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相关论文
2015年安徽大學入藏一批戰國竹簡,據目前已發表的簡本《詩經》,將其內容與傳世本相較,存在著大量的異文現象。傳世本《詩經》之《......
《詩經》在中國古代文化及學術傳統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一直是中國古代學術研究中的熱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大量的戰國兩漢簡帛相......
《詩經》是研究上古音必不可少的材料。前賢們對《詩經》語音的研究成果豐碩。經清代學者的研究,《詩經》韻部的格局大致已經成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周朝詩歌三百零五篇。目前關於《詩經》語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音、語義、語法、修辭等方面,側重......
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詩經》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早的《詩經》抄本,其時代比今本《毛詩》的流傳年代要早。學者們在探討具體問題時......
自鄭箋以降,古今注解《詩經·小雅·都人士》“尹吉(姞)”時多不别“姓”與“氏”,將“尹”和“姞”等量齊觀.本文根據西周春秋銅......
“歲暮”主題會使我們想到暮年時分,陽氣衰退讓位於陰,一個新的時期即將到來,不過即使回溯到《詩經》裹的中國古典詩歌,“歲暮”主......
异文是研究語言文字學的重要材料。阮元《毛詩注疏校勘記》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詩經》异文,爲我們研究《詩經》字詞關係等問題提供......
筆者統計,南宋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僅提及和援引《詩經》就達六十二篇(有的詩篇引録不止一次),約占《詩經》總篇幅的五分之一。......
本文以17—18世紀歐洲人如何開始認識中國儒家典籍爲背景,考察了《詩經》在當時歐洲的傳播,特别是《詩經》在英國的流傳,以此透視......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安徽大學藏戰國楚簡《詩經》與傳世本《毛詩》對讀產生的異文,必要時參考《毛詩》的不同版本、三家詩、其他文獻......
三國吴人陸元恪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今日最早唯有明代晚期的叢書本留存。由叢書本形成的今本系統,作爲丁晏、羅振玉等諸家輯......
期刊
對宋代《詩經》闡釋著作中蘊含的文學思想的研究,是個有意義的課題,是宋代詩學研究中一個有待加強的研究方向。本文試圖通過搜集、分......
《左傳》言及《詩經》篇目有分章,阜陽漢簡《詩經》分章抄寫,至《毛傳》,開始標出《詩經》每一篇的章數句數。《鄭箋》對此略有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期刊
清代嘉道時期桐城經學家馬瑞辰一生勤於著書,《毛詩傳箋通釋》為其代表作。其父馬宗璉是經學名家,與許多漢學家有密切交往。家學熏......
《詩經》作爲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一直備受學界的關注,歷代學者對《詩經》的研究都曾作出了不少努力和貢獻。社會、政治、經濟等因......
從出土文獻的角度來研究《毛傳》訓詁,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後世學者對這一傳統多有繼承,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在吸收前(5以及......
《詩》、《書》成書甚早,其文辭古雅,歷代學者多有《詩》、《書》難明之嘆。比年以來,考古學發展迅速,出土文獻材料與日俱增,且多......
《詩經》是上古漢語阶段一部重要作品,其語言研究畏盛不衰,歷久彌新。本文在前修時賢研究的基礎上,封《詩經》複音祠進行研究,試圖......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編成於春秋時代,相傳後經孔子刪定,成為儒家主要經典。在長期的流傳中,產生了文字上的差異,即所謂......
本文結合甲骨文金文材料,與傳世經典中之資料,考察商周時期之万(萬)舞樂制的形式,及其與庸奏和《詩經》中三頌之關係。從甲骨文例......
《漢文經緯》是德國語言學家加貝倫茨於1881年出版的一部漢語研究著作,在中外學界備受推崇。它比中國國內第一部語法学著作《馬氏文......
本文整理研究的對象爲金文與《詩經》中的“共見語詞”,本文所涉“共見語詞”包括單音節語詞、多音節語詞以及語句三種,本文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