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选取西安这一关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例,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分析西安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及机遇入手,探讨西安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关键词: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做强做大做深某些产业的产业链,带动以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快速发展,为增强我国产品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西安这——关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例,进行研究。
一、西安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及机遇分析
1 综合区位优势。西安无论是作为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教中心,还是作为西北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枢纽,综合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西安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有望加速发展而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西安吸纳西北地区的资金、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走累积循环发展的道路。
2 雄厚科技实力的技术支撑优势。西安在航天航空、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电子通讯、缝纫机、大型风机、重型汽车、纺织、钟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西安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2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85亿元。
3 高素质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根据UNID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陕西的调查,西安市劳动力素质高。而且价格低廉。一般劳动力成本仅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60%左右,而高素质劳动力,如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数量多。而且成本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50%左右。这对于西安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优越条件,如软件开发、生物制药业、高技术的装备制造业等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4 初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体系。目前。西安市在装备制造业,特别在电压电器、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西安高新区发展通信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前景。西安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在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上更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以通讯和信息技术及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在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资源有向优势地区聚集的趋势,这为具有科技资源优势的西安市产业发展提供了跨越发展和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
6 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国内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并且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当中,科技实力雄厚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装备制造业基础良好的西安更具有优势承接包括东部制造业转移、国际服务野外包及中亚能源产业东进等在内的国内外产业专业,加速自身产业机构升级。
7 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的支持。在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框架下,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中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到重要高度,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阶段。西安市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可以迅速形成增长极,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国家技术创新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对黄河中上游乃至中亚各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8 国家自主创新导向的产业扶持。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五类先进制造业,提出大城市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西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作枪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机遇。
9 陕西省资源优先汇集的机遇。陕西省关于加快建设关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战略的实施为西安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腹地环境,西安产业发展将得到所在区域更大的支撑和供给,有利于西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同时关中地区整体协同发展的概念将使得关中地区在吸引外来资金和产业转移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各城市间经济合作、合理竞争与分工的日益深化,将给西安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西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0 国家“大型飞机项目”重大机遇。西安市应把握“大型飞机项目”机遇,努力建设我国最强的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基地和航天产业的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的“西雅图”。
二、西安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潜力分析
1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优化西安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融合互动中共同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渗透到生产活动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中,为其提供有力支撑。在上游,如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市场调研、风险资本等;在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力资源、法律、信息、保险等;在下游。如销售、广告、物流、维修保养、客户培训等。这些服务活动逐步成为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同时,专业化分工更加发达,制造业将重要的服务活动外置,提高了产业活动的迂回性。推动了服务业的市场化,带动了服务业尤其是研发、咨询、信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西安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要做强制造业、做大服务业。西安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关键在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融合:服务业加快基于质和量的发展,也需要制造业提供高层次的需求以及进行产业的衍生和分化。西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融合互动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四大特质系统地组合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这四大特质是: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中,西安得以优化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服务业将西安的生产要素优势与产业优势相联结。西安的科技、人才、市场、信息等战略性生产要素十分丰富,通过研发、营销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生产要素得以为制造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所运用。生产性服务部门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的飞轮。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途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日益专业化与迂回生产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
(2)需求条件方面。西安制造业在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升级过程中,必须依赖于相关的高级生产性 服务业。这就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西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则依靠服务业的供给支持实现优化升级。
(3)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西安制造业企业依赖于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以服务业为载体的服务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实现知识共享等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西安的信息、汽车、医药等制造业,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与软件、汽车、金融、医疗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形成相关产业集群。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方面。我国经济面临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重要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这一转变的实质,现代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主导。西安具有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以研发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打造以自主创新服务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产业群,改变工业化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对创新的依赖,西安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率先转变。
2 在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中提升西安制造业的竞争力。
