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味事件相关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村讲话时指出的:“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历史营养剂。”抗大的历史,正是我军达到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
萧军(1907—1988)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贾植芳我知道郑超麟先生的名字很早,三十年代初期,我在北京读高中,因为接触到校内外的进步力量,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刚刚结束,王实味所在的中央研究院(原马列学院)便从1942年5月27日开始,连续召开了为期16天的全院的,甚至更大规模......
批判萧军——1948年8月○钱理群叶圣陶1948年8月日记(摘抄)8日(星期日)看英文詹森所作《苏联游记》。是书为冯仲足所译。书中言苏联建国将三十年,以......
这本传记的主人公王实味只活了四十一年,没有能够留下许多作品。可是他的死于非命,却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题目。这里就从......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在1942年的王实味事件中已初具规模:批评对象由文学文本转向作者的政治“罪名”,批评主体从独立的评判者......
在延安文艺建构过程中,王实味坚守文学的尊严、坚守文学的使命、坚守文人的个性、承继鲁迅的精神到底,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
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不久前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就引起了一些老熟人对当年延安生活的怀念,也希望了解萧军那时的情......
王实味已于20世纪90年代初平反,但该事件反映出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以及批判文章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节点意义仍有待研究。细读......
萧军初涉王实味事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这是他第一次在重大的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王实味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在以后召开的有关会......
《文史精华》今年第5期刊有一篇刘明钢同志要和我商榷的来函,题为《对“抢救运动”的几点说明》(以下简称《刘文》)。该文未涉及......
<正>语境变迁下的讲真话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可见,他是提倡讲真话、讲实话的,也希望......
一1941年和1943年,古元先后创作了两幅木刻版画《离婚诉》,它们都是延安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关于古元及其版画实践,周爱民的《延......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22年,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