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报》相关论文
本论文以近现代湖南报业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湘报》、《大公报》、《力报》三份日报为考察对象,以这些报纸副刊与湖南现代文学的互......
戊戌时期,维新派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
《湘报》是一份综合性日报。经济新闻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对《湘报》经济新闻的中心话题及报道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
基于汉日语中"学会"成词、词义发展的考察,分析它在《湘报》中的词义使用情况及在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考察结果显示,《......
媒介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身份建构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湘报》从变法维新、改革现存秩序的目标出发,在传......
《湘报》是189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南学会机关报。《湘报》虽然不是专业的科普期刊,但是注重科技内容的传播。《湘报》科技内容较......
晚清湖南风气从"守旧闭化闻天下"到"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的扭转,除与王夫之《船山遗书》的影响密切相关外,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是导......
维新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用《湘学报》、《湘报》揭露了缠足、吸食鸦片、蓄留辫子等封建恶习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
《湘报》是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力量创办的一份极具影响力的日报,也是湖南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因此在湖南维新运动中扮演......
熊希龄是湖南维新运动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作为<湘报>的真正主持人和创办者,虽然少有激烈的文字和言论,但是他以<湘报>为据点,与守......
本文揭示了湖南近代新闻事业兴起时的三个特点.一.作为湖南维新派喉舌的<湘学报>和<湘报>,是以官办和半官办的形式创办的;二.两报......
《湘报》有七首以“歌”为名的歌谣,借鉴民间歌谣的形式,向本省底层民众灌输有关湖南的时事与新学。此类歌谣是近代歌谣仿作的先声......
在上世纪初的中国,推动文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是报馆和出版社,有实力的报馆或出版社往往是既发行报纸又出版书籍。然而在湖南,文学发展......
诞生于社会动荡时期的《湘报》(1898年3月7日~10月15日).是近代湖南第一份日报。《湘报馆章程》中规定了论说奏疏、电旨、公犊、本省新......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通过上书皇帝,创办报刊、组织学会。设立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维......
<湘学报>、<湘报>是戊戌维新期间,湖南具有全国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唐才常作为这两份报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对<湘学报>、<湘报>......
本论文以近现代湖南报业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湘报》、《大公报》、《力报》三份日报为考察对象,以这些报纸副刊与湖南现代文学的......
<湘报>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湖南创办的一张激进的日报.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它对湖南士绅进行了一次思想启蒙;对转变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谭嗣同虽非康有为的入室弟子,但却私淑于康有为。戊戌时期,谭嗣同与康门、“康学”的关系密切不只是康、梁的事后回忆,也是谭嗣同......
在戊戌时期,士绅阶层在维新建设中至关重要。在士林中的既有地位高下,决定着参与者选择的优先次序。从事报业等文化建设,能给当事......
《湘报》作为湖南第一家近代日报,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不断高涨的产物。《湘报》报人不仅在理论上对缠足恶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犀......
<正> “全盘西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观点之一。它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搞民族虚无主义,并进而否定......
<正>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2月10日(正月二十日):《岭学报》(报头附印英文名"Chinese Students Review")在广州创刊。旬刊。......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由"铁门之城"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以唐才常、谭嗣同、刘善涵、熊希龄等从科举旧制走......
以文会友的学会定义谭嗣同以"图生存"、"致富强"为目的,倡新学、兴学会。对学会问题言者甚多。其大量见解虽然主要是围绕社科类学......
中国疆域辽阔,各区域之间新闻事业发展并不均衡,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地方新闻史研究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如上海新闻史......
纸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经营发展也必然要遵循产品经营的一般规律。广告收入一直是我国纸媒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以《湘报》广告......
从《湘报》到《大公报》,近现代湖南媒体在一段时期内开辟出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宽松的"公共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不仅有近现代先......
《湘报》是189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南学会的机关报。《湘报》的科技传播通过题材、栏目、体裁、作者队伍、连载等方面凸显其编辑特......
<正>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的《湘报》与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三足鼎立,堪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维新报刊,《湘报......
《清议报》曾这样评价:“日报则以《国闻报》、《湘报》为巨臂焉”。《湘报》促进了南学会、南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创办、鼓励民族工商......
《湘报》广告的量化研究表明,《湘报》广告中主要是以维新变革为主要内容,出版印刷类广告占据绝对比重,这说明湖南维新运动具有观......
戊戌时期,维新派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城乡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不缠足运动。《湘报》作为湖南维新派的喉舌,对倡导女性放足更是不遗余力,刊载了大量的......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1865——1898),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进步思想家,还是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早年就“......
面对近代四方陵夷的困境,《湘报》在继承传统“自强”、“和戎”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提出了“守约和夷的平等外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