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公振相关论文
《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后期改名为《中国杂志》)是一份由几个外籍外裔的侨民学者创办的杂志。它的撰稿人主要是居住在上海的外侨和华......
回想我早期搜集藏书票的过程,虽然进展比较缓慢,不过充满了温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拜访已经退休的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当时我......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
<正>1927年,我国著名报史专家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这句话精辟地阐述......
关于民国时期报史或报人的专著,已经读了多种,感觉大同小异,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风云人物,内容亦属老生常谈。 近得《民国报人......
方汉奇同志的新著《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专著。 据不确切统计,中国近代报刊大约有七百种......
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所组织的译报活动,向为史学界所注视。解放前就有人对此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尤多。无论在史料发掘或......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
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一生结交了许多中外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记者、作家和画家等,同他们建立了诚......
在中国,有一个从洋博士到革命女作家,她就是浙江的陈学昭.rn陈学昭(1906-1991),海宁盐官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爱国女校文科.她学习勤......
戈公振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与泰斗,沉浮于报界数十载,其《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为我们了解......
戈公振在上海《时报》任职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时评。这些评论,聚焦时政,关注商业,关怀民生,抨击时弊,跨越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代......
中国新闻摄影画刊第一次出现,引起了新闻界的震动。那是在一九二○年,其首创者便是我国新闻界老前辈戈公振先生。当时他主持《时报......
今年9月,惊闻包括新华社在内的11名记者,报道矿难时居然收受现金元宝贿赂,而被给予开除公职等处分.也是9月,笔者在东台有幸拜谒我......
戈公振先生一生搜集、整理图书、报刊资料,著述许多著作,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文献工作者搜集地方文献提供了依据。论......
【正】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
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是以报学史为开端的,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因史料稀少、语言障碍大,在新闻传播史研究中最为薄弱.我国元代报学研......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记者和新闻学家戈公振撰写的《中国报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闻史......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至1920年......
【内容提要】《新闻学刊》因具有国际视野并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而“结缘”德国科隆万国报纸博览会。中国新闻界在对万国......
期刊
1927—1928年戈公振自费出国考察,这次考察活动行程数万公里,途径欧、亚、北美三大洲。戈公振通过此次考察活动,搜集大量新闻史资料,实......
【正】王韬(1828~1897)是著名的思想家,是第一份中国人独立掌管的报纸《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对了解其历史作用大......
戈公振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进步爱国报人和新闻史家,他作为报人最重要的新闻职业生涯是在《时报》的14年(1914年~1927年初),“从校对、助编......
《北华捷报》英文名为“The North China Herald”,1850年8月3日由英国商人亨利·奚安门创办,是上海第一份现代报刊.该报是典......
报人戈公振(1890~1935),作为民国新闻史家,一直以"著名的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历史正面形象流传后世。1但是,......
2013年9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何扬鸣教授所著的《民国杭州新闻史稿》出版。这部著作是继《浙江新闻史》(1930)、《杭州报刊......
戈公振逝世不久,邹韬奋最早突出其爱国品质,后经沈钧儒等强化。20世纪40年代,中共新闻理论界认定戈公振为资产阶级新闻学家,未提及......
<正>《盛京时报》是日本在华创办的历时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从1906年10月18日创刊至1944年9月14日改为《康德新......
<正>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
期刊
本文论述了媒介素养的提出和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人人可以发布新闻的时代,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
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研究,深受戈公振的影响,形成了以"邸报"为中心的研究路径。戈公振一直被视为是最早提出汉代起源说的学者,但实......
梁漱溟是最早发现《中国报学史》有错并力图纠正的人。针对戈公振关于晚清"彭翼仲报案"解释的3个错误,他在1960年《记彭翼仲先生》一......
本文介绍与评述1890年美国传教士范约翰所提出的一份中文报刊目录.这份目录对研究中国早期新闻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却长期以来......
民国初期记者的地位“记者”一词的出现,跟近代以来现代新闻事业在中国的逐步确立息息相关。维新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报人,我们一般......
期刊
新闻史研究作为一种学术实践,必须在一定的新闻史观指导下才能有效而现实地展开。遗憾的是,大部分新闻史著作要么体例雷同,分期雷同,史......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戈公振是从进入《东台日报》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位用新闻实践和报业研究抒发自己爱国情怀的热血志士。无论是从事报纸编辑,还是从事......
<正>1932年1月底的一个夜晚,日军轰炸上海,留待商务印书馆付印出版的戈公振先生之《世界报业考察记》,恰遭此劫难而化为灰烬,让人......
【正】 我国的新闻教育实自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创立新闻学研究会为嚆矢.一九一二年虽曾有全国报界俱进会在上海举行特别大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