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诗学相关论文
摘 要: 将翻译的文化操纵学派提出的诗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这一行为为译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利用描述性的研究方式,探讨了翻译......
"个体诗学"是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提出来的一个诗学概念,它作为诗人创作中区别于"青春期"写作的主要分野,为对诗歌和个体诗人的研究提......
以庾信“性灵说”为代表的南北朝诗学理论与实践,标志着中国个体诗学和“文的自觉”的成熟;“性灵说”与现代美学中的主体问性有异曲......
1 概念及两种写作语境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书写者从公共角色、集体代言人的身份里疏离开来。这种疏离与“个人写作......
“诗人”一词是中国古代诗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批评术语。它最初主要是指《诗三百》的创作者,具有群体性、典范性等特点,承载了中国古......
<正> 90年代诗歌呈现了空前复杂的局面。时代语境的多重性、暖昧性和相对性不但置写作者于空前的自我困惑之中,置诗歌意义的建立和......
2017年11月11—1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湖南大学主办,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在湖南......
在女性诗歌批评话语的建构过程中,诗歌标准和性别标准发生错位,导致了诸多争端和歧义。本文与当前的批评话语进行商榷,剖析其中的......
《毛诗》的大、小序,是汉儒传承的周代诗教时代的经典文本。周代诗教是礼乐的实际应用,其声歌之学中原本包含义理的部分。汉代《诗......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观念中 ,文以载道无疑占有支配的地位。不管时代怎样更换 ,道的含义怎样修正 ,它总是基于一种公共理解和群体......
诗歌史存在着个体创作与群体创作两种形式 ,同时也存在着性质不同而相对统一的群体与个体两种类型的诗学。考察人类早期的诗歌发展......
本文以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为考察基点,重新追溯和梳理了中国新诗史,认为汉语新诗总体上长期纠结于宏大叙事的政治祈愿之中,这就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