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相关论文
本文考察梵文佛典《俱舍论》中动词语态范畴在汉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分析真谛与玄奘两位译师对梵语动词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语言策......
《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故事已经深入人心,“风月宝鉴”就是借用了佛学白骨观的思想,它源自佛学思想,而作为佛学经典的《俱舍......
日本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禅师叫道元禅师。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创者,是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九岁时就能解读《俱舍论》,当......
《俱舍论》是佛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着“克制欲念”的思想精髓,对企业客服人员的情绪管理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结合《俱舍论......
《俱舍论》作为佛教有名的阿毗达磨派著作,概括一切有关阿毗达摩的核心教义和其他部派的一些教义,而它在藏区,从藏传佛教前弘期到......
本文侧重从“六因论”出发探讨《俱舍论》的因缘理论。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俱舍论》中“六因论”阐释;六因四缘对应关系;“六因论......
本文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阿昆达磨俱舍论·界品》(Abhidharmakosabhasya: Dhatunirdesa)的翻译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极微”(param......
大约公元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开创了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之后,涌现了一大批此教派的继承者。在众多贤者中作为世界二胜......
作为佛教基础论典的《俱舍论》在天台立宗以及后来祖师的经典诠释中多有涉及,其中湛然大师引《俱舍论》来阐释天台教理较多。《俱......
佛教传入中国,因其特殊的文化特质而迅速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思......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契入佛教哲学的关键。世亲在《俱舍论》中分别从五蕴观、因缘观等方面对"无我"思想作了严密、全面......
本文依据《俱舍论·世品》的内容出发,探讨佛教所阐述的宇宙现象。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依次分析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世......
五代之际,政权割据,社会动荡。佛教义理不兴,但通过对相关僧传及典籍的考察,这一时期依然有研习《俱舍论》者。《宗镜录》、《新集......
"十二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俱舍论》对此做出两个方面的梳理:一是从生命观的角度阐述十二缘起的含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