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教相关论文
上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短短数十年的距离与变迁,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在这改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经济、文化、......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卞毓方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29.80季羡林的包办婚姻,令人想起鲁迅,鲁迅在痛苦中选择与发妻朱安“分......
窦娥的形象一直被千古传诵,她的形象家喻户晓,在她身上作者寄予了多种寓意,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形象和"三桩誓愿"两方面,简要探索作者......
1912-1937年间北京的报纸刊物为探究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化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纷繁的信息之下潜藏着报刊媒体在社会风化问题的流......
唐代女性开放、自由一向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也有很多人认为唐代女性是中国妇女中幸运的一群,但是在这种开放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
礼是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生活、习俗的约束。礼制是一种"生活法则",它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礼制约束了生活,而生活的变迁实与礼制的......
<正>爱情是影视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而"主题是一部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1](p4)。正如其他艺术......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6年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行列。本文试图从舞蹈身体语言的角度对......
<正>许地山的短篇小说《春桃》写于1934年,发表于《文学》第3卷第1期。这是一篇写实中蕴含传奇的优秀小说,将一个动乱年代下层平民......
《红楼梦》传统婚恋观管窥刘玮在肯定与认同《红楼梦》的民主主义倾向与反传统锋芒的大前提下,本文想从一个“小”问题出发,即从几位......
<正>一、现代文学中的功利和平民色彩现代文学非常重视文学的宣传功能,并把文学视为人类解放以及社会改革最佳的思想武器。当时由......
<正>《白鹿原》是一部真正深入到社会深层、历史深层、人的存在深层的悲剧史诗。作家通过展示形形色色人物的悲剧命运,成功地勾勒......
方婉仪(1732-1779),字仪子,号白莲居士、白莲女史,安徽歙县人。为广东布政使方愿瑛女孙,国子监生方宝俭女,“扬州八怪”罗聘之妻。......
唐代女性开放、自由一向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也有很多人认为唐代女性是中国妇女中幸运的一群,但是在这种开放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
<正> 以一个男主角为视点,表现纷纭众多的女性形象,不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老套,一个个栩栩如生,妍媸互见,洋洋蔚为......
"男女授受不亲"一直是钳制中国古代社会男女两性关系的最有力武器,为"严男女之大防",分区、搭女台、垂帘、列女座等一系列专为女性观众......
乡土作家厚圃小说中的潮汕女性形象反映了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特点,她们既恪守中国传统礼教,同时又具有独立自主的现代精神。......
<正>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出家喻户晓的著名悲剧,剧中主人公窦娥更由此剧成为蒙受冤屈者的代名词。窦娥作为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
<正>《白鹿原》是我国作家陈忠实描写的发生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史诗巨著,将民族、家族史实在大社会背景下展开,写出一个时代民......
<正> 我国传统礼教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见诸于文字的神话传说中完全可以看出蒙昧时代我们祖先那种井然有序......
<正> 狐文学,即载有狐传说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口头传说、文人笔记小说和通俗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也是古代人狐狸信......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一切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审美评价,都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曹操和刘备是三国......
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 ,白鹿原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 ,在这个以男性为尊的社会里 ,女性的世界黯然失色。田小娥因不甘屈辱的境地......
“祀天”是历代“大典”,皇帝必须亲自出席,以表示作为“天子”地位的合法性。明朝从太祖至孝宗,都亲祀天地,缺席祀典从武宗晚年开始。......
本文从《三国演义》十多个女性形象的描写中透析出它的妇女观,并与传统礼教所规定的“妇道”比较,证明其妇女观的重要变迁在于:淡化贞......
石君宝的《秋胡戏妻》①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杂剧,其主要表现了在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妻纲"对她们的压迫,......
1919年11月14日,赵五贞女士为反抗封建旧式婚姻制度,在成婚当天,用剃刀自刎于花轿里。这件“血洒长沙城”的惨事立刻在湖南引起强......
在中国古代男女情爱文学中,相思病母题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对于两性之间天然吸引力、人性情感等表现极其重要,诸如传统礼教......
<正>纵观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不管是贵为皇后,还是贱如妓女都带有一种物化性质,都被深深打上“物”的烙印。新中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