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相关论文
傣医以四塔五蕴学说为核心内容来认识人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将四塔五蕴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看作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探讨......
藏传佛教有着较为丰富的认识主体的思想,尽管与其他认识主体论一样,把认识主体视为具有精神与物质两大要素,但是它对主体的定义,对......
本文依据佛典,特别是《阿含经》严格界定了五蕴、五取蕴两个概念,指出在逻辑上它们具有“属一种”之间的层级关系,并以“五蕴一五取蕴......
《杂阿含经》第13、14经与南传相应部犍度篇《味经》同本异译。其中"味、患、离"的概念在《经集》、八正道正见、说一切有部思想中屡......
本文通过对"五蕴"、"十二缘起支"和"三法印"中的"行"的考察,尝试分析了为什么可以用同一个"行"表达"行蕴"、"行支"和"有为法"这三......
"五蕴"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佛教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中,"五蕴"曾有不同的翻译,如"五众"、"五聚"、"五受阴"、"五阴"等。......
情绪是人类普遍性的心理过程,一切心理问题及障碍都有某种程度的情绪困扰,因此情绪宣泄是心理咨询非常重要的疗效因子。目前心理学......
对意识现象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索已然成为认知科学的重要议题。对此,神经现象学提出,现象学描述提供的第一人称数据与神经科......
援引《奥义书》和《梵经》等典型"梵我"论经籍,将"梵我"的权威性释义,与佛教如来藏正义作比较和分判;不同点是:1.如来藏没有起始之......
大乘佛学为三,分别为虚妄唯识宗、性空唯名宗、真常唯心宗,对于三宗不可以绝对对立视之,以大乘起信论所建一心二门为理体察,可知三......
傣医"雅解"理论是傣医理论体系的特色理论,解"食物毒"是"雅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解"食物毒"的概念、分类、病因病机、治......
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慰藉心灵,人类创立了许多以万能的主神为中心的宗教,就如婴儿依赖父母,在宗教里寻求精神寄......
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对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潜在而强烈的需求。佛教被认为是系统的东方心理学体系,其中五蕴体系是......
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在本文中,依《阿含经》"苦、集、灭......
本文从禅所追求的"涅槃"境界出发,阐述了禅学对心理病理现象及产生缘由的若干观点。禅学认为人的心理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烦恼";无......
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从限定的五蕴视角,对佛教文化景观和......
原始佛教“业报说’与“无我义”相矛盾的判定几已为国内学界所普遍接受,本文基于对原典的解读,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辨正,并在缘起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