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机碳相关论文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下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碳库稳定性及碳储量变化特征研究及土壤有机碳(SOC),DOC的影响因素......
为调查烟秆生物炭对典型植烟土壤根际与非根际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是否具有一致性,选取我国烟草主产区贵州省......
在城市湖泊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遥感监测问题中,传统回归模型难以描述非线性关系而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因此,将贝叶斯优化算法引......
生态系统中碳、氮元素和其他营养元素的矿化、固持、淋溶和植物吸收均与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有密切联系,DOC和DON在土......
2021年5月,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中的9种群落区,采集表层(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表层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及其活性组......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
气候变化导致冻融频率的增加和模式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湿地土壤碳排放过程。冻融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微生物活性、底物有效性以及气体的......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作为土壤有机碳(SOC)的活性组分,能快速响应农业措施,也是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气体释放的重要来源。施肥和土壤不......
明确稻秆生物炭添加对稻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CH4和CO2累积排放量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稻田红壤固碳减排的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流失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选取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典型红壤,在花生不同生长期进行了人工模......
本研究以豫北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耕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速效养分与可溶性有机碳结构特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合......
以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2018年9月,分别在排水泥炭沼泽区和天然泥炭沼泽区布设采样点,采集0~135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
研究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对有机肥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依托33 a的长期试验,分析常规施肥(MF)、化肥+低量......
近几十年,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淡水湖泊中外源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输入逐年增加,湖泊水体DOC的浓度不断上升,影......
由于人类活动,我国亚热带地区正面临剧烈的气候变化,这可能对土壤呼吸有潜在影响.本研究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针叶林(1442 m)和常......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
流动的海水可以为海藻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对其生长和繁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生理生态学模拟实验,大多忽略了这......
地貌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流失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在布设径流......
为探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湖北咸宁和湖南长沙的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土壤含水......
土壤碳、氮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其受到植物物种间互补和竞争作用的影响。然而,种间竞争对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具有物种......
全球变暖及干旱、排水引起水位下降已经导致全球11%的泥炭沼泽退化,使得泥炭沼泽原本稳定的碳循环过程发生改变。水位条件与泥炭沼......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农田土壤对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与结构的吸附差异特征,以及吸附能力与土壤性质、DOC结构的相关关系,为农......
土壤对重金属之吸持行为可受到吸持位置种类、溶液中重金属平衡浓度、可溶性有机质(DOM)之存在及pH之影响.本研究以酸硷滴定来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替代对河南原阳潮土理化性状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探讨合理的潮土有机物料替代比例.方法:河南省农科院原......
可溶性黑碳(DBC)作为生物炭中可溶性组分,释放到环境以后可成为自然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进入水体年释放量约占......
为了探索紫云英替代化肥的生态效应和适宜翻压量,以11年(2008—2018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土壤活性有机......
南方红壤花岗岩严重侵蚀区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后的土壤碳汇效应尚不清晰.为揭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效应,该研......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DON)的影......
农田土壤有机碳气体交换与径流损失的研究大都相对孤立,对二者之间的同步观测研究较少。本文利用紫色土坡地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
调查了两个阔叶树种(固氮树种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ill和非固氮树种五角枫Acer mono Maxim)及凋落物施放对杉–阔混交林生......
贵州虽地处雨量充沛、气候潮湿的亚热带,但近年来旱地土壤往往出现明显的干湿循环现象,这是因为:1)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使其对气候的调节功......
以黄土高原区典型植物刺槐、小叶杨、沙棘、沙柳、苜蓿和长芒草的凋落物为对象,采用网袋法研究了半干旱区(神木)分解过程中,单种、......
在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内施加与大气氮沉降量相当的硝酸铵(NH4NO3)和硝酸钠(NaNO3),研究氮沉降加倍对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物浓度的影......
为了解不同降雨条件下碳在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内部的迁移特征,对亚热带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在不同降雨量下林冠层可溶性有机碳(......
通过模拟大气氮沉降,对安徽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及穿透雨进行持续监测,探讨森林降雨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动......
以21 a湿地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间伐后补植阔叶树(间伐补阔,补植枫香)对不同年限(3、6、9 a)湿地松林分和21 a湿地松×枫香混交林......
大气氮沉降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氮的沉降可能显著影响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从2012年5月起,对东台林场3种林龄(5、9、15......
以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程度松材线虫病感染对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
以大兴安岭1987年重度火烧后恢复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人促杨桦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方式林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