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刻本相关论文
《石鼓文》乃是中国最早有文字刻在石上的大型石刻,在文字学、文学史、书法史、碑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朝安国“十鼓斋......
《墨池堂选帖》为明代著名刻帖。该帖原石拓本流传甚少,翻刻杂乱,前人评说多有矛盾。本文通过对故宫藏明拓原石本及两种翻刻本的研......
清代翻刻本朝图书的数量巨大,官方与民间皆有翻刻。这些翻刻本多以原书拆页上板影刻,在形式上与原刻本差别甚微,鉴别起来较为困难。本......
《有象列仙全传》现存最早版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汪云鹏玩虎轩刻本,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藏本为明末清初......
本文讲述了“宋监本”《论语集解》全称是《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集解序后镌有“刘氏天香书院之记”牌记表明其为刘氏天香......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伴随着《四库全书》的编纂而产生的。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五月,诏儒臣“校辑《永乐大典》内之散简零编,并......
清代内府刻书承明余绪,但远超前朝。无论在刻书机构、刻书制度的建立上,还是在刻书的质量、品种、数量上,以往历代皆不能望其项背。清......
據調查,存世宋刻書棚本唐人詩集有二十一種,但在各種明抄本、清代影宋抄本唐人詩集中,還有六十八種書棚本的“摹本”。明清時期翻刻唐......
<正> 宝晋斋法帖十卷,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宋刻丛帖。它是解放后发现的,目前已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联合影印......
【正】 我们在古书编目中要著录一书的版本,它是著录一部书的版本情况记录,是表示一部书的制造和出版情况的。要准确地反映一部书......
【正】 曾经想学画,也随手买过一些画谱,都是翻刻本,且多已丢失,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现在有时不免要拿出来向同好炫耀的则有......
【正】 蒲松龄逝世以后五十年,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赵起呆才把他的遗著《聊斋志异》在杭州刻板。明年五月,赵起杲暴病死了,鲍廷......
【正】 七十年代末,台湾广文书局发行了一套《红楼梦丛书》,编辑者徐有为、徐存仁先生将其中的四种程本分称为程甲、程乙、程丙、......
宋徽宗政和三年,湖北鄂州嘉鱼县出土了一件楚公逆鎛,由于该器涉及到很重要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于楚史,千百年来引用研究者不乏其人......
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甲本中,找寻到东观阁本翻刻前贴改的大量印迹。以此为根据,再查验国家图书馆的本衙藏版本,发现在许多东观阁......
<正> 《文选》是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年)所编辑的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先秦以至梁朝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近七百篇。其中有不少......
<正> 梁皇侃《论语疏》(以下简称《皇疏》)于南宋失传。此书的日本刻本,于清乾隆年间传入中国,曾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和争论。二十......
提及颜真卿个人丛帖,人们立刻会想宋拓《忠义堂帖》(或称《颜鲁公帖》)。此帖是嘉定八年(二二五年)刘元刚摹刻,越二年巩嵘又续刻几......
【正】 中华书局标点本《新唐书·地理志》河内郡修武县载: “(县)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黄丹泉水南流入吴泽陂,大中......
【正】今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大怪杰郑板桥诞生300周年纪念。郑板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扬州府同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四......
此碑简称《史晨碑》,建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高231CM,宽112CM,前碑17行,每36字;后碑14行;行亦36字。前后两碑碑文合计共......
9六月上海国拍拍卖时间:2008年6月1日下午2:30拍卖地点:上海大剧院八楼宴会厅本场拍卖分为两个场次:书苑翰墨及图册专场、古籍善本......
【正】 (二十)《王公砖塔铭》。镌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十月十二日。上官灵芝撰文,敬客正书,十七行,行十七字。明万历年间出土......
华阴史氏藏本《荀子》叙录范子烨1992年春.笔者在西安偶然得到清代学者之调收藏过的珍本古籍《荀子)。欣喜之余,略述其情况如下,以公诸海内......
【正】 (一)奈良东大寺是日本有代表性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这里有高高耸立着的十几米高的铜铸大佛像和为鉴真和尚给日本正式传戒......
清代武英殿聚珍版印书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工程,福建、江苏、浙江、江西、广东5省又先后翻刻,品种不同,版式相近,统属《武......
张伯英先生《阅帖杂咏》笺注董治祥编者按张伯英先生(1871-1949),字勺圃,系我国近代书法圣手、帖学泰斗,铜山人。一生耽于书法,造诣渊深。尤嗜金石......
【正】 在建刻史上,建阳刘氏刻书世家以其刻书历史之悠久,知名的刻书家之众,传世的刻本之多,刊刻的质量之高,完全可以和建阳余氏相......
【正】 郑燮(板桥)自己没有用过"板桥集"这个书名。《板桥集》是他后裔所题。本文为了叙述的方便,借用这个书名。《板桥集》原刻本......
【正】 清同治七年(1874、甲戌),李慈铭购得一部清乾隆十八年天都黄晟槐荫草堂刻的巾箱本《太平广记》,随即将此书赠与"姬人",并于......
【正】 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手跋和顾广圻手校的明刻本《中论》(以下简称黄跋本),十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鱼尾下间记姓名。书末......
《海国图志》在"地理知识"与"海防思想"两个方面对晚清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影响。1851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出现了很多训......
<正> 一、北大所藏的《王氏画苑》《王氏画苑》,明王世贞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该书的两种明刻本。一种为王元贞(字孟起)刻本,原燕......
《新刻〈金瓶梅词话〉》究竟是初刻本还是翻刻本,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与崇祯本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金瓶梅》版......
《板桥集》版本脞说于天池为纪念中国文化史上的怪杰郑板桥诞生3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板桥......
北宋王朝,崇文抑武,在文化艺术上多有建树。先后设立翰林图画院与画学;编纂四部类书与书画二谱;关注太学,刊刻《嘉祐石经》;荟萃历......
【正】 所谓“和刻本”(Japanese E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即指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主要是江户时代(1603—1866)大批翻刻的中国......
【正】 《清嘉录》十二卷,清顾禄撰。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号茶磨山人。生卒年不详。所著《清嘉录》初刊于道光十年。一书之成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黄鲁直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铭》石刻(图一为原石拓本,图二为翻刻本),在今四川省万县(隋至宋称南浦县,属万州)高笋塘之青羊......
<正>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1894-1968)的碑帖收藏,在民国间就已名震江南。"吴氏文物四宝"中,有一件宋拓《萧敷敬妃墓志合册》,因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