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相关论文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遗产。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级地震触发了数千余......
灾变下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安全风险敏感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命题。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级地震灾害及其引发的......
针对“8·8”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快速调查应急测绘保障中,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建模效率无法满足应急状态下“快速”的需求这一难题,本文......
已有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地震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扰动现象,主要有两种电磁信号被观测到:提前于地震波到达的早期电磁波和同步于地震......
目的探讨一、二线医院信息化联动模式的建立及其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方法一线医院分工明确,按伤情确定后送次序,协调组织救护车辆......
为掌握九寨沟8.8地震灾区珍稀动物受损栖息地食源植物的灾后恢复状况,于2019—2020年,采用样线结合样方调查法,对九寨沟地震灾区不......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缘发生了Ms 7.0九寨沟地震,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九寨沟景区遭到严重破......
断层活动与地震存在密切联系,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反演求解断层的几何运动参数并分析其构造应力特征,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数据可评......
在目前已有的自然地质灾难中,地震的破坏力属于最强的,它的发生多数是因为地壳内部的能量经过长期积累突然释放导致的,根据震级大......
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对于了解地震成灾特性以及震源破裂的特征有着重大意义。基于远场P波数据快速反演得到震源破裂的历史,有助于震......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
为了探索地震灾害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四川九寨沟县地震灾区受损粗枝云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
以多源观测为约束,利用近场GPS、InSAR同震位移和强震观测数据联合反演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形状和破裂模型,并初......
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及次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和村寨造成了破坏和扰动。文章利用高精度......
本文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NVRM)方法,研究了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800 km范围内25个地电阻率台站2012-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
总结空中救援成功转运九寨沟地震伤员的体会和经验教训.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援队开展的空中救援成功转运5例九寨沟地震伤员进行回......
目的 介绍九寨沟地震后绵阳市中心医院使用救护车长途转运批量伤员的情况,为地震灾区一线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
九寨沟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旅游圣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被......
本文介绍了余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概念,完整列出其相关公式的解析表达式并阐述了余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具体方法.以2017年九寨沟Ms7.......
基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经过重定位的4 035个余震数据,利用小震确定大震断层面方法,得到该地震的断层面参数,以余震稀疏区为界......
利用2017-08-08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区北侧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8月、9月两期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
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A(RTS-A)对九寨沟地震中需行早期手术伤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寨沟地震后由灾区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
目的调查"8·8"九寨沟地震1周后47名伤员急性应激障碍(ASD)发生情况,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
通过实地调研"4.20"芦山7.0级地震灾区和"8.8"九寨沟7.0级地震灾区建筑物破坏情况,对灾区内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简易结构三种类型......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9—2013年GPS观测数据为边界条件,使用非连续接触有限元技术构建九寨沟地区二维有限元模型,在不确定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定位的人口数据在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近几年地震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选......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和新划定的3.6版汶川地震区,再次探讨了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关的若干科学问题,包括该震是否为主......
[目的]回顾九寨沟地震医院志愿者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急作用,为我院地震灾害中志愿者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九......
基于九寨沟M_S7.0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本文计算了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周围地区产......
近场强震数据是地震观测的主要数据类型之一,但尚未广泛用于震源参数快速和常规测定.作者利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的近场强震数......
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_S7.0主震和M_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
从余震序列分布、震源机制、断裂构造、地震烈度和发震构造,简要论述九寨沟M_S7.0地震及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整理此次地震198条强......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县Ms 7.0级地震前,在震源200 km范围内的九寨沟、松潘、平武、青川、茂县和汶川布设AETA系统的6个监......
针对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县Ms 7.0级地震事件,分析AETA地震前兆监测设备上地震前后的数据。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已安装的36......
案例背景: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东经103.82°)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省外游客来川旅游的意愿,游客在川旅游的实际旅游感受和满意度情况,以及今年"8·8"九寨......
地震是自然界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是地球内部复杂地球物理过程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地球内部质量物质的迁......
大地震发生后,通常伴有大量余震,余震的精定位结果的时空展布有利于解释发震断层构造,研究断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回顾了经典......
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对地监测手段,通过主动遥感的形式,利用地基SAR系统、机载或星载SAR系统向地面发射电磁波以此来获取相关信......
自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起,玻璃幕墙震害开始引起工程抗震设计研究人员关注,然而在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却鲜......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此次地震是近三十年来同级地震中总体伤亡最轻的地震。本文从中央层面......
地震是地球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些大地震凭借人类的感知可以察觉到,小地震只能依靠地震相关的仪器进行记录,这些仪器记录到的......
8·8九寨沟地震诱发大量地质灾害,对川九公路造成严重危害。该文基于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数据,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出发,分析强......
2017年8月8日21点19分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S7.0级强震,本文应用对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都有较好约束的hypoRelocate精定位方法,对8月......
期刊
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的M_S7.0级地震为背景,利用CODE提供的GIM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法,研究地震前后电离层的异常现象与地震的......
为了研究砖混房屋在九寨沟地震中的抗震能力,本文首先总结了九寨沟地震砖混房屋的破坏特征,然后选取九寨沟白河强震台站的两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