象遴选制度、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项目课程论证制度、分层分类培训制度、学习管理考评制度、市区共建共享机制、资源平台开发机制、质量监控保障机制、成果转化推介机制等,确保教育党校建设工作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有序性和长效性。尤其要及时跟进正在试点并即将全面实行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研究新时代中小学校书记校长素质模型,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做好现职干部培训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健全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认定等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二、关键路径:创新完善培训模式与资源配置


  1. 精准建构培训格局和课程体系
  优化教育培训,助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党校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秉承“内容为王”理念,建构既能契合需求、又能满足需求、更能引领需求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内容,是教育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源。为此,应根据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需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成长阶段特征和专业发展需要,酌情参考校长专业标准以及校长职级制标准,持续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培训体系,力求实现“按需施训、因人指导、因校因区制宜”,全面提高本地区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专业职责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学校办学治校水平提升和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各地教育党校应探索建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突出育人主线,围绕“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管理科学、治校(教)有方”的培训培养目标,细化完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应重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专业领导力与治理能力”“意识形态工作”“德育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思维训练”等课程研发。同时,应着力探索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示范性精品课程孵化模式与培育机制,建设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且能够满足学员需求的精品课程及在线教育课程。
  2. 创新优化培训模式和实施方式
  适切、人文、便捷、高效的组织模式和培训方式,是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高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为此,应注意丰富完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组织模式,要注重将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和干部个人学习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在培训模式的整体设计上,应持续强化学员主体、应用驱动、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其一,探索“课堂 基地”实训模式,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解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办学治校等领导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其二,应尽可能灵活广泛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等各类教学方法,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确保每位学员的深度参与以及培训成果的高质长效。其三,强化互联网思维的渗透和应用,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一体化建设,构建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探索推进线上线下协同互补的融合式研修,提高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情区情和校情学情分析、治理改进、办学改革和绩效评估等能力;注重运用大数据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即时矫正,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   3. 着力加强师资团队和资源保障建设
  教育党校的师资是立校之本、兴训之源,提升党校教育水平应首先从提升培训师资水平入手。这就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市区教育党校师资团队的遴选聘用体系、培养支持体系和评价激励体系等治理体系,通过完善聘用管理、创新培养模式、健全激励机制等途径,更好地激发教育党校师资团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系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教育党校师资团队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教育党校尤其要引导党校教师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着力提升培训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等关键能力,持续积累授课经验,提升授课水平。
  此外,教育党校还应注重加强培训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做好各类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的资源的积累。如推动培训文件库、专家库、课程库、素材库、工具库、成果库等“六库”的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对于数字化培訓资源的系统开发;编写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本教材,定期开展教材展评、培训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推动精品培训项目的生成与完善。同时还应注重打造教育党校的培训文化,发挥培训品牌示范效应。

三、长效之举:科学构建考核评估机制和反馈改进机制


  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检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达成情况、界定培训对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和区域教育的贡献以及促进培训工作自身再提升,都非常重要。为此,应加快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项目团队和参训学员等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开展常态化监测,优化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等评价方式与过程,切实提高基础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的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应研发完善评估工具,设计“培训满意度评价表”,对参训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提升情况,以及现场表现和治理行为改善、办学实践改进的情况,特别是专业发展规划能力是否提高、专业理念是否更新、专业知识是否丰富、专业思维是否激活、专业作风是否优化、专业实践能力是否提升、专业贡献是否彰显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和鉴定指导。
  应建立成果导向的能力评估模型,将干部研修学习与实践改进关联起来,建立健全受训学员后续追踪和评估回访机制,酌情组织专家进一步指导改进,并通过学员的后续反馈意见来改进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进而打造后班级文化。
  针对评价反馈结果,教育党校还应系统完善学员的思想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做好学员的教育、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以党校人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锤炼培育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持续推动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更好地以学立德、以学固本、以学增智、以学促做。
  (编辑 杨晓梦)
其他文献
围绕建设中国大学“金课”的核心思想,结合天线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用于空间微波能收集的整流天线设计为例,提出了面向工程应用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采用基础设计、创新设计、综合训练和工程总结的阶梯式教学过程。实践内容选择工程前沿课题,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挑战性,可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思维,最终实现天线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作为区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主责部门,创造性地推进区域中小学校党建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凝练包含价值体系、方法体系、目标体系在内的党建工作理念体系,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对体育健康的不断重视,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产业中的炫耀性消费因其褒贬不一、特征鲜明受到大众瞩目。文章将体育消费分类为实用性体育消费与炫耀性体育消费两种,透过二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对炫耀性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阐述了对炫耀性体育消费的认识,并提出对炫耀性体育产业的反思,希望为体育消费研究、体育项目发展研究等提供启发。
摘 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创新命题,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视域,围绕高职院校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运用德尔菲法初步构建了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治理
摘 要:对教师来说,课程创生是一个永远受关注的议题。新技术时代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创生是一种指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行为,具体表现为教师将课程“教材化”、教材“教学化”以及教学“生活化”。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创生可从如下四方面展开: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课程目标的动态生成;二是以尊重教材为基础,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重构;三是以情感体验为主线,注重课程实施的情境创设;四是以素养形成为依据,注
摘要通过对我国东部地区S省三县的调研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专业理念与专业实践脱节、专业知识囿于教材且呈碎片化状态、专业能力结构性缺位、专业成长及规划未来意识淡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小规模学校“小”“偏”“弱”的特质有关,建议通过推进学区整体建设激发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意愿,助力其实现专业发展。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学区化建设  
摘要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基于融媒体视域下对学校宣传工作定位的深入思考,重构学校宣传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推动学校宣传工作迭代升级。一是发挥融媒体综合优势,重构学校宣传工作体系;二是立足“企划中心”定位,通过“联席企划、联动布置”,实现对学校活动的深度卷入,提升学校活动的内涵与品位;三是通过打造融媒体物型课程基地,加强多渠道培训引领,推动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学校宣传工作;融媒体;学校品牌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文化多元化场域下形成了各种文化间交融互鉴的条件,但同时也营造出了冲突矛盾的态势。文化软实力是精神文化的动力源泉,是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厘清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内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培育路径,即坚持科学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影响力;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凝聚力;赓续红色血脉,提升革命精神感召力;
摘 要: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速了技职教育的变革升级,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于技职教育,技职教育本科是其必然产物,实践路径是形成与普通教育体系同等重要的职教体系,体现出明确的培养目标、灵活的学制、多元的入学方式和兼顾职业与通识的课程设置等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技职教育本科院校数量短期过度扩张、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方向学科化倾向等问题。大陆地区
教材是教与学最重要的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忽视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教材研究不深入、处理教材不恰当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这个问题依然要引起足够重视。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实现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变呢?  首先,重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材是圣贤先哲历尽艰辛探索留下的文化精粹,是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反复筛选推敲后形成的精品。编者编辑教材时一定是有宏观思考的,一定是有整体方案的;我们说“研究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