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妇之间》相关论文
对于《我们夫妇之间》的接受,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不符合主流话语的要求,小说在20世纪50—70年代被打入另册;进入新时期,小说......
1950年萧也牧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我们夫妇之间》,一时好评迭起,然而一年半后萧也牧因为丁玲等人的批判成为1949年后第一个受大......
当代作家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在1950年1月发表后,引起了全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但是很快又遭到了文艺界部分人士的严厉批评......
本文分析了建国初期肖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流露出小资在身份上的优越感及与工农出身干部的矛盾,从而引起一系列逐渐升级的......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和沈西蒙、漠雁、吕兴臣编剧的九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是较早的"乡下人进城"作品。《我》的饱受争议与......
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从小说的情节设置及叙述眼光两方面对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进行了解读。认为小说实际是对所谓“以小见......
<正>现在知道萧也牧的人,怕没几位了,但人们阅读的红色经典读物的出版,不少与他有关。是他代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起草了约......
<正>"戴着镣铐跳舞",这是对丁玲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可悲的是,她在戴着镣铐的同时,又在想方设法给人戴镣铐。何以?"为求自己得以......
<正>一、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始末(一)《我们夫妇之间》的发表与改编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写于一九四九年秋,发表在《人......
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主义革命遭遇城市"市民社会"的理论难题。就此,本文通过重读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
<正>他和蔡楚生联合执导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他独立执导的社会讽刺喜剧《乌鸦与麻雀》,被世界同行......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表的小说之一。发表之初,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重视和赞扬,不久,旋即受到了批判,对它的批......
郑君里最为重要的导演生涯是在1949年前后到1964年期间,这个时期他的电影作品与政治导向紧密关联,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
对于《我们夫妇之间》的接受,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不符合主流话语的要求,小说在20世纪50—70年代被打入另册;进入新时期,小说......
50年代随着革命政权由农村转向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城市转向。作品中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隐晦地记录了文学要跟随革命“进城”的时代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论文以延安时期以来中共对家庭的改造与设想为出发点,选取一系列以"家庭危机"形式呈现的文本,探讨建国初期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与......
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是建国后文坛第一桩公案,小说反转式的命运显示了国家政治规约的强大力量,虽然作品在文坛转瞬即逝,但影......
<正>"进城"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自发的、个体层面的"向城求生",而是整个新政权所面临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1949─—1952私营制片厂电影及其历史地位孟犁野发展于1905年的中国私营电影业,在走过了四十六年的道路,经过1949年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后,于1952年底,比其他......
<正>1950年1月《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发表萧也牧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随后《光明日报》等报刊即有好评出现,小说旋即被上海......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爆发,史称"十七年"。这一段文学中小说之发展,世所瞩目历来在长篇,举凡《三里湾》《保卫延安......
<正>萧也牧建议改名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有口皆碑的是"三红一创"和"山青保林"八部,前四部即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正> 往事如烟,许多过去的事情早已在脑海中消失得 无影无踪。但是有些事情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总是越发固执地爬上心头。 二十......
1955年我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文艺报》担任执行编委,住在东总布胡同46号。夏末秋初的时候,请假写长篇小说《在田野上,前进!》。秋末......
《我们夫妇之间》蕴含着受规训的知识分子个体主体性言说的叙事策略。小说潜藏着抵制、消解了权威意识形态的话语声音,体现了被规......
<正>纵观王安忆的写作历程,"移民"是其在对城市的诠释过程中不断丰富与深化的主题。作为一个具有移民传统的城市,上海恰为这一主题......
肇始于新中国成立的十七年文学对女性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相对独异的时期,它一方面担负着某种“无性化”的指责,另一方面则以众多的......
“五四”启蒙使得中国文人在思想、精神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又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指引了新的道路。然而建国......
<正> 1949年,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在底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身体叙事,底层的身体成为一种文本符号,具有一种公共性,在文本中表现出深刻的内蕴.底层文学中底层身......
<正>自1951年陈涌在《人民日报》的《人民文艺》副刊上将萧也牧的文学趣味定义为"小资产阶级趣味"开始,伴随着对《武训传》的批判,......
<正>一"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这是对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显然令创作者措手不及。革命女兵们"穿着......
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与文艺批评运动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复杂而广泛的,它和其他的文化运动、政治运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肖也牧是较早表现新时代城市生活感受的作家,其代表作《我们夫妇之间》对时代有着巨大的折射。无论从微观上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破了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建设一个新的国家并非易事,抚今追昔,前尘旧......
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宏大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范式。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突破了这一范式。一是打破重大题材......
"十七年"时期,受主流意识形态和时代审美风尚等的综合影响,文学领域形成许多叙事伦理的"风俗化"现象。与显性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文艺......
《我们夫妇之间》作为一篇在政治漩涡中久经沉浮的文本,在埋没了数十年之后,终于在新的文学史的叙事上取得了它应有的地位。文章采......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叙述的不是(或不只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的改造与被改造的战争,而是一场性别冲突。在"和谐——冲突——......
萧也牧在《我们夫妇之间》描写出知识分子的丈夫和工农干部出身的妻子在进城后由于对城市的不同态度而导致了矛盾,表现出新中国城......
在一个大力倡导宏大叙事、主张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萧也牧的创作意图是符合当时的"颂歌"气氛的,但他却有意避开了重大事件,致力......
概述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说:“在五十到七十年代,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统一性是这个时期文学的总体面貌,但在某个时候、某些......
文学在今天似乎极大繁荣,各种文学样式、流派、题材、内容、实验纷纷登台,一波接着一波,真让人叹未曾有。然而果真未曾有,完全凭空......
本文以萧也牧、刘继明两篇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同名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为观察点,考察身处不同时期的作家在家庭日常性写作中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