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相关论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续资治通鉴长编》词汇研究”(YCX18A004)。 摘 要:《续资治通鉴长编》具有重要......
国图藏南宋佚名纂《国朝册府画一元龟》(残本)引用了大量《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条文,取校今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可得若干有价值的......
期刊
本文以宋代户口为研究对象。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的各年代的户口数据进行统计,结合其它文献,进行细致的考证,以求比较接近......
《宋史·地理志》南平军条下载:“同下州。熙宁八年,收西番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元)脱脱:《宋史》卷89,中华书局1977版,第2228......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记载北宋九朝历史最为详备、最具史料价值的编年体史书.中华书局分册陆续出版了此书的点校本,对其中的大量......
《续资治通鉴长编》,编年体史书,原九百八十卷,总目五卷,举要六十八卷。今本五百二十卷。南宋李焘(1115-1184)撰。焘,字仁甫、子贞,号巽岩,......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长编》)卷三一一载,殿前司言:“殿前指挥使、右班都虞候、汉州刺史赵秀假满百日,请放停。”(中华书......
中华书局2004年版《续资治通鉴长编》全文移录了玉清昭应宫灾后苏舜钦诣登闻鼓院所奏《火疏》,但此文与《苏舜钦集》中的《火疏》......
党项的崛起与对河西的争夺陆庆夫党项本西羌之后,早先曾居住在东起四川松潘,西至且末、鄯善,南连青海吐蕃,北与吐谷浑相属,绵亘数千里......
宋嘉二年(1057年)北京大地震研究——兼析“河北固安”说和“河北容城以北霸县至定兴一带”说贺树德据宋朝史学家李焘编《续资治通鉴长......
本文着重考察两宋时期铁业生产由官营到民营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並说明尽管这种演变是缓慢的、艰难的、不彻底的,但具有重要意义,......
<正>北宋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种"被动性的经营",是北宋国防经略中防御辽朝和西夏的战略一环。正基于此,北宋前期与河西诸政权、龟......
《洪范》是《尚书》的篇名,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源头之一.王安石对《洪范》曾作过研究和诠释,写过一篇极长的读书体会《〈洪范〉......
“与士大夫治天下”一言出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701年)一次关于变法的争论,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都认为变法有利于国与民,但文彦博认为变......
【正】 准确地掌握全国人口数字,对国家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是重要的依据。系统......
宋代茶叶在军事边防上的作用南昌大学历史系黎世英在宋代,我国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正】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文革新的健将之一,有《苏学士文集》16卷传世。晚岁谪居苏州,曾置园为沧浪亭,故其集又以《沧浪》为名......
南宋史家李焘在其编纂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通过考异自注的形式对宋代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考察,尤其关注中枢机构中的枢密使之来......
一、引言: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江西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北宋神宗时受封为荆国公,后人又称他为王荆公。北宋庆历二年(1042)考......
【正】 “和买”的字面含义,就是官府向民户“公平购买”物品;在宋代,大都是指官府向民户“和买绢紬”而言。大约从北宋中期起,“......
<正> 《成都西楼苏帖》,对于研究东坡的书法艺术和诗文,考证东坡事迹,都有重要的价值。东坡的书法在生前即负盛名,黄山谷评为“本......
两宋白银货币化是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化中国古代货币史、宋代经济史的研究,探讨交换的发展与货币演变......
<正>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宋政府为推行常平新法,于各路首次派遣了提举常平官。对此,不少史书予以记载。但是,或语焉不详,或传......
试述宋代的社会风气□吴旭霞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败的转折时期,这种特殊阶段,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与以前大......
<正>十三山场六榷货务是宋代东南地区实施榷茶的最重要机构,十三山场指淮南蕲州王祺、石桥、洗马,黄州麻城,庐州王同,舒州太湖、罗......
【正】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著名历史著作,它的作者是李焘。李焘(公元一一一......
论“收其精兵”王育济,孔德灵《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2(建隆二年秋七月条》载:“上(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
宋定边军考吕卓民宋定边军始置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废于金皇统六年(1146年),共存在了48年时间。《宋史·地理志》于定边军记载颇详,但后代有关......
<正>赐烛是宋代诸多赏赐中的一种,和其他赏赐一样,赐烛也是帝王表达恩宠、倚重、劝勉的一种方式,并且逐渐形成制度。赐烛一般分为......
<正> 北宋王朝(960—1127),从它建立开始,便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北方的辽(有时称契丹),西北的夏(习惯上称西夏),经常侵扰边......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王安石日录》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录》订正史......
<正> 人口问题,已成有关中国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也促使人们对历史上人口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宋代传世的人口资料,无疑比前代......
中华书局2004年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十二月癸未”条云:“(宋太祖)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P.236......
<正> 《山堂考索》,又称《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也简称《群书考索》,南宋人章俊卿撰,全书二百一十二卷,分为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后集......
【正】 宋仁宗于景祐三年(1036年),又命李谘等总结茶法变更的经验教训,恢复贴射法。”谘等复言:“爽等变法,岁损财利不可胜计,且以......
通判不始于宋李裕民通判一职,传统的说法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创设,目的在于牵制知州,防止藩镇割据。《宋史》卷167《职官志》说:“宋初惩五代......
南宋史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直以取材广博见称于世。李焘在撰写该书时不仅取材于实录、国史与会要等官方史书,也广泛地从......
《续资治通鉴长编》并非谦称李裕民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而作的北宋九朝编年史,为什么不称《续资治通鉴》......
<正> 正在标点出版中的《续资冶通鉴长编》(下称《长编》),是南宋初李焘编纂的关于北宋一朝的编年史著作。原来总卷数为一千零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