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刊相关论文
报刊千万,有四种给我的印象深。 第一种,店小二型报刊,也叫传声筒型报刊。它自己不思想,全靠领导下指令,有时就一版一版地照抄新华社......
【编者按】关涉中国报刊史的学术研究由来已久。自改革开放学术兴盛以来,与中国报刊史研究相关的著述越来越多。随着近年来学术界......
文章分三大部分。首先扼要评述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有关“黄祸”论的内容及变化,分析其本质和险恶用心。继之根据......
今年5月,海外华文作家喻丽清、戴小华与湖州作家座谈交流,她俩优雅出众的身姿,清脆标准的华语,声情并茂的言谈,可亲可信的内容,给与会者......
摘要张恨水终生以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但在“通俗小说大家”的光环下,“报人张恨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可是他驰骋新闻界......
摘要 体育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影响到了体育新闻的报道形......
<正> (一)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腐朽的资本主义崩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胜利的新纪元。它标志着......
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所组织的译报活动,向为史学界所注视。解放前就有人对此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尤多。无论在史料发掘或......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时逢初秋,“2009~2010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再度与公众见面。这份凝聚了业界期盼、同仁厚望,诸多媒体......
摘 要:本文通过对《良友画报》1926年到1930年共23期的观察,由版面设计观其视觉风格、由时代背景悟其刊载内容,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和......
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报刊经济报道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通过对中国“复关”、“入世”进程中的报刊经济报道的历史......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这期间的10月1日,《新华日报》在第三版发表社论—《人民的报纸》。文章开......
在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中,以联合舰队为主的日本海军充当着侵略的急先锋.甲午战争后,初创的中国报刊业便开始关注日本海军发展的状......
我认为现在中国报业有两大缺陷:一是发行数据上的缺陷,二是读者结构上统计方面的缺陷。现在中国报刊中敢于直说自己发行量的不多,......
中国报刊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对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报刊资源进行调整优化,实施“集团化”的整合管理,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并取得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94年筹备第一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向中国发出了邀请。而当时的清......
本文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新闻框架理论,以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报刊中广泛出现的报刊隐喻现象进行了考察。分析和探讨了......
发行问题是当今报刊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报纸发行问题的研究早就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的“显学”,成为西方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在我国新闻......
张东荪(1886—1973),原名张万田,字圣心,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职业报人、政论家。张东荪为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把中国......
女性期刊伴随着女性的成长,推动了庞大的女性产业的发展,包括时装、化妆品、家居和婴儿抚育等方而的内容,逐渐成为我国期刊业竞争的热......
一般认为,最早的新闻印刷品是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北宋小报。但是,中国的近代报业却迟迟没有产生,直到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那么,为什么......
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史学》编辑部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报刊与......
2007年中国报刊业遭遇受众审美疲劳、经营成本攀升等多重压力,加上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强力挤压,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所放缓。有数......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
【正】时评成为各报刊的重要版面,不过近十年时间。追溯时评发展轨迹,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应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它成为......
反对侵权盗版,呼唤创新,一向是报刊报道的基点和热点,然而考察中国报刊业现状,就会发现雷同、模仿、抄袭现象不但在新闻版面上时有......
来自“2007中国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的一些观点表明:报刊数字化盈利模式尚未形成,传统报刊受政策影响广告增长乏力。那么报纸的未......
2003年以来,包括报刊业改革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试点单位的积极探索,报刊业的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五四时期进步报刊活动家借取西方的人......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
大多数高职院校报已形成了四开四版小报的固定版式,并从创立之初就延续了中国报刊的副刊传统,一般将第四版开设为副刊版面,发展至今。......
本刊第36期封面文章《报刊改制攻坚》,对中国报刊转企改制做了全景式的报道,引起了业界与各界的强烈反响。本期本刊再次邀请北青报社......
<正>在我国新闻史上,自国人办报刊开始,报刊的言论就受到特别的重视。为何报刊在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整体呈现的都是重言论......
2012年.对于中国报刊界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2012年,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界来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有两件事作为标志:第一件事是全国哲学......
<正> 信息经济是美国企业家,约翰·霍根的理论。他把约自1880年开始的工业化时期的经济称为物质经济,其特征是机械论,特点是大......
19世纪初 ,一批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进入中国。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中 ,创办报刊是一种迅速又广泛的传播方式。在 2 0世纪之前 ,传......
中国报刊对1917年俄国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进行了即时报道。相比之下,对二月革命的报道相对密集且褒扬之声甚强,而对十月革......
2005年2月28日,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暨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正> 从1938年到1949年,在中国燃烧着战火的大地上,曾兴起过继维新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之后的又一次办报热潮。据南京师范......
"发行管控"是中国各个时期报刊媒体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自古代至今,中国报刊发行体制经历宋代至清末传统报刊封建主义君主专断......
对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喧嚣一时的“黄祸”论 ,中国有近 1 0种报刊作出过反应 ,一是译载过外国的有关文章 ,二是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