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基因相关论文
基于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第三代作物杂交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相比,具有制种安全、组合自由、杂交种育性稳定等优点,已在玉米......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3,水稻的产量约占国内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3。三系杂交水稻的......
圭亚那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为豆科(Leguminosae)柱花草属(Stylosanthes Sw)多年生植物。它是世界热带地区利用广泛的......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稻不育分子机理及不育基因克隆研究还没有很大进展,至今为止没有水稻不育基因被克隆。本研......
本研究利用两套辣椒CMS雄性不育系和对应的保持系W9A、W9B,W7A、W7B和不同基因型的自交系构建F群体、F群体和回交群体,研究和分析辣......
对普通小麦新601、雌性不育材料XND126及其BC1群体的育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此组合中雌性不育表现为1对隐性基因的遗传.结合......
红麻不育系的选育为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红麻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可用于优良不育系或保持系的选择。采用单株......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enesis Makino)俗名小白菜、青菜,原产中国,主产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蔬菜周年供应中起......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均以稻米为主食。以雄性不育为基础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为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提供了......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品种MS8S的育性受光温条件变化的调节,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S8S的育性是由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MS8S......
植物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植物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研究对其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豆核不育突变体CT-2s......
栽培稻(Oryza Sativa)籼粳亚种间F1杂种具有较强的生物学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有可能使水稻的产量得到显著地提高。然而,籼粳亚种间......
川杂棉26号是以新育成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160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F1代......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室成功选育出一种新型高产杂交优质油菜,这种油菜与中油 821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一般亩产 210~ 240 k......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本文从经典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性,认为在定位、分离光(温)核不育基因时,应尽可能选择受1对基因控制的不育系及其分离群......
温敏核不育材料 8987,在 2 4℃以下完成雄性不育 ,2 7℃以上恢复可育 .利用该材料与 3个可育品种杂交 ,并对F1和F2 群体进行花粉育......
为了了解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如何通过影响相关基因导致植株雄性不育,细胞核育性恢复基因如何作用......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F1通常表现为高度不育,这种不育性的一种遗传学解释称为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型.为了研究这种不育性,提出......
为了建立非1B/1R类型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对基础遗传材料Tm3314来自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的T型恢复......
利用近等基因系原理和RAPD标记技术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组DNA及其保持系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200条随机引物的RAPD扩增......
利用田间发现不育基因材料与自选优良自交系C358杂交,经过基因重组,利用回交转育、田间选择,选育出雄性胞质不育系C358A,其具有不育化......
川杂棉20号是以我所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抗病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2—28A为母本,以抗病虫品系GH255为父本测配而成的新杂交组合......
利用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高温条件下表现部分可育的特性,在南昌夏季以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杂合不育株作父本,与具有不同细胞质......
利用混合分布理论对水稻新资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O6S不育性状的主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O6S受一对主效核基因控制,且该基因遗传......
选育不育期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是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利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安全......
以玉米温敏型核雄性不育近等位基因系琼42Qms(不育)和琼42(可育)为材料,通过跟踪解剖、显微观察确定了雄穗处于小花分化期为分离纯......
抗病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2,是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268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
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生态学、遗传学及基因定位研究表明,玉米温敏不育系琼6Qms和琼68S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玉米温敏不育系,琼6Qms的育性......
简要概述了光敏、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不育基因表达的条件,光温信号的接受与传递及不育基因的探索工作.......
提出了一种统计方法,利用标记位点的异常分离,来估计远缘杂交中不育基因位点的位置和效应,在回交群体中,用最大似然法对不育基因与标记......
提出了利用F2群体估计远缘杂交中不育基因位点的位置和效应的一种统计方法.利用共显性标记位点的异常分离,用最大似然法可以对不育基......
以谷子(Setaria italica (L.) Beauv.)雄性不育系1066A为母本,豫谷1号三体(1~7)及四体8和四体9作父本进行杂交,应用初级三体分析法,......
2012年2月,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的一项新成果被刊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团队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两系法”杂交中的重要种子资源,其特性为长日光照下不育,短日光照下可育。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选育......
近年来,油菜的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如:品质改良、抗病、抗逆、不育基因等;较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
我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育种家的不断努力,利用“三系”法已育成大豆杂交种18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
本研究以圭亚那柱花草‘1979’(Stylosanthes guianensis‘1979’,母本,花粉不育)和‘热研2号’柱花草(轮回父本)的BC1F1代群体为......
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是开发新的育种方法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抗性,改善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水稻......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学现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败育但其他组织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因此......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学现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败育而其它组织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因此......
遗传防治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害虫防治方法,其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安全性高,具有化学防治无可比拟的优点。阐述了辐射不育、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