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hPa相关论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26~27日500 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
该文对2001年12月7日下午北京的一次弱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诊断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由于受500 hPa小槽东移及......
通过对2004年北半球500hPa夏季环流形势特征和7,8月距平形势场及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分析,概述了2004年辽宁夏季降水量接......
1 大气环流形势分析2003年10月10日08时500hPa大气环流形势为一槽一脊型,从巴湖至西伯利亚一直到我国大部地区为一发展的低压控制.......
主要介绍了绍兴中尺度数值模式实时预报系统,并对2003年11月20日的一次深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低槽是导......
定义了夏季(6~8月)欧亚中高纬500 hPa逐日流型指数Ⅰ,用它确定了1959~2000年夏季欧亚中高纬典型持续流型W、E、C.统计表明,流型指数......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气象理论、气象探测技术、数学处理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产品也得到了......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未来6 d的500hPa高度平均预报场,距平预报场,副热带高压北界动态、西风环流指数以及850 hPa变温预报场等复合......
文中利用1970~2001年NCEP再分析500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的天气学定义,采用客观统计方法检索出近32a亚欧中高纬度392个阻塞......
利用T106物理分析资料、地面与高空加密观测资料和TBB资料对2001年汛期一次非典型的梅雨锋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
文中用500 hPa信号场研究了长江中游地区暴雨发生的气候异常环境,并提出用信号场合成图的检验方法来分析暴雨规律.结果表明,暴雨过......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月平均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华南7月极端气温的气候变化,并据此探讨了2003年7月华南高温......
通过分析亚欧500hpa天气图和从动力机制的分析来看,2004年春季我区持续性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是,受南北系统的汇合和低涡切变的影响......
对2004年陕西春季沙尘天气进行统计,并对发生的5次沙尘天气过程,从气候背景、天气成因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春季沙尘天气与......
介绍了双层多因子综合相似的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具有明确动力学和热力学意义的地转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和经向......
利用1961~2004年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格点资料,分析了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后冬至春季(1~4月)多雪年和少雪年发生的环流特征和雪灾......
通过分析 2002年 10月 7~ 8日克拉玛依地区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强降水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及卫星云图的特征,同时对......
通过对青海2003年4月9日特强沙尘暴天气前期的增温现象、高空环流特征、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物理量的诊断等分析,找出了特强......
文中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500hPa环流与中国降水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夏季高度场和降水场相互的空间分布与大气环流的遥......
这里着重从春防期高火险日数偏多、偏少年时的北半球 500hPa环流场同期、前期环流异常及对影响气候趋势变化特征量的物理因子分析,......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3年1月5~6日云南冬季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青藏高原横切变、快速东移的南支槽......
用美国NCEP/NCAR的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分析了黄山1984年1月19~24日连续6天云海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和物理量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
2003年台风“伊布都”和“杜鹃”入侵广西,对广西造成严重的影响,但两次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所带来的风、雨各不相同,本文分别从台风本身......
应用龙江河流域金城江站水文资料、500hPa月平均环流指数、海温、太阳黑子和单站气象要素等资料.应用差值资料通过方差周期、多元线......
本研究应用1961-1998年共38年的山东省81个地面站春季各月(3、4、5月)的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
利用空间自由度估计和自然正交展开(EOF)显著性检验方法对1948~2005年北半球冬季1月份和夏季7月份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进行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