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NRICH事件相关论文
对临汾盆地丁村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粒度年龄模型重建该地区的年代序列,对比分析粒度、频率磁化率和色度等气候代用指标,旨在反映......
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40-50°N)位于亚极地环流圈(SPG)和亚热带环流圈(STG)相互作用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地区。由于位置独特,该区......
末次冰期大西洋地层中出现的IRD层代表着一种高频气候变化,其表现为每过7kyr,气候突然升温,持续时长为500±200yr,常被称为Heinric......
学位
全球变暖问题己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化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与人类......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自然伽玛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 ,得出了末次冰期以来 6个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与北大西洋 Heinrich事件 (H......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ka以来经历......
期刊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年代框架主要是基于磁性地层所建立的.然而,黄土剩磁是否存在显著的lock-in效应,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通过比......
汉中天坑群是在我国32°N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景观,该区域的洞穴石笋对于研究亚洲季风区古气候变化......
根据南海北部17940孔和台湾中部头社孔孢粉序列对比结果,首次提出了华南地区15—40kaBP期间的三个具代表性植物群1)以青栲类为主的......
通过对林峰桥剖面的磁化率值,Rb、Sr含量和^14C年代等的测定,发现在21070aBP前后,磁化率值异常增高,Rb/Sr比值降低,揭示出南京江北地区在......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质地理区位优势,并且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分布区,在其晚第四纪湖相沉积中保存着丰富多彩的古环境信息,可为研究......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在许多方面直接和间接的对人类产生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已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最为......
深海氧同位素第三阶段(MIS3)是末次冰期中的一段特殊时期,通过对会宁黄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恢复重建了会宁MIS3阶段古气候。......
期刊
通过分析冲绳海槽北部CSH1柱状样的孢粉组合,重建了海槽区邻近岛屿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史.将所测岩心的孢粉记录从下到上分......
通过对位于东亚季风区中东部与西部边缘的两个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捕捉到了20个Dansgaard—Oeschger事件......
NS-93-5柱状样取自南海南部陆坡的平缓台阶上,该处保存了晚第四纪以来正常海洋环境的稳定沉积记录.通过研究建立了南海南部海区高分辨率的近......
40 ka来青藏高原现在封闭湖区至少经历了4次显著的湖泊扩涨期.40~28和9.0~5.0 kaBP湖涨期是高原暖湿气候时段的产物,分布范围最广,湖......
对南海西南陆坡区SA08-34柱状样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并采用古生态转换函数FP-12E计算各样品所代表的海水表层古温度(SST......
本文在福建东部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年代学框架基础上,通过2.5 cm等间距高密度采样进行粒度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
期刊
在对比分析前人对MIS-3阶段气候环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冰芯、石笋氧同位素与磁化率等各种代用指标,对中国不同区域在MIS-3时期......
期刊
全球范围内广泛寻找古气候快速变化的沉积记录,研究其内在的驱动机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和环境变迁的走向意义重大。近些年来,短尺度气......
格陵兰冰芯和北大西洋沉积揭示了25 ka至今存在着一系列的冷暖突变由于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变化速度快,温度振幅大引起了全球古气候学......
期刊
萨拉鸟苏动物组合包括下部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和上部城川动物群,前者含有水牛和古菱齿象等化石,属于晚更新世中期,环境较为温凉湿润;后者......
期刊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Q4、Q6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S-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末次冰期60.5kaB P以来都匀凯酉地区高分辨率的古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