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相关论文
党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本文从栏目设置、撰稿人身份、稿件内容及讨论议题等角度展开......
摘要:《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机关报,在其办刊的五年中一直都是我党进行舆论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不仅向群众宣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著作,不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
左权,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黄茅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考入县立中学。在县立中学读书时,他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
《向导》是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口号是《向导》所载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些口号诞生于革命时代,是中国......
李一氓的一生,同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学期间就“一直爱看各种杂志”,李一氓说:“我觉得乱七八糟这么一看,经过这么一个长时间的筛选......
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2年在确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当时的"河南省立第一纺织工业......
192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创刊,从此掀开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的崭新一页。时至今日,我国党报已经走过了......
《向导》周报自创办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工作之一。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于阶级......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到,我们党从前有《向导》《北斗》《实话》等杂志,现在有《人民日报》,但没有理论杂志。在他的直接推......
群众路线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蔡和森主编《向导》报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过......
《向导》周报是我党早期创办的一份机关刊物,在其存在的大约五年时间里,《向导》周报进行了大量的反帝反封的宣传,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鲜......
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是1922年9月在上海创立的《向导》周报。《向导》周报历时五年,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江西党组织主要创始人赵醒侬殉难已经80年了。每当我们想起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的革命形象,不禁肃然起敬,深受感动和鼓舞......
《老猎人的见证》是邓普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70年代,邓普又以此为底本创作了电影剧本《向导》。随后天山电影制片厂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饮水思源,创业维艰。本刊特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和1922年至1923年出版的报刊《东方杂志》、《大......
<正>中共二大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另办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以指导国民革命。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
《向导》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早公开发行的党报,在其存在的大约五年时间里,见证了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并逐渐蓬勃发展的过程。......
1920年代的北伐是孙中山和国民党将革命由南方向北方发展,以统一中国和实行民主政治为目的,带有反帝反封的革命意义的军事行动。中......
【正】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时事政治性机关报,是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以贯彻反帝反封纲领为宗旨,......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正式的公开发行政治机关报,《向导》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从1922年9月至1927年7月,不到5年,但装订成......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在五四运动前,“在湖南一般先进的青......
本文研究《向导》主要的作者群体以及大致的特征,从量化以及质化两个角度予以分析。中共领导人是《向导》周报的主要作者群体,其中......
《向导》是中共早期机关报,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主要内容,着重时政评论。中共早期领导人是其主要撰稿......
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专门研究了中央的宣传工作,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专门宣传国民革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1923年2月,上海滩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华洋讼案--“乐志华案”,中共所办《向导》周报为此刊登十余篇评论,揭露治外法权之弊,刻画国人......
《向导》周报上署名"田诚"的11篇文章,有人考证为陈独秀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李大钊。其实,"田诚"文章集中刊发的时间,正值陈独秀率......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对国民革命的进程和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23—1925年......
蔡和森担任《向导》主编时期,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向人民传播马列主义方面发表了数百篇文章,真正发挥了革命的向导作用。......
彭述之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在主编《向导》周报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的实践中积累并形成其宣传思想.他主张以马克思列宁......
近代政治急剧转型,报人角色认同极其复杂,特别是政治家办报.近代国家—政党关系面临重构,政党作为政治组织有其复杂的章程与规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对新闻工作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并在......
<正>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所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首先刊登在1927年3月5日出版......
<正>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9月至1927年7月的政治机关报。它历时近5年,出版201期,载文1474篇(不含“寸铁”短文),累计364......
<正>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9月至1927年7月的机关报。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取得了重要......
作为《向导》周报的第一任主编,蔡和森忠诚党的编辑事业,具有优秀的党报工作者素质,努力把《向导》办成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正>中国共产党中央创办的第一份正式的机关刊物。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该刊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编印发行,在中......
1927年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一度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中心,史称大革命赤都,即为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这......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向导》周报为主要阵地,对《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五卅"惨案等国耻事件进行了系统报道、广泛宣传和深入......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成立仪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12人,代表......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公开出版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它见证了我们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逐步成为举......
一、为什么说《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向导》研究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提到陈独......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政坛角逐中各种政治力量皆有自己的言论立场及阵地。从传媒层面看,扮演着言路角色的报刊既面临着社会主义的传播......
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从工作对象来说,二者都是以人为目标,具有同一性;从工作目的来说,二者又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