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深信,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主动创新地学习,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来引导学生主动创新学习语文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自由、轻松自在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先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1.给予学生表扬、鼓励,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懂得欣赏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和足够的成功,才能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探索。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五年级学生,他学习基础差,尽管很虚心很努力,但成绩仍是不理想,慢慢地他便对学习语文失去了信心。一次,我叫他站起来读课文中的一句话,他竟然连续两遍都没读好,这时我在一旁当着全班同学鼓励他:“你真有勇气!没关系,相信你再读一遍一定会读好!”果然,在短短的时间内,他读好了。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给了他主动探索的信心。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创新教学课堂氛围的形成。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小兴安岭美丽风景的课文。我事先用扫描仪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风景的图片输入电脑,并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然后配上优美动听的解说词、轻音乐和录像。课堂上,我展示设计的内容,让学生目睹荧屏上浩瀚无边的绿色森林,起伏的群山似滚滚的波浪,首段“几百里连成一片”、“树海”等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伴着悦耳的解说词,学生再看录像中哗哗流淌的雪水,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叶,顽皮的小鹿在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行进在水中的木排一路高歌,乘风破浪。此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段课文的主旨: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此可见,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消除了同学们紧张畏惧的心理,解放了大脑,从而也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仅有对学习的满腔热忱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问自答等,让知识“活”起来,让人“动”起来,主动去探索学习。
1.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题目等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在解疑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设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释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抓住“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想了想”这个细节;向学生引疑发问:“读到这里,你觉得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探讨?”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后,纷纷提出了问题:“狐狸为什么想了想?”“狐狸想了些什么?”……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再朗读、再思考、再联系上下文,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时间从容思考,并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想:正是课堂的放开,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除跟教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养成儿童的自我教育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拓展。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通过这样人人动脑,人人动口,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明白了自己未知的东西,也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学会了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同时发展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了创新能力。
三、提供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交往情境,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时空,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
1.在阅读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想象
例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后,请大家根据老山羊走了以后展开合理想象,编一个故事。问题提出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老山羊走了以后,猎人路过这里收拾了狡猾的狼;有的说狼几天几夜没东西吃,最后饿死在陷阱里;也有的说狼看见老山羊不肯救它,终于想通了,于是它变得善良了。学生有了想象的空间,创新的天地就会无限宽广。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如在教完《海底世界》一课后,我利用情境再现,在动物们发出美妙声音的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海底的动物可真好客,不仅为大家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写作信息:“可是呀,动物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海底动物在水中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更是根据动物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想象,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创新的时机无处不存。
四、衔接课外,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完全不必“照本宣科”,而要活用教材,突破单篇课文的束缚,不断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1.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内容要健康,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儿歌、童话、寓言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则应扩大为历史、民间、神话故事、科幻小说、参观游记等,以适应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式要灵活多变,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需要,穿插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学生在假期观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开学后,可让他们在本学期内去阅读儿童读物《西游记》。还可根据学生在假期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剧等的情况让学生集中进行课外阅读。
2.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只有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语文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经世致用”的实用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务必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感受敬老院的生活、参加招骋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多给学生时间、空间,耐心引导,不断鼓励,让创新素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自由、轻松自在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先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1.给予学生表扬、鼓励,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懂得欣赏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和足够的成功,才能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探索。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五年级学生,他学习基础差,尽管很虚心很努力,但成绩仍是不理想,慢慢地他便对学习语文失去了信心。一次,我叫他站起来读课文中的一句话,他竟然连续两遍都没读好,这时我在一旁当着全班同学鼓励他:“你真有勇气!没关系,相信你再读一遍一定会读好!”果然,在短短的时间内,他读好了。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给了他主动探索的信心。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创新教学课堂氛围的形成。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小兴安岭美丽风景的课文。我事先用扫描仪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风景的图片输入电脑,并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然后配上优美动听的解说词、轻音乐和录像。课堂上,我展示设计的内容,让学生目睹荧屏上浩瀚无边的绿色森林,起伏的群山似滚滚的波浪,首段“几百里连成一片”、“树海”等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伴着悦耳的解说词,学生再看录像中哗哗流淌的雪水,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叶,顽皮的小鹿在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行进在水中的木排一路高歌,乘风破浪。此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段课文的主旨: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此可见,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消除了同学们紧张畏惧的心理,解放了大脑,从而也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仅有对学习的满腔热忱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问自答等,让知识“活”起来,让人“动”起来,主动去探索学习。
1.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题目等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在解疑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设法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释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抓住“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想了想”这个细节;向学生引疑发问:“读到这里,你觉得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探讨?”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后,纷纷提出了问题:“狐狸为什么想了想?”“狐狸想了些什么?”……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再朗读、再思考、再联系上下文,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时间从容思考,并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想:正是课堂的放开,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除跟教师学外,还要跟伙伴学……养成儿童的自我教育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拓展。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通过这样人人动脑,人人动口,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明白了自己未知的东西,也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学会了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同时发展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了创新能力。
三、提供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交往情境,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时空,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
1.在阅读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想象
例如,我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后,请大家根据老山羊走了以后展开合理想象,编一个故事。问题提出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老山羊走了以后,猎人路过这里收拾了狡猾的狼;有的说狼几天几夜没东西吃,最后饿死在陷阱里;也有的说狼看见老山羊不肯救它,终于想通了,于是它变得善良了。学生有了想象的空间,创新的天地就会无限宽广。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如在教完《海底世界》一课后,我利用情境再现,在动物们发出美妙声音的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海底的动物可真好客,不仅为大家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写作信息:“可是呀,动物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海底动物在水中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更是根据动物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想象,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创新的时机无处不存。
四、衔接课外,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完全不必“照本宣科”,而要活用教材,突破单篇课文的束缚,不断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1.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内容要健康,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儿歌、童话、寓言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则应扩大为历史、民间、神话故事、科幻小说、参观游记等,以适应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式要灵活多变,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需要,穿插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学生在假期观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开学后,可让他们在本学期内去阅读儿童读物《西游记》。还可根据学生在假期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剧等的情况让学生集中进行课外阅读。
2.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只有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语文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经世致用”的实用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务必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感受敬老院的生活、参加招骋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多给学生时间、空间,耐心引导,不断鼓励,让创新素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