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相关论文
20世纪文学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精神风向标,尤其是“五四”文学之后的左翼文学,为文学的现代转型和发展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世界范围内看“左翼文学”,有两大绕不过的地区,其一是中国,另一处则是拉丁美洲。而较之中国左翼文学,拉丁美洲左翼文学有着更为明......
“人力车夫”是“五四”文学中频繁出现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当时以“劳工神圣”为口号的平民主义思潮。然而在为劳苦大众代言的左翼文......
作为一种传统存续的左翼文学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而红色文学的诞生及其经典化现象就是这一影响的典型性结果。左联提出的......
活跃于30年代上海文坛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被誉为“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又是其间的典型代表......
左翼文学的生成逻辑,不仅来自苏俄、日本的理论影响,也不仅在于国内社会经济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动荡,而且与1930年代京海文化场域有......
吕赫若的小说以1936年日本“皇民化运动”与1945年台湾光复为界,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无论哪个时期创作的小说都始终带有左翼文......
《人鼠之间》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著作之一,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国内研究人士多聚焦作品的主题、象征主义等......
一 文学史,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来就不是僵化和死亡的历史,在时代的某个节点上,它会带着活力和温度,重返人间和现实。 以中国......
[摘 要]古丁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的新文学作家。他在创作、翻译、出版与刊物编辑方面的活动对东北地区的新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紫(原名余鹤林)在1930年代文坛堪称一颗闪亮的新星,然而叶紫英年早逝,文学生涯仅有七、八年时间,苦心酝酿的长篇小说也未及完成......
2009年底,八卷本的《洪子诚学术作品集》出版,这无疑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总结性成果。今天我们来阅读洪子诚先生的著作,也......
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社会环境日渐宽松开放的形势下,台湾文学的空间与场域也呈现出相对扩大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
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5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中国新文学、现代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因患肺结核晚期且又......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标志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底层诗歌”已经成为新诗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其对社会现实的有意介入,让诗歌得以复归大......
现实主义最早被定义为一种诗学体系,而后现实主义研究者也一致认为现实主义是一种开放的诗学体系。诗学体系的特点是动态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地区,还未解除戒严,仍在查禁之列的以鲁迅为代表的1930年代文艺作品,属于特种文艺。为防堵左翼思想再度抬......
1937年4月,龙瑛宗以《植有木瓜树的小镇》获日本改造社悬赏创作奖佳作奖(一、二等奖从缺),成为继朝鲜作家张赫宙之后第二位获得该......
人的道路既然遮隐、神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约伯记3:23《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以下简称《加略人》)属于陈映真“《......
一在“告别革命”的时代如何定位左翼文学,是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唐小兵主编、1993年由香港牛津大......
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直接谈论一首诗就已经足够,不必去关注一个诗人。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一个诗人首先是一个人,这个人指的是一......
二十世纪已过去十多年了,隔着一定的时间距离,那个世纪的美国文坛全貌已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综观那时代的美国文坛,有三大文学潮流是......
1949年,“文学新格局”的确立1949年7月在已解放了的北平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通常被看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入“当代”时期的开......
虽然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研究已渐成近年来新的学术生长点,但对于鲁迅与出版界这样一个论题,学界给予的关注并不够,相应的史料也不......
翻开这本厚厚的《陈映真文选》,在目录里看到“寻找一个失去的视野”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到台湾之于大陆的意义。作为大陆的他者,应......
《法兰克福日报》派驻中国 记者史沫特莱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法租界有一片高级住宅区,其中一幢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楼被称为“伯尔......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薛绥之主编《鲁迅杂文词典》,甘肃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支克坚主编《简明鲁迅词典》,这两部辞书,均......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状况变动和文学观念的变化,左翼文学因鲜明的政治色彩,其真实性受到质疑,甚至有论者把左翼文学仅仅归结为......
在抗战背景下,现实主义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发展的主导,现实主义创作也成为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1940年代的“主观”与“客观”的......
二、在左联任职期间 1933年7月上旬,我被日本帝国主义者驱逐回国。我们是因卫护正义、热爱祖国而被无理驱逐的,我们和他们进行了......
左翼文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潮之一.从1928年起,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各种期刊杂志和文学思想上海交锋和碰撞,推动了左......
19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界对于底层人群的关注愈来愈频繁,与之相适应,反映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生活的小说作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该文所着力探讨的,是左联作家(或与之创作思想接近的进步作家)作品中的"大众"形象.作者力图做到的,是以"大众"形象为切入点,结合30......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是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一翼,同“五四”启蒙文学一样,左翼文学始终是现代文学史家、学者所关注与......
现代性是个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如果从统一的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问题,可能是具有更大的科学性的研究方法。中国的现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