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西化”相关论文
近年来关于中国改革的道路(或模式)的争论不断。近世以来,国人对所谓“传统”与“西化”问题已经争论了百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论战。......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围绕“全盘西化”问题展开大论争,岭南大学青年教师陈序经(1903—1967年)持激进的全盘西化立场,一时间名声......
中国画是个与西方绘画区别甚大的绘画体系,中国画是那种“释”、“道”、“儒”相统一的文人画,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很长一段时间......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中,对主张“全盘西化”或照搬“苏联模式”的两种“模式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进......
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我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三个代表"的思想......
通过对"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心路历程的探析,尤其是对他所持的文化理论与主张的解读,以期发见其学者人格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悲悯意识......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师大时明确指出,反对“去中国化”,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
日本文化是在外化与异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混合文化"(1)有人称之为"杂种文化".(2)从一万年前到公元前三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
“五四”精英群体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造,跟他们的文化选择相配合。我们知道,他们的文化选择是毫不犹豫地把西方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
观点 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其文化自觉意识和水平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其......
中华文化对海外文化的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李约瑟和一些研究中西交通史学者们的研究和引录的资料,在世纪之初,中华文化的器物制......
陈序经,字怀民,一生无号,不用笔名。1903年9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瑶岛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他的家庭,用陈......
英国经典悬疑剧《爆玉米花》是曾获1998年英国戏剧最高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和巴克雷戏剧奖最佳新剧目奖的剧目,此次上海戏......
7月20日,北京广播学院部分党政干部和教授,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举行座谈会,联系学院实际,分折批判电视片......
近代中外音乐交流中的“全盘西化”问题———对于批评“欧洲音乐中心论”、高扬“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认识作者说明:本文是《中......
【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落了自己的民......
30年代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讨论,是五四以后很有典型意义的一场文化问题的讨论,这里仅就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中国本位......
【正】 1935年1月10日,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教授,在上海《文化建设》月刊上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这......
“全盘西化”思潮的代表主要是胡适和陈序经。这一理论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起过进步作用,比如介绍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反对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一段时间内,文艺界的一些青年作者和高等院校文科的一部分学生,在张扬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同时,往往把鲁迅的“拿来主义”同“全......
<正> “全盘西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观点之一。它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搞民族虚无主义,并进而否定......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近代史上有四次较大的接触和交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经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变法维新和辛亥革......
新文化派提出“全盘西化”说 ,是为了同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斗争。它不但打击了封建复辟势力 ,而且移植了大量的资产阶......
《拿来主义》中“蹩”之探析韩团联《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
一般学界论及青主的美学观念,多以"全盘西化"名之;然细加审视却不难发现,在西学的外壳之下,支撑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仍然来自中......
【正】 当我将鲁迅研究文稿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要我将现代文学研究以及有关论文也辑集起来,另成一书。现在,《鲁迅的......
"本位"就是"本来的地位"的意思。"本位文化"运动就是恢复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地位的运动。中国近现代有过中体西用思想、国粹思想、国......
民族复兴需从“哲学再兴”做起,复兴民族哲学——这是张先生终生秉持的信念,也是他全部哲学活动的宗旨。如果离开了传承千年的民族......
<正>长期以来,有的人一谈到“全盘西化”,往往就联系到胡适,认为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全盘西化派”,甚至是中......
<正> 说来也怪,偏偏是一个喜欢考据不喜欢义理的学者,到80多岁时,却“老年忽发义理狂”,突然喜欢起义理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连续......
<正>绪论对于大多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之后出生的人来说,《河殇》似乎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名词。事实上,从一九八八年六月到一九八九......
"五四"运动前后,胡适等社会精英对传统文化的一味否定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给国人留下了文化自卑的缺憾。文章简要分析了胡适"全......
作为一个被"叙述"和被"重构"的对象,"八十年代"这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在今天可以说已经变得扑朔迷离、甚至面目全非,尽管它的创......
【正】二十世纪初,伴随着中国人逐步接受西方音乐文化思潮的步伐,中国现代声乐艺术如同其它音乐体裁一样,开始了多元的综合。随着......
<正>在宣扬“全盘西化”的时候,有人振振有辞地说:鲁迅就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因为他写过一篇《拿来主义》的文章,其中说过,对于......
<正>一、缘起: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谈拯救中国文化《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鲁迅先生首先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中国的"闭关主......
音乐的中西关系问题是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也是廿世纪未中国音乐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蔡仲德先生的这篇文章曾先......
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一种文化只有同时兼具时间维度上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和空间维度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四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