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党相关论文
中国青年党是20世纪20年代创建的重要党派之一,在中国近代政党史中扮演重要角色。1923年12月2日,青年党成立于法国巴黎。1924年9月......
过去,我并不了解常乃悳,读了吴宓日记,才引起我的注意。 《吴宓日记第六册》1937年4月29日,记有常乃悳与吴宓诗歌赠答之事。编者注......
韩戍:周老先生,您好。您是光华大学最资深的校友,我到您这里来了解一些关于光华的情况。周有光:过去的大学,圣约翰大学有人研究过......
中国青年党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政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介于国、共两党之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青年知识分子分化的产物。......
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党建国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的论述,着重考察了该党建国理论中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
中国青年党由曾琦、李璜等人于1923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创党之初标榜“第三势力”,后来紧密追随国民党。50年代来台之初,自我定位为“......
人民军队与国家建设军队,既可能是国家的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国家的分离性力量。在近代中国,北洋军曾经推翻了一个旧的政体、创建......
文章通过对中国青年党在旧政协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它在会议阵线中的站位和该党在会议前后的态度的考察,认为该党在1946的旧政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三支重要的政党势力。一是当权的国民党,二是共产党,三是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
中国青年党是中国现代史上仅次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三大政党。然而关于青年党的研究却极其薄弱。在有限的研究文章中,还没有文章对......
中国青年党脱离进步阵营后,由于本身的纷争和分裂,丧失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它的政治生命就基本上结束了。可以说,中国青年党脱离进步......
中国青年党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抗日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它要求国民党取消其一党专政,并提出了"政党休战"的主张.这符......
1920年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莫过于新兴政党,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以及新改组的国民党竞相登场,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青年党作为一个国共两党之外的较大政党,在国家存亡之秋,其政治主张和活动表现出了复杂多变的两面性:即抗日与降日同......
1920年代,随着党势的扩张,国民党为了践行其以党治国的要旨及对民众进行严格的意识形态熏陶,开始宣传和推行党化教育,却遭到了宣扬......
中国青年党是20世纪20年代崛起的重要政治势力,有“第三大党”之称。青年党与国民党发生过各种纠葛离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双方关......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又有矛盾的方面。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的一段时......
期刊
【正】李璜,中国青年党的首领之一。别名幼椿,号学纯,又号八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四川成都人。1908年李璜13岁间入成都洋......
民国时期 ,醒狮派等各种集团纷纷出现 ,它们试图立足于政治文化共同体 ,建立民族国家。醒狮派国家主义思想是主张树立“国性”,以......
中国青年党是继国民党、共产党而起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有"第三大党"之谓,在民国政治史上曾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全面抗战时期,......
1947年行宪国大代表选举中,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与国民党展开了多重博弈。但选举过程中,则并未弘扬其主张......
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中国青年党的地位十分突出,是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派的“中坚”。中国青年党创建之初,并非以反共作为直接和唯......
中国青年党在中国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在国家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成立。其主张主要有:反苏反共,全民政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团结力量......
中国青年党是较早系统提出抗日主张的党派之一。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该党即预见了日本侵华的必然性,力主排日强国;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号......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党走向崩溃,为了政党生存,他们做出转变政策的决定。《国论月刊》就是其政策转变的产物,它和《国论周刊......
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国家主义派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李璜、左舜生、余家菊、陈启天皆为其中的代表人物。自1924年起......
1923年12月2日,中国青年党在法国巴黎创立,标榜采国家主义之义,唤起国内民众的爱国卫国之念,再通过“学工农商兵”各阶层的联合,开......
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旨在树立“国性”,实现全民共和的政治理想。醒狮派通过对国家观念的提撕来呼吁国民的爱国心,获得的国人的同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刺激下,青年党积极投入到抗日大潮之中。以书生政党行武装抗日之事,分别进行了党员参加、义......
国家教育协会由余家菊、陈启天等人于1925年7月初发起成立,至1927年后终止活动,存在时间不足两年。从性质上看,该团体与中国青年党关......
期刊
1923年底陈启天揭橥“新国家主义”的要旨在于建构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围绕这一主旨,陈启天一直倾力......
中国青年党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的一个重要党派,成立于五四后,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的政党政治演......
<正>青年党又称国家主义派,最早发源于“五四”时期的少年中国学会.当时的少年中国学会分为两派: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派,最......
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派风行一时,该派以《醒狮》周报为喉舌,在青年中散布“国家至上”、“全民革命”、“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等......
中国青年党,简称“青年党”或“中青”,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法国巴黎。本论文围绕“青年党为何失败”这个中心问题,以专题的方式尝......
从学理上说,1920年代醒狮派的公民教育思想既是一种以国家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以国家主义为灵魂的政治理想。醒狮派在对当时......
【正】 中国青年党(简称“青年党”),是曾琦、李璜等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在法国巴黎组建的。青年党成立伊始,便盗用五四运动中“外......
在1920年代,中国的政治团体中,国家主义派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是三个主要新兴政治势力。它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生,并在波......
在近代中国三百多个大小政党中,中国青年党①与国共两党一样,有完整的政党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并以在野民主党的身份在中国近代......
一邓小平是很多传记著作的人物之一,但这些著作很少涉及邓小平留法时期的内容。事实上,他在法国度过的五年时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
五 四时期是人才辈出、百舸争流的时期 ,也是各种思想流派碰撞激荡、百家争鸣的时期。在五四时期众多的社团中 ,少年中国学会 (简......
“五四”之后,学生与北京政府之间关系恶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学生运动遂演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此时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