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学”相关论文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李辉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定价:58.00元 胡风问题,几十年来一直牵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
“五四”是中国社会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时期,在“人的觉醒”和“个性解放”的同时,知识分子普遍陷于精神苦闷之中。封建......
1947年,卡尔维诺第一部长篇小说《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出版,在这部犹如历险记、流浪小说或传奇的长篇小说里,作者讲述了一个叫皮恩的小......
俞兆平先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通过寻找某一事物的对立面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的存在 ,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认识方法。但是 ,如果是简单......
2003年第一期《文艺争鸣》上刊发了袁良骏先生的《学术不是诡辩术———致严家炎先生的公开信》,拜读之下,我真是大长见识,知道“......
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含托洛茨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1.关于阶级转换可能性之后的“革命人”及“革命文学”1929年左......
一、以“问题意识”为体例1937年抗战爆发前,蔡仪自日本回国。最初参与湖南的文化救亡工作,1而后于1939年1月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本文意在梳理"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运动初期关于"革命文学"的历史叙述.包括:"革命文学"言论的编纂以及创造社成员、鲁迅、"革命者"......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左翼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
<正> 二十年代末,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就革命文学展开过一场热烈的争论。鲁迅主张“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
福本主义是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在日本共产党内流行的一种思想理论,它在当时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引起了类似中国“革命文......
19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崛起的"革命文学",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追求,文学的宣传性、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与张扬,而艺术审美性却遭到......
鲁迅是伟大的。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倘没有鲁迅,本世纪中国的文化史,尤其是文学史,不说黯然失色,也肯定要减色几分。那么,我......
鲁迅后期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文艺的本质与职能在认识上亦有发展。他认为单靠文艺不能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文艺虽然有"......
从“革命文学”到“无产阶级文学”的置换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过程,是革命思想文化领域话语权的转换。马克......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
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以世俗的阶级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初期的革命文学的阶级群体形象呈现是一种反个人英雄叙事,散乱而动荡的叙述......
1920年代的“革命文学”较之“五四”新文学发生了根本转型: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革命作家紧跟时代潮流,力图将自我融入集体,旗......
1928年前的"革命文学"有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亦不可脱略。从1902年"文学"开始描写"革命","革命"与"文学"的联姻也自此而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五四新文学以"个性解放"为口号,以"自我"与"自由"为目的,全面宣传其"西化"启蒙的价值理念,并形成了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思潮。然而,启......
鲁迅早期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认识主要来自于托洛茨基。本文比较苏联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接受者的观念,进而确认鲁迅的马克......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
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深受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为代表的中国革命作家,在译介、借鉴日......
中国现代文学从思想、内容到形式都迥异于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域外思想的冲击、中国的政治社会改革无疑是现......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崛起的"革命文学",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追求,文学的宣传性、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与极度张扬,艺术审美......
1928年的“革命文学”运动是20世纪中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投影,牵连着现代中国思想的流转和裂变,影响并铸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变......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视革命的文艺事业,探讨早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事业的关注,对各项文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一项意......
《青春之歌》是17年时期红色经典之一。它的构思、创作明显贯穿着政治意识形态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探讨作者将......
“革命文学”的理论主张,基本上是从社会阶级斗争学说移植到文学领域中来的,主要内容表现为确认了文学的阶级性,强调了文学为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