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文字相关论文
“林家铺子”和“沙家浜”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法界流传的别有意味的两个词。这两个词借用了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却都另有所指。“......
文字是华夏先民的重大发明之一,包含了深层次的哲学和儒学思想,是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几千年来,汉字不仅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服务,而......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陆恢、翁雒作《三寿作朋图》卷(设色纸本),被编在《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中(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常丑奴墓志》的发现曾引起关於中国古代墓志起源问题的争论。本文对这些争论提出一些不同看法,通过廓清志墓和墓志的概念来明确......
“搜”字本来的字是“叟”。它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你看它的结构,不论甲骨文(图1-图3)也好,小篆(图7)也好,都有个盖子“冖”,盖子......
仇高驰于书法可谓四体兼擅,尤长秦篆。他的篆书,初学邓石如、赵之谦,后上窥周、秦、汉金石文字,对《石鼓文》用功最多,深得石鼓神髓。其......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金石学最为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研究金石文字的专家,刊刻了许多著录和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在这众多有大成之果......
(一)第一次知道启功先生名字是1935年的夏天,那时,我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长我三岁的哥哥廼隆在汇文中学念初中。一天,哥哥从学校拿......
刘自椟(一九一四—二○○一),又名刘仲书,也署自读、自犊、自独等,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曾任西安工业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常务理事......
纸本纵27.5cm横54.5cm治平元年(1064)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卢陵(今江西吉安)人,......
我在临夏州档案馆工作期间,对无法收藏原件的重要档案、资料,采用手抄、拍照、复印、拓印等方法,进行了复制收藏,按历史资料保存提......
但其实非也,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汉字,出现在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这是在唐代石碑上就有的,这比朱元璋早了七百年。 据明末清......
隶书草创于秦,盛于汉唐,尔后进入近千年衰落。直至清代兴起金石考据之学,崇碑之见日盛,书法开始冲破帖学的束缚,向金石文字取法,使......
有清一代,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加上考据学的兴起和推动,金石之学远迈前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一时之显学.出土金石日益增多,社会......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传承中,拓片的作用不容忽视。拓片也称为传拓术、摹拓术,这一技术是将......
清儒大量运用金石文字考经证史是清代学术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钱大昕、阮元之功已为学界所共认,但引领一代学风的考据学大师戴震在......
李运富教授主编的《洛阳新见汉晋刻文砖铭辑录》《洛阳新见北魏瓦削图志》于2020年10月由河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出版获得国......
这枚正方形的寿山石印章,总高10.6厘米,边长3.6厘米,印文是较为古老的金石文字,印章的第一侧面刻有“生甫仁兄大人雅正,为辅仁兄代主滇事,......
本文爲拙作《西方學者對中國出土文獻研究一百(多)年》1第一章,由於篇幅的限制,没有包括目録和附加的小傳,敬請讀者原諒。本書旨在......
【正】 鲁迅先生毕生爱好金石文字之学,前期尤专,但所撰写的金石考据专文并不很多,最近发现的《会稽禹庙窆石考》(载《光明日报》1......
俞樾是晚清檏學大師,一生著述豐厚。同時晚清至民國時期,出土文獻的大量出現催生了甲骨金石之學的復興,學者莫不加以徵引考證,古文......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十分重视金石文字的考释.顾氏的金石文字考,在勘正金石碑刻误字的同时,对石刻碑文中的俗字、武后制字、避讳字......
本文所涉及的现代文字设计,主要以包装、标志、书籍装帧、招贴等设计门类中的文字设计为研究对象。当今学者对汉代金石文字研究多......
评高敏、袁祖亮《(授堂金石跋)校点》陈息《授堂金石跋》和《授堂金石文字续跋》是清朝乾嘉年间的进士、河南偃师人武亿所撰。武亿是......
期刊
【正】 两千多年的中日长期友好往来,很大部分是和平敦睦的历史。其中出诸共同爱好,笔墨往还,从心弦共鸣的旋律里所建立的友谊,历......
陆心源(1834~1894年),既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又是版本目录学家。他既富金石书画收藏,又精于考据之学,一生收藏宏富,著述丰厚,有《金......
<正>几十年的鲁迅接受史和研究史,就是对鲁迅认知的深化史,也是对鲁迅本体的丰富史和拓展史。时至今日,鲁迅研究的总体框架大体完......
在清初访碑风气影响下,书家开始接受碑刻"古拙"的意趣并逐渐认同学书须以"篆隶为本"。这使得具有碑学意识的书家对《淳化阁帖》的......
<正> 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通,从汉代就开始了。根据可靠的文献记载,晋武帝太康年间,经过百济的媒介,中国的古籍论语和千字文,输入日......
<正> 一邓尔雅先生(一八八四—一九五四)的篆刻,根源于他深湛的书法和文字学的功力。他首先是位文字学宗师,是书法家,然后从事篆刻......
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陆草(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说近代文人对金石爱之成癖,并非夸大其辞。道光十四年(1834)仲夏,当时任福建临汀(今长订)知县的......
<正>一、嗜金石的异好欧阳修自称"性颛而嗜古,凡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斯,好之已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