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分子相关论文
近代中国面临社会结构瓦解和人心困顿的双重危机,承担社会整合和道德教化职能的传统绅士日趋没落,而倾向变革的知识分子则采取了刚......
摘要旧式婚姻一般要遵循“媒妁说合,父母包办”的原则,能否最终缔结姻缘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看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其实,门当户对的......
1903年前后伴随着时代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性的追求,新知识分子围绕民族国家建构问题进行了一场集中热烈的讨论.新知识分子开始从抽......
小说的创作是通过塑造个性鲜明地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的构造铺成一步步得到实现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在这点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本文......
诞生于动荡的二十世纪之交的新知识分子,从 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与 腐败黑暗的政治,刺激着他们不由得不关......
维新运动之后,正在崛起的新知识分子,作为一群处于古今中西新旧多重文化之间的"边际人",对于1900年爆发的以下层农民为主体的义和......
晚清政府的衰亡是多种历史因素和多种历史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新知识分子、士绅和革命党人三个社会群体为代表,通过分析民......
维新时期,正在崛起的新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开始对封建时代"黜奢崇俭"的消费观进行批判,他们或倡导"尚奢"消费,或建议将因"......
引言:2013—2014年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访学,听课、学习之余暇,跟鲁晓鹏教授多有接触,对他的学术抱负和成就也是心向往之。2014年4......
孙中山早期革命(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或基础)不是资产阶级,他所领导的革命也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兴中会时期,他所依赖的社会力量是......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猛烈地抨击了我国传统旧道德,并试图建构新道德。本文以婚姻、家庭问题为中心......
公民意识是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概念,它随着实践的推进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清末民初是中国公民意识萌发的起点,公民意识产生于政......
八十多年后才被研究者们看到的《海角诗人》再次证明,在20世纪20年代,即使是完全出自新知识分子之手的新电影,也只能归于当时的主......
抗战初期投奔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发到军队中充任政工干部,正好迎合了中共扩军对政工干部的大量需求,非"......
上个世纪初20年代的中国和韩国,鲁迅与玄镇健的短篇小说创作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特别是他们的农民题材与新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在清朝的最后十年迅速加剧。在这十年中 ,随着新政的开展 ,产生了新知识分子......
好莱坞电影《不怕死》(Welcome Danger)1930年在沪上映后引起了一场对"辱华电影"的指认和批判。不同历史当事人对该起电影事件的表......
《在酒楼上》叙述的是“我”与昔日好友吕纬甫在酒楼上重逢的故事,故事中“我”的情感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我”与吕纬甫见面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