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报相关论文
近代上海小报以色情、无聊等负面形象遭到主流社会的批评,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以大报的对立面而存在。为挽救正当性危机,小报通过申述大......
论及1930年代的“鲁迅形象”言说,当前学界大多聚焦于“左翼鲁迅”,“文学鲁迅”或“启蒙鲁迅”等几种范式。以上的鲁迅形象偏重知......
2005年第10期《上海文学》隆重推出了新发现的张爱玲佚作《郁金香》,该刊从2006年1月号起,又新辟了“古今”栏目,集中推出一批最初......
近代上海小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起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
该文依据70多种主要的上海小报,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对市民文化的载体小报,进行文化和文学的综合考察.切入的角度,是为了更深化已有......
在生产活动中,媒介组织不但要生产出好的媒介产品或服务、设定适当的价格、建设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渠道,而且还要非常注重把媒介产品......
以《晶报》为个案来看,近代上海小报的花稿开始只是文人悦情怡性的手段,是没有什么功利性的。之后,由于受到读者的追捧,花稿日趋商......
随着20世纪20年代上海经济的进步和舆论环境的改善,上海的大小报都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正在这时,上海发生了莲英案——名妓王莲英......
【正】娱乐休闲是工作之余的放松和消遣活动。除了结社聚会,把酒吟诗等文人传统休闲方式之外,清末民初报人还通过喝酒、听戏、打麻......
上海小报是近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类型,在其发展过程中已逐步走向平民化,反映市民文化生活,隐寓时政,宣传进步文化,对促进文......
打笔战是近代上海小报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小报打笔战的目的不在于争辩问题,理清是非,主要在于利用社会喜看热闹的心理,以此为手......
在晚清现代白话的酝酿期,北京小报以“口语白话”、上海小报以“松动文言”作为各自的语言基础,参与其间。后虽受到“五四”欧化白话......
近代报刊在城市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报刊不仅为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史提供详细的历史细节,它们对于城市市民日常生活及休闲......
在上海小报发现的一系列40年代海派作家佚文中,《郁金香》是张爱玲创作高峰的绝唱,东方蝃(?)的《补情天》是40年代海派文学的关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的小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北京小报为代表的北方小报风格和以上海小报为代表的南方小报风格存在明显差......
鸳蝴和海派的界定历来不能达成共识,考察上海小报文化形态的衍变过程,对这类问题研究具有推进作用。鸳蝴文化和海派文化构成了近现......
上海小报在中国近现代市民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受鸳蝴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双重影响,所营造的都市空间逐渐"下移"。"下移"的趋向表现在版......
<正>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上海存在着一种数量很大,有广泛读者群体,内容以休闲、趣味为主的小型报纸,这就是小报。上海是最早出现小报,......
<正> 夏衍这一名字,最初见于上海出版的两本文学杂志上,那是在1936年4月至6月间。先是《文学》月刊发表了夏衍的剧本《赛金花》,接......
近代上海小报和苏州评弹均为雅俗共赏的市民大众文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两者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依存和发展。一方面,苏州评弹促进......
苏州评弹进入上海以后,在近代繁荣发达的商业文化环境中促进了文艺小报的诞生和发展,小报文人利用报刊对评弹艺人尤其是女弹词的品......
晚清民国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大量涌入,近代上海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现代化大都市生活方式的磨练下,上海市民社会呈现出......
上海小报的文化视境规约了它所阐释的都市迥异于其他媒体和文学作品。小报拒绝对都市作深度的文化探究和思想润色,仅仅依托市民的直......
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文化也由此空前繁荣。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盛、20、30年代的上......
<正>15年前,当吴福辉兄的大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以下简称《海派小说》)问世时,我就欣喜万分。"海派文学"长期名声不佳,终......
关于近代上海报刊的研究,以往学者多从报刊史角度入手,且多倾向于大报大刊研究,甚少注意近代上海小报社会史方面的研究。本文着力于这......
<正>记得吴福辉先生在他的论文集《深化中的变异》自序里说过,这些年来他的老同学见面就逗趣,称他衣饰新潮"越来越海派",其实细论......
2007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范伯群先生78万字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这是范先生自退休后费时5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贾植......
四年前读“张派”作家东方蛾竦(李君维)1945年6月发表的散文《穿衣论》,注意到文中的一段话:“在小报上读到《炎樱衣谱》,想到中国女子......
本文以依附于上海小报这一传播媒介的辞赋为例,分析辞赋面临的新环境以及为之发生的新变化。运用传播学理论框架,从传播者、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