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带相关论文
2022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发生了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给经济、农业、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回顾了此次高温干旱气候异常的时空......
早更新世以来气候冷暖波动变化剧烈,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气候事件出现,这种大范围的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的重新......
风无处不在,它经常以它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 1912年,英国南汉普顿,一艘巨轮驶出港口,它就是泰坦尼克号......
...
南大洋海况常年较恶劣,导致现场观测资料匮乏。中国首套南大洋西风带环境观测浮标于2019年1月1日布放在新西兰东南近53°S海域,现......
引言rn当穿越了巨浪滔天的魔鬼西风带,我们的船渐渐接近着南极大陆.在纯净寂寥的海天之间,一座座冰山连绵展开在视平线上,形态各异......
福建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受西风带、东风带双重天气系统的频繁影响,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严......
西风带航段是通往南极的必经之路,这一航段的气象条件极为恶劣.通过参加第16次南极考察收集到西风带航段的气象资料,利用基于模糊......
袁绍宏这位35岁的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船长,七赴地球的南、北两极。在他现今的航海生涯中,曾经10次穿过的西风带,成功地找到......
出发去南极rn南极,不仅包括约1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大陆以及周边岛屿,还包括约3800万平方千米的南大洋.这是一片被咆哮的西风带和......
90年代初,热带西太平洋上持续出现较暖的情况,出人意料.我们认为不应把它看作厄尔尼诺现象的延续,而是一种受各种物理机制支配的十......
吴文会南极科考日记rn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天气雾rn一天雾蒙蒙,真正进入西风带的第一天,绕过一个气旋后,早晨船长把航线调整向南......
是东亚细亚。东亚细亚的腹地,一派空旷辽远、触目惊心的苍黄。亿万斯年,谁能说清从哪一刻起,不分季节、不分昼夜、不知疲倦的西风......
本文通过作者10余年的工作经验及所学的专业知识,从岗阜状平原上部粉质粘土成粉分析、沉积环境、外部应力及物质来原重点阐明了岗......
通过分析2003~2004年梅汛期间日本传真图在金华6次暴雨预报过程中的作用发现,日本传真图中期资料对西风带低槽和副高位置强度变化有......
通过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副高强弱变化、温度场的分布以及高低空急流的研究表明:影响0414号台风云娜路径多变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环......
本研究在对63a(1951-2013年)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冷暖冬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夏季北大西洋海温变化对研究区域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显示:夏......
云娜台风登陆前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台风路径西折和移动速度加快.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西风带长波调整引起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涡度......
本文对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有两种 ,一种副高呈带状 ,即......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1999年汛期辽宁出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热带、副热带和西风带天气系统的......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揭示了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并验证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辽宁暴雨强度与落区的......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九层大气环流模式积分20年,分析其对季风的模拟能力并探寻季风与西风带的相互关系.模式计算得到的全......
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风车是荷兰的象征。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110团属中纬度西风带大陆性荒漠、半荒漠气候带,年日照2964.0小时,年≥10℃积温3112.9℃,年平均气温4.7℃,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76毫......
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04-06-29西安市突发性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西安市突发性大暴雨的中尺度强对流云团是由西......
一、 信风的由来 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随着极地科考、旅游和其他商业行为越来越多,如何确保船舶安全通过西风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尽管世界上绝大......
利用1979-2015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展的ERA-Interim大气逐日及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基于2400余个中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
南非的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随着大吨位散货船、液货船的日益投入,这里的通航密度正日趋增加.......
通过对快速西行进入南海的13个台风快速西行期间西风带环流系统、副热带高压活动和台风环境流场的特征以及这些台风进一步的移向、......
本文采用1951~2012年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高原地区纬向环流的季节突变现象,探讨了季节突变的主要成因,再分析了高原季风......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包括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发行的FNL(Final Analysis)资料和GOES-9(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流域的水汽输送作用及对流域降水的影响,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对三江源流域1948—2010......
阿拉善高原末次冰期(40ka)以来的环境演变研究是揭示中纬度沙漠的发展变化与物质来源的重要依据,为不同尺度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
利用实况观测和北京T213数值预报资料,对2003年9月3~4日山东雨季最后一场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在广东......
石笋是洞穴次生碳酸盐的一种,是由含Ca2+和HCO3的洞穴滴水滴到洞穴地面后,水中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过饱和析出,经年复一年沉积形成.......
本文主要通过对30年气候资料和大气环流形势的综合分析,结合大气扩散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日本核泄漏物质扩散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研......
该文利用贵州省78站近40 a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从大气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强迫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夏季旱涝......
不同区域由于其主导气候影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自然要素的发展变......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亚洲乃至全球冰川形成机制的探讨。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冰川作用的时限和规模研究得到了广......
传统上认为中国东部、西南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降水主要受亚洲夏季风的控制,以夏季降水为主;而青藏高原北部以及新疆受西风带的影响......
中国黄土的粒度分布由分布峰度较高、分选较好的粗粒组分和分布峰度较低、分选较差的细粒组分叠加组成 ;前者代表了冬季风盛行季节......
甘青地区,面积辽阔,气候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亚季风、印度洋的南亚季风和西风环流三个气候系统的共同控制,地形复杂多样,为沙漠、......
进出南极航行最险的一段是穿越西风带,根据西风带的天气选择正确的航线对于科考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航次......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西风带与季风对我国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作用。分......
利用1951~2005年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汛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发现不同水汽通道对华......
中全新世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大暖期,气候温暖湿润.文章针对我国东亚季风区和西北部干旱区在中全新世的气候异常现象进行探讨,并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