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识的觉醒及其他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于文学家和读书界是难忘的。一大批被称之为“伤痕文学”的作品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众多的读者。那一时期的作品,几乎篇篇都在述说着国家的兴亡、民族的荣枯,而公众也渴求从作品中获取转折时期的重要社会信息。而今天的公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兴趣却已转向了以娱乐为其主要功能的“通俗文化”,严肃的纯文学失去了大量的读者,而为大批软性刊物取而代之。当今的文学家,已不屑于急急忙忙地告诉别人一些什么,而更倾注精神于怎么说上。因此,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出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正越来越偏离以往被视为正统的文学语言,朴野、粗鄙、俚俗、甚至不免下流的语言,带有浓厚乡土味的方言,文白夹杂的夹生语言,乃至《聊斋》式的典雅文言蜂拥而出。而同时,有预见力的批评家就站起来宣告:文学的主体性出现了!
  为什么语言意识的觉醒标志着文学的主体的成熟?法国当代哲学家P·利科尔(Paul Ricoeur)的理论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利科尔在他的《言语的力量:科学与诗歌》中,把人类语言分为两个极端的类: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科学语言可以定义为防止语言歧义的防卫步骤”,这种防卫步骤的“最高阶段”是“逻辑—数学的符号体系以及公理化。”人类的进步绝对离不开科学语言,因为“我们需要一种用尺寸和数目来说话的语言,一种精确的、一致的和可证实的语言”。“它把我们引向一种与物的单纯联系——人对物,以及人对人的统治、探索、控制的联系。”这种语言在分门别类的精确性方面,正如手术刀能把人体分割成一块块的肌肉组织一样,它使我们收获到许多为我们的理性所不可或缺的概念,然而一旦有机的生活被抽象成概念时,我们的认识就因暂时达到一个目的而停止了。实际上我们在概念中认识到的生活是死了的生活,正如用手术刀分离成几大块肌肉的人一样。这时候,不甘因循的人就开始积极突破旧概念,寻找新概念,突破僵死的语言,寻求鲜活的语言,而有的人就吊死在旧概念和死语言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极为赞同歌德的这句话:“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常绿”的生命需要“常绿”的语言——诗歌语言,用它来“表达罕见的、新颖的、独特的,因而也就是非公众的经验”,利用语言的歧义创造出“活的隐喻”。“一首诗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持久的隐喻”(即“诗的象征”)。为什么要把本可以说得简单明了的语言弄模糊呢?这就涉及到对诗的价值的理解,大而言之,也就是对文学的价值的理解了。
  诗歌要说明什么?如果“说什么”仅仅意味着富于某种现实的信息的话,那么,“诗歌没有说出任何东西。它取消世界”。它展示的是另一个世界:作品的世界。一个充满感情的世界。诗歌表现感情,而“感情是一个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问题”。“说一首诗创造或引起一种感情,是说它创造或引起了一种发现和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中的一种新方式”。一个科学概念可以开拓我们理性思维的一个领域,一种以新的方式描写出来的感受则丰富了人和世界的联系,或更换了一种生命的体验。
  如果我们把小说看成趋向于诗歌的文学样式,小说的文学成分的多少相当于诗的成分的多少,那我们就可以用利科尔的这套理论来考察我们的当代文坛。同样说上山下乡,《伤痕》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文化大革命”的罪恶,但却难于给人留下经久的记忆,因为语言在这里只是达意的工具,人们从这篇小说中需要找到的只是一个概念。几年后我们又在阿城的《棋王》中再一次读到对上山下乡的描述时,我们的兴奋却被分散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分散在古怪的、令人越嚼越有味的语言中,当我们掩卷而思时,我们得到了什么明确的认识吗?没有。有的只是一堆觉得深刻而又难以言说的感受。你可以找一个角度评说它的意义,但你的评说很可能只是从一个活的躯体上截取到几块已死的肌肉,死的肌肉也可能是有价值的,但那是另一类型的价值,正如福尔马林药水浸泡着的躯体之于活人的躯体一样。
  在出现一大批报告文学和口述实录的小说的同时,小说家们也不再汲汲地报告新鲜事了。纯正的文学正渐次退出畅销书的行列,成为在一个个读者圈里才被特别注意的对象(代价是软性读物的泛滥)。同时,读者群的阅读素质也在逐年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爱好文学的人数在增多,一批批青年为创作的梦想所吸引,正是这些本身也想写点什么的读者促进了文学主体意识的成熟。他们对文学作品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求参与和分享写作的快乐。语言成了能否吸引他们“参与”进来的关键。说偏激一些,他们简直在寻找一种遣词造句的冒险的乐趣。当人们在《棋王》里为读到类似“他吃相很恶,使人看了有一种惨无人道的感觉”这样的句子时,会感到一种特殊的快感,这种快感实际上隐藏着“要是我就写不出来”的想法。当人们在阅读《红高粱》中活剥人皮的场面时,只觉得欲罢不能,一边胆战心惊、头皮发麻,一边却迅速地埋头读下去。那个场面提供给我们一种“感官”的无比真实性,人们为能制造出这种真实而惊叹。这样说也不意味着走向形式主义,苛刻的读者对华而不实的语言早就嗤之以鼻。因为人们在咀嚼语言的同时,往往也在品味着历史感、哲学感。另一方面,现代的读者还要找到作品所提供的作为一个整体的感性世界,获得另一种“活法”,现代人,正如加缪所言:“要紧的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人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人们通过《你别无选择》中别具一格的“妈的力度”般的语言,找到一种扩张自我式的体验;通过《无主题变奏》中睥睨一切的语言,找到一种走出人群的体验;而《棋王》则提供了一种对现代紧张生活的解脱。