(1)重点产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西安最重要的制造业行业。综合优势最强。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关联,加强西安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科研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培育信息产业集群。具体来说,应进一步加强与科技研发服务业的联合,提升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软件服务、通信服务、网络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等信息服务业与相关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具体对西安的汽车工业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与服务业的融合。首先,以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加强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其次,加强以客户为导向的汽车服务业,增强盈利能力。汽车服务业包括销售、售后服务、品牌等环节,涉及金融、广告、物流、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汽车产业的利润逐步向相关服务转移。在有利的市场、产业、要素等条件支撑下,西安应以服务业促汽车产业的升级。完善汽车研发——汽车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汽车销售、维修、测试、物流——汽车金融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生物制药业和新材料业是西安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大。应以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为主导,完善医药产业链上游的创新阶段:加强与下游的分销、物流等流通环节以及医疗服务环节的融合。
(2)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在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中提升竞争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西安具有较好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制造业,应通过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加强以研发为主导的创新型服务业的投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应采取服务战略,以客户为本,加强售后服务等服务活动,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盈利能力。
(3)都市型工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西安发展较好的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既支持了西安发达的科研、文化、教育产业,又得益于文教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此外,食品、饮料等都市工业,带动了广告等服务业的发展。
(4)其他不具优势的制造业:发展高端的服务环节。其他因成本等制约因素不适宜在西安发展的传统制造业,应着重发展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等产业链中的高端服务业环节,将生产加工环节进行转移。以便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市场、人才、信息等优势,扬长避短。
3 在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中提升西安服务业的竞争力。
(1)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基于创新的融合。通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激活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利用西安的人才、制度等优势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将研发活动外置。这样既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又促进了研发产业的发展;此外,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即通过科技服务业“催化剂”和“黏合剂”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衍生和发展。
(2)商务服务业:打造制造业的高端服务支撑体系。商务服务业给予西安制造业以高端服务环节的支持。由于资源环境约束,西安的制造业面临采用“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即加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链上游的总部管理、研发环节和产业链下游的营销环节,弱化中间的制造环节。商务服务业中的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与制造业的总部管理环节相对应,广告业、会展业与营销环节相对应。商务服务业是支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也在制造业的高端化中不断得以发展。
(3)金融业。金融业是西安服务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发达的金融业为西安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西安资本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其产业发展、研发创新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基础:风险资本也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衍生创造了条件。同时。较发达的金融业降低了产业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西安制造业进行组织变革、加强分工协作、实现网络经济效应营造了较为便利的环境。从制造业角度看,其一方面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高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以其产业资本为金融业提供了支持。发达的制造业是发达的金融业重要的基础条件。
(4)信息服务业。西安的信息服务业不但得益于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链关联,更应在西安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与制造业实现全面融合。新型工业化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特征。西安以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为主导,更应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在这一过程中,将从技术、制度层面推动制造业全方位的信息化,从而为西安的信息服务业开拓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互动。
(5)其他服务业。西安其他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互为供需。如房地产中的工业房地产与制造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如教育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等要素: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创造有利于制造业运营的制度环境等。在与制造业的互动中,这些服务业的发展能力不断得以增强。
关键词: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做强做大做深某些产业的产业链,带动以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快速发展,为增强我国产品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西安这——关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例,进行研究。
一、西安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及机遇分析
1 综合区位优势。西安无论是作为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教中心,还是作为西北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枢纽,综合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西安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有望加速发展而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西安吸纳西北地区的资金、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走累积循环发展的道路。
2 雄厚科技实力的技术支撑优势。西安在航天航空、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电子通讯、缝纫机、大型风机、重型汽车、纺织、钟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西安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2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85亿元。
3 高素质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根据UNID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陕西的调查,西安市劳动力素质高。而且价格低廉。一般劳动力成本仅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60%左右,而高素质劳动力,如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数量多。而且成本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50%左右。这对于西安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优越条件,如软件开发、生物制药业、高技术的装备制造业等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4 初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体系。目前。西安市在装备制造业,特别在电压电器、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西安高新区发展通信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前景。西安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在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上更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以通讯和信息技术及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在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资源有向优势地区聚集的趋势,这为具有科技资源优势的西安市产业发展提供了跨越发展和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
6 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国内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并且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当中,科技实力雄厚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装备制造业基础良好的西安更具有优势承接包括东部制造业转移、国际服务野外包及中亚能源产业东进等在内的国内外产业专业,加速自身产业机构升级。
7 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的支持。在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框架下,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中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到重要高度,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阶段。西安市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可以迅速形成增长极,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国家技术创新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对黄河中上游乃至中亚各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8 国家自主创新导向的产业扶持。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五类先进制造业,提出大城市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西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作枪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机遇。
9 陕西省资源优先汇集的机遇。陕西省关于加快建设关中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战略的实施为西安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腹地环境,西安产业发展将得到所在区域更大的支撑和供给,有利于西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同时关中地区整体协同发展的概念将使得关中地区在吸引外来资金和产业转移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各城市间经济合作、合理竞争与分工的日益深化,将给西安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西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0 国家“大型飞机项目”重大机遇。西安市应把握“大型飞机项目”机遇,努力建设我国最强的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基地和航天产业的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的“西雅图”。
