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资料相关论文
1.概述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上相继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大震,使人们迫切追问这两次地震......
地震是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突变现象,是地球内部某处的应力状态超过岩石强度产生破坏的结果,由于中国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范......
推导了地球内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变化速率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 ;最后 ,......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壳运动与变形最为突出的地区,最近几年先后发生了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因此,需探究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的动态变化。利用最......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区域GPS资料,结合区域的地震构造以及中小地震活动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六盘山断裂带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探讨引......
2013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地区发生了M6.6地震,震中距离逆冲兼具左旋走滑分量的临潭—宕昌断裂约9.3 km。本文基于该区震......
利用华北地区 (北纬 36°~ 4 2° ,东经 112°~ 12 0°) 1995~ 1999三期GPS观测所获得的测站点的速度数据 ,通过引入板内块体相对运动......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壳运动与变形最为突出的地区,所以,了解其基本特征与动态变化已成为地学众多研究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通......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
对上海佘山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记录资料进行去趋势以及地壳形变速率的分析表明 :伸缩仪EW向在 2 0 0 1年 5~ 7月存在破年变趋势异常......
为了研究与总结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GPS与跨断层资料反映的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的运动、构造变形、应变积累演化过......
提取巴颜喀拉地块东部边界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及边界附近西秦岭构造区跨断层灰色关联度指标曲线,根据1999~2007年、2009~2015......
以位错理论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利用GPS观测的水平位移场速率数据反演断层的走滑、倾滑和张开三维运动速率分布的最佳估计反演计算公......
推导了损伤介质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和重力场变化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
对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GPS流动站、连续站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统一处理,获得364个测站的有效垂直运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