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市民电影相关论文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有了新、旧之分.旧电影即旧市民电影,新电影除了左翼电影,还有有条件地抽取、借用左翼电影思想元素的新......
伦理性既是1926年史东山导演的《儿孙福》的主题思想核心和人物形象的生成基础,也是1920年代中国电影唯一的主流面貌——旧市民电......
作为旧市民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末期共起的武侠片从主题思想、题材选择到艺术范式、表现形式和经典元素的模式化使用,无......
1932年左翼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的唯一形态,就是题材与主题局限于恋爱、家庭、婚姻、伦理和武侠,对社会现实持保守态度的旧电影......
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
形成《儿子英雄》的文化生态背景是:在20世纪初期以市民文学为代表的旧文学,和以城市下层民众为代表的大众群体在旧文学、旧文艺层面......
作为1930年代国产电影新派导演之一的代表孙瑜,他作品的"新"除了着力表述时代最强音之一的左翼精神之外,所启用的演员也体现出新时......
1932年左翼电影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发生变化,大制片公司调整改变了制片路线,中小公司纷纷跟进。既然新电影都是从旧电影的......
主题和题材局限于家庭伦理、婚姻恋爱以及武侠神怪的旧市民电影,女主人公多有道德瑕疵甚至性别原罪,或者身处道德低位。左翼电影中......
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有新、旧之分,宣扬抗日救亡、为弱势阶层发声的左翼电影属于新电影,这是学术界多年来的公论。但研读现存的......
旧市民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主流的唯一代表,其文化传统性、道德教化性、低端娱乐性以......
1932年之前的中国电影都是旧市民电影,最先出现的新电影形态是左翼电影。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电影文本表明,左翼电影的开创者以......
决定一部影片是否左翼电影的不是题材,而是主题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孙瑜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出品的《体育皇后》是一部典型的......
旧市民电影是中国早期电影在1932年之前主流电影的唯一代表。它在1930年代初期左翼电影和新市民电影出现之前趋于没落。《桃花泣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的主流国产电影制作,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左翼电影传统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内在影响,因此,新市民电影在继续......
从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到1932年左翼电影出现之前,这28年属于旧市民电影时代,因为其题材、主题大多局限于恋爱、婚姻、家庭,所依托......
在传统社会中,异性在公众场合获取他所中意对象的性信息非常之少,相应的信息传达也相对困难,因此就不得不增加叙述篇幅,进而导致节......
1932年之前的旧市民电影,其所有暴力行为都属于伦理层面的善恶对决,而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打破了这种道德框架并将其上升到意识形......
八十多年后才被研究者们看到的《海角诗人》再次证明,在20世纪20年代,即使是完全出自新知识分子之手的新电影,也只能归于当时的主......
电影《一剪梅》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维洛那两绅士》改编的,使用这样一个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字,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旧......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生成于同一文化生态背景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电影,都在各自的研究表述中缺乏对双方交集互渗事实的关注。而逐......
20世纪20年代,由精英知识分子发起推行的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其先进思想和艺术理念并没有全然进入中国电影制作领域。当时国产电影......
侠客的世俗意义在于,无论黑恶势力在社会上怎样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江湖上永远都有一股正义的力量对其形成道德和行为上的制约。因......
在《大路》这样的左翼电影中,无论是它的人物形象、情节线索还是它的性质,都是极力烘托、塑造工农大众的正面形象,并且把他们作为......
在1932年中国左翼电影兴起之前,先进的文艺思想和社会理念并没有进入中国电影,具体地讲就是还没有进入1920年代的旧市民电影。因此......
在1932年新电影出现之前的中国早期电影,都属于旧市民电影形态。因此,1931年出品的无声片《恋爱与义务》既是旧市民电影晚期的代表......
通过对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1922—1936年中国早期国产电影文本的实证性分析就会发现,1932年之前属于旧市民电影时代,在此基础上......
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出品了配音片《新女性》,导演是蔡楚生,孙师毅的职务是作剧与作歌,即编剧和歌词作者,作曲和音响由聂耳担当,这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