二、西安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潜力分析
1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优化西安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融合互动中共同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渗透到生产活动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中,为其提供有力支撑。在上游,如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市场调研、风险资本等;在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力资源、法律、信息、保险等;在下游。如销售、广告、物流、维修保养、客户培训等。这些服务活动逐步成为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同时,专业化分工更加发达,制造业将重要的服务活动外置,提高了产业活动的迂回性。推动了服务业的市场化,带动了服务业尤其是研发、咨询、信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西安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要做强制造业、做大服务业。西安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关键在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融合:服务业加快基于质和量的发展,也需要制造业提供高层次的需求以及进行产业的衍生和分化。西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融合互动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四大特质系统地组合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这四大特质是: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中,西安得以优化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服务业将西安的生产要素优势与产业优势相联结。西安的科技、人才、市场、信息等战略性生产要素十分丰富,通过研发、营销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生产要素得以为制造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所运用。生产性服务部门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的飞轮。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途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日益专业化与迂回生产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
(2)需求条件方面。西安制造业在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升级过程中,必须依赖于相关的高级生产性 服务业。这就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西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则依靠服务业的供给支持实现优化升级。
(3)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西安制造业企业依赖于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以服务业为载体的服务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实现知识共享等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西安的信息、汽车、医药等制造业,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与软件、汽车、金融、医疗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形成相关产业集群。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方面。我国经济面临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重要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这一转变的实质,现代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主导。西安具有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以研发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打造以自主创新服务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产业群,改变工业化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对创新的依赖,西安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率先转变。
2 在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中提升西安制造业的竞争力。
(1)重点产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西安最重要的制造业行业。综合优势最强。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关联,加强西安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科研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培育信息产业集群。具体来说,应进一步加强与科技研发服务业的联合,提升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软件服务、通信服务、网络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等信息服务业与相关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具体对西安的汽车工业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与服务业的融合。首先,以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加强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其次,加强以客户为导向的汽车服务业,增强盈利能力。汽车服务业包括销售、售后服务、品牌等环节,涉及金融、广告、物流、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汽车产业的利润逐步向相关服务转移。在有利的市场、产业、要素等条件支撑下,西安应以服务业促汽车产业的升级。完善汽车研发——汽车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汽车销售、维修、测试、物流——汽车金融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生物制药业和新材料业是西安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大。应以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为主导,完善医药产业链上游的创新阶段:加强与下游的分销、物流等流通环节以及医疗服务环节的融合。
(2)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在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中提升竞争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西安具有较好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制造业,应通过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加强以研发为主导的创新型服务业的投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应采取服务战略,以客户为本,加强售后服务等服务活动,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盈利能力。
(3)都市型工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西安发展较好的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既支持了西安发达的科研、文化、教育产业,又得益于文教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此外,食品、饮料等都市工业,带动了广告等服务业的发展。
(4)其他不具优势的制造业:发展高端的服务环节。其他因成本等制约因素不适宜在西安发展的传统制造业,应着重发展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等产业链中的高端服务业环节,将生产加工环节进行转移。以便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市场、人才、信息等优势,扬长避短。
3 在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中提升西安服务业的竞争力。
(1)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基于创新的融合。通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激活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利用西安的人才、制度等优势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将研发活动外置。这样既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又促进了研发产业的发展;此外,完善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即通过科技服务业“催化剂”和“黏合剂”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衍生和发展。
(2)商务服务业:打造制造业的高端服务支撑体系。商务服务业给予西安制造业以高端服务环节的支持。由于资源环境约束,西安的制造业面临采用“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即加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链上游的总部管理、研发环节和产业链下游的营销环节,弱化中间的制造环节。商务服务业中的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与制造业的总部管理环节相对应,广告业、会展业与营销环节相对应。商务服务业是支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也在制造业的高端化中不断得以发展。
(3)金融业。金融业是西安服务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发达的金融业为西安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西安资本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其产业发展、研发创新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基础:风险资本也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衍生创造了条件。同时。较发达的金融业降低了产业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西安制造业进行组织变革、加强分工协作、实现网络经济效应营造了较为便利的环境。从制造业角度看,其一方面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高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以其产业资本为金融业提供了支持。发达的制造业是发达的金融业重要的基础条件。
(4)信息服务业。西安的信息服务业不但得益于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链关联,更应在西安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与制造业实现全面融合。新型工业化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特征。西安以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为主导,更应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在这一过程中,将从技术、制度层面推动制造业全方位的信息化,从而为西安的信息服务业开拓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互动。
(5)其他服务业。西安其他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互为供需。如房地产中的工业房地产与制造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如教育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等要素: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创造有利于制造业运营的制度环境等。在与制造业的互动中,这些服务业的发展能力不断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