  利科尔说:“没有什么比感情更具有本体论的性质,正是凭借着感情,我们才居住在这世界上,每首诗都突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它提出了这些态度。”好诗都应触及到人的主体,好的小说都趋向于诗,所以好的小说也应触及到人的主体,同时实现小说作为主体的价值,这,也许就是利科尔给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关于《童年时代的朋友》《幼年》及其他    近读新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两种散文集颇为引人注目:一种是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另一种是文学新秀凌力的《幼年》。读着这两本书,留连低回之余,我不免也思索了有关儿童散文以及一般儿童文学创作的若干问题。  读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很自然地想起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的名作《朝花夕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学中影响深远的辉煌的散
《读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有黄震云《妓院的称谓》一文,认为唐宋间已经有妓院的名称,主要依据之一是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关于鱼玄机的一段记载:    “机为邻院所邀,将行,诫(女僮)翘曰:‘无出,若有客,但云在某处。’机为女伴所留,迨暮方归院。……”(重点号是黄文所加)    黄文称鱼玄机为娼妓,进而得出结论说“可见有称妓女住处为院的”。这种说法是很轻率、很不妥当的。  按鱼玄机是咸宜观的女道士,虽然
《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有关明末清初人物“陈济生”条,出现错误和疏漏,兹辨其误。《再生纪略》作者陈济生是长洲人,而不是华亭人。按《增订晚明史籍考》(谢国桢著)收陈氏《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初集》及《启祯两朝遗诗考》诸书,可知陈济生“字皇士,号定叔,长洲人,陈仁锡之子”。大概《辞典》所据,为近人孙静庵《明遗民录》,该书误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应辨正。
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近三四十年来主要是着眼于画史、画论、画品、著录一类文献典籍,很少把眼光开拓到“画”之外的领域去。这一做法,虽曾一度取得了卓然可观的成绩,可是,今天越来越显出了它的不足和局限。现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陈高华先生的《元代画家史料》和《宋辽金画家史料》,可以说是对美术史研究范围的拓展,值得欢迎。  这两部史料是作者以历史学家而涉足美术史领域所收获的新成果。它们向美术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画家论画”丛书中,又推出一本新书:吴甲丰著《画廊中的思考》。  题目出得很好,很贴切:充满在书中的,不是别的,正是“思考”。吴甲丰多年习画,对他的画作如何评价,不是我们要说的。但从他近年发表的文字作品看,的确以长于思考见胜。想当年“四人帮”虽已被粉碎,但印象派还被认为是洪水猛兽之际,他著文为印象派诸大师辩解,直到写成专著《印象派再认识》,终于使中国的艺术学徒得以见到这一著名画派的
从国立图书馆出来,我信步来到了嘉雍广场。广场的南面点缀着一口吉老的喷泉,颇具罗马的神韵。喷泉斜对角有一家门面不甚招眼的餐馆,这就是在法国文学史上值得留下一笔的德鲁旺餐馆。我就在这儿歇一下脚,和中国朋友们聊聊它在法国文坛的一段插曲吧。  每年九月,法国大大小小的学校就开学了。尚自沉浸在假期欢乐中的孩子们,又要“背起书包上学堂”了。过去,这也是学校给一些优等生颁发奖金的时节。但现在奖金被取消了,因为人
林庚先生谈诗是久负盛名的。这固然与他多方面的深厚修养分不开,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新诗的写作。在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的研究中,林先生曾以他诗人的直觉和艺术感受力,提出过许多新鲜独到的见解,为学界带进清新的空气。这次结集出版的《唐诗综论》,汇录了林先生五十年来唐诗研究的成果,得以领略其“纵谈唐音,追慕李杜”的高远情操与颖悟洒脱的诗人本色,如清风朗月,高山流水,已别是一种境界。深爱唐诗的读者们当自有会
评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    当西方列强在上世纪中叶仰仗坚船利炮突入中土以后,所谓“夷狄”和华夏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堂堂中华帝国不只是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而且从统治的神经中枢到村野市井小民普遍表现出惶惑、无知、幻想和盲目,整个民族无法以理性应对危局。第三批“走向未来”丛书推出的一本新著《儒家文化的困境》,便着眼于从后一个方面纵观近代文化的嬗变。作者通过解析近代士大夫文官集团的价值观念、
胡思升的《人海沉浮录》是他在近几十年现实生活中采撷的真人真事片断。读着它,犹如站在人海岸边,看着波翻浪涌,听着涛声澎湃。有人从这大海的底层,劈波斩浪,升腾浪峰;有人经不起摔打,从浪峰跌入海底;也有人在海浪中,飘飘摇摇,上上下下,了此一生……在这人群中有叱咤风云的元帅、总统,也有画坛新秀、影坛明星……虽属片断,但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而本书的可贵处也就在于历史感。书中写了宋庆龄、彭德怀、陆定一
有人说,写文章,小题可以大做,大题也可以小做。读书是个大题目,我就按照大题小做的办法,写点琐琐碎碎的回忆吧。我是从初小四年级开始看小说的,启蒙的是《镜花缘》。这个书的前半部对于十岁的孩子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君子国,大人国,无肠国,黑齿国,两面国,女儿国,没有哪个故事不新鲜。当然,那时候是完全不了解这些故事的讽刺意义的,只是觉得有趣而已。我发现这部书是寄住在一个亲戚人家的时候,我记得当我看到林之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