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相关论文
在中国两大菜系川菜和鲁菜中,都有一道著名的菜——宫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而贵州人也把这道菜列入了贵州名菜。在英国、美国等西......
清朝光绪年间,一日,四川内江县衙门前贴了一张布告:我县在近期内,将接待一名大人过境。特征聘名厨一人,应聘者将酬以重金,干得好另有厚奖......
特供是专为特殊人群提供的高质量生活用品,诸如饮食、服饰、器皿、日用品,是腐败弊政的产物。如果追溯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代。民......
往昔人们谈及贵阳的名门望族时 ,总是兴趣盎然地念着“唐家的顶子 ,华家的银子 ,高家的房子”的顺口溜。所谓唐家的顶子 ,是指唐氏......
明清两朝,贵州人做上大官的不在少数,但称得上“一代名臣”者大约超不出三、五人。丁葆桢则是这三、五人中的表表者。丁宝桢字稚潢,织......
得宠太监威风八面,无恶不作,何曾想身首分离;铁面巡抚执法如山,就地处决,除大害青史留名。这是后人为颂扬清代廉吏丁宝桢而写的一......
高旅《持故小集》中《律例与事实各归各》一文,谈到了丁宝桢于山东巡抚任内诛安德海之事,称“其时东太后和西太后斗法,光绪也和西太后......
清代施行官盐专卖的制度,其中淮盐销售的范围很广,湖北一省向来被纳入淮引督销的范围之中。但是,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淮盐西运......
济南甚至山东的百年风云突变,要从一股泉水说起。美国历史学家鲍德威说:“济南的衙门多得像济南的泉子一样。”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关有......
丁宝桢通籍后,戎马征战十四五年,不惟亲历战阵,更以战略眼光考察全局,摸清敌我态势,在战略指导下战术运用自如,绝少败绩;为固国疆,......
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他的洋务思想内容比较丰富,富有特色....
咸丰年间贵州爆发大规模的叛乱。清政府因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贵州兵乱无力应对,丁宝桢在1854—1859年间以在籍翰林院庶吉士的身......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西力东渐下的近代社会,国势衰微,黄河久疏治理河患不断。丁宝桢,晚清时期较有作为的官员;为官山东期间,创......
历史研究向来重视对帝王将相的研究,比较忽略对能工巧匠、企业家的研究.其实,能工巧匠、企业家也都堪称社会精英.曾昭吉在没有机器......
作为晚清名臣之一,丁宝桢人才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突出的特点.其人才思想涉及人才的阶级属性、衡量人才的标准、成才的目标模式和......
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同治二年(1863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任山东按察使、巡抚.丁宝桢抚鲁期间,尤其是......
丁宝桢创办的四川机器局是晚清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洋务企业中并不是最早创办,规模也不算大,却卓有成效,富有特色,最能体现......
丁宝桢并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领袖人物,但他的洋务思想、洋务实践与相对突出的现代化推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相较,仍富有特色......
古城昭化探胜□曹弘“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忱,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汞,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
清朝同治、光绪两朝,曾有过短暂的改革时期,也曾给受尽各列强欺凌、掠夺而奄奄一息的满清帝国带来些许光明和希望,这时期史称“同、光......
担任山东巡抚十年间,丁宝桢协助曾国藩和李鸿章镇压捻军;智斩安得海;治理水患;创办山东机器局。加强山东海防建设等,表明了他是开明务实......
本文旨在结合薛氏兄弟致丁宝桢信札中的有关史料,介绍光绪初年中英外交争执这个背景下,丁宝桢在山东所实施的海防战略。......
宫保鸡丁与晚清名臣丁室桢丁宝桢是个美食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尤好辣味。他任四川总督期间,就被以麻辣味为主的川菜迷住了。他看到川......
<正> 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清咸丰3年(1853)进士。历官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山东......
丁宝桢文集包括《十五弗斋文存》和《丁文诚公奏稿》。前者1卷,后者26卷。这27卷文集基本上是他任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的20年间写的......
每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其一生中,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不然,其将不是杰出的.历史会对其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在历史的长......
本文追述了丁文诚公与诤友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以及他们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这段史料。"贤人进,则民生遂",正如黎......
发生在清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是中国近代史中最著名的大祲奇灾。本文通过当时稽查山西省赈务大臣阎敬铭以及山西巡抚曾国荃致丁......
丁宝桢杀慈禧宠信太监安德海是晚清轰动朝野的大事,因事涉宫闱,在史实与传闻(包括野史小说、民间故事、鼓词戏剧)之间有很大差异。本文......
丁宝帧(1820—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织金县)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南岳州、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光......
王闿运受聘出任尊经书院山长,是影响四川近代学术教育的一件大事。这件事表面上看似简单,常被史家所忽略。其实此事的背景经过,当事人......
光绪初年,食盐官运商销改革在四川颇见成效。期间,灶户王余照上控一案中,光绪帝与户部、丁宝桢等川省官员及王余照等地方绅商的应......
图为两通遵义人的墓志铭,一为《遵义黎君墓志铭》(图一),一为《遵义塞季常墓志铭》(图二)。前者基主是黎恺,为黎庶昌之父,道光五年......
2000多年前,秦太守李冰修都江堰,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王闿运受聘主讲四川尊经书院,是他传奇人生中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而翻检相关史料,发现王闿运光绪四年“出山入川”,接受总督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