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相关论文
易卜生的作品对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影响巨大,而其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又充满了误读、曲解和断章取义.究其原因,胡适和罗家伦翻译的《......
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刊发了“易卜生专号”,其中《娜拉》中毅然走出家门,不愿再受男权奴役束缚的女主人公娜拉形象引起了中国社会......
摘要: 五四语境下,翻译文学的经典建构在新文化精英们建设新文化和新道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赞助人理论的观照下,本文从译......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也被译为《娜拉》、《傀儡之家》)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该剧自100......
1935年,章泯从排练《娜拉》开始,就注重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说指导演员的创作实践,引导演员重视案头工作,认真对台词,讲究戏的节奏......
1899年年初,彼得堡皇家剧院女演员柯米萨尔日芙斯卡雅写信给契诃夫,诉说她演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她在信里说:"我不断地在演戏,但......
作为现代中外戏剧的巨匠,易卜生和曹禺的文学关系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曹禺本人也在不同的环境中提到易卜生与自己的关系,尽管表......
1879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在其戏剧作品《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中成功塑造了“娜拉”这一女性角色......
<正> 一个剧本,要精心塑造好主要人物,也要设计和刻画好次要人物,这对写好主要人物,深化主题,以至对于剧本的整个艺术构思,都是有......
鲁迅与现代女子教育结缘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于此期间,作为小说史课业先生,鲁迅注重以科学民主意识引导学生逡巡古代文史之林......
<正>一、作为符号的娜拉:从北欧到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史涉及到了不少形象显赫的西方女性,有法国的民族女英雄贞德,有创作《汤......
以《新青年》对《娜拉》的译介为考察对象,深度探究了其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的历史文化动因,从家庭伦理中对平等的诉求,婚姻伦理......
《新青年》4卷6号通过策划、包装与运作推出"易卜生号",流露出倡导者"壮盛"的"意气"。胡适"心目中的‘易卜生主义’",更值得关注的......
1918年《新青年》刊载了译为《娜拉》的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并在五四时期产生巨大影响,而早在1915年《小说月报》中已有译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