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相关论文
20世纪前后,日本出现了“支那趣味”的热潮,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众多日本文人来到中国旅行,并留下了相关的游记作品。这些作品对......
“游记是一种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且生机勃勃的文学存在。”乔治·罗伯逊在研究游记的文化叙事时认为:游记叙事既有空间的移动、地......
论文借用“书写”理论,研究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文本生成机制,讨论文本的书写策略以及《中国游记》这部作品表征的中国文化观......
内容摘要: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一种西方人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偏见性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体系。他关于东方主义......
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的特派员,芥川龙之介于1921年到中国游访,并在上海、杭州、苏州的游访之后来到扬州.回国后陆续发表了《上海......
在以往的中日研究中,分别研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和作品《中国游记》的占据多数,从《中国游记》来看芥川的“中国趣味”的发展......
“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正如鲁迅精湛的评价所言,擅于创作古典翻案小说的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是日本大正时期文学家中国纪行作品中备受关注与研究的一部。但由于其中涉及对中国的批判,长期以来饱受......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著名小说家,作品多以短篇小说著称,并留下许多杰出作品。其中《中国游记》的发表,可谓芥川作品风格的重......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文坛的翘楚,其创作撷取了东西方文化的精粹,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美誉。芥川一生......
1921年3月底至7月中旬,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游历了中国十几个城市,回国后陆续成文,最终汇集成《中国游记》,该书堪称日本大正时期文......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被介绍到中国为时已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这部作品的阅读理解有了变化,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本文......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题材的游记;这些游记作品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代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
本文主要讨论了夏丏尊《中国游记》的翻译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意义。论文对将夏丏尊的翻译视作自我殖民行为的论点提出异议,通过对......
通过还原历史语境,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中形象学的研究方式,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进行全新的解读,从而呈现《中国游记》中表现......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因为文中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批判之辞,在国内每每受到指责和批判。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来自于巴金,......
<正>这是一本让我几乎陷入绝境的书。绝境的山水,迫使我反观自身。文字的丛林和怪异的石头上流淌着水的影子,树木让湖水更加深不可......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曾于1921年3月至7月,以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的身份,到中国来旅行。这是他一生中......
芥川龙之介1921年受大阪新闻社的委托来中国创作的《中国游记》,在发表之初就引来很多关注。而近年来,又有不少研究者对其中国观颇......
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关系。尤其到了近代,随着日本学人漫游中国之风日渐盛行,大量的中国旅行记应运而生。本文以......
一、“自我”与“他者”关照下的中国——先进的日本/落后的中国比较文化学者赛义德从“知识”与“权力”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东、西......
1921年3月19日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视察员,芥川龙之介从东京出发,踏上了长达四个月的中国旅行。接受了大阪每日新闻社的使命之......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主要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俏皮,精深洗练,意趣盎然,拥有众多的国内外读者,但他却在35岁时,以自杀的方式......
学位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杰出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意蕴深厚,他的笔法冷静犀利。他有着继承了“和汉洋”三种文学渊源的,超......
日本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近代这种影响因中日关系的变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也是深受中国......
芥川龙之介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具有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尤其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在近现代日本严重西化的情况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