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相关论文
笛曲《汇流》是俞逊发先生和瞿春泉先生于1979-1980年间创作的竹笛协奏曲,该作品在中国竹笛协奏曲创作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极具研究......
我国的戏曲的种类非常繁多,戏曲作品的音乐伴奏也独具特色。戏曲音乐的伴奏通常都需要多种乐器协作。竹笛,在我国戏曲音乐中有着非常......
<正> 悠扬委婉的笛声,在空中回荡。随着旋律的缓缓流动,仿佛在听众面前展开了一幅景色秀丽的山水画卷:玉宇千层、皓月当空;湖光粼......
《二胡曲集》二胡——这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乐器,以其音质纯净,音色柔和、优美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
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下简称《扬》)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为止,三十多年过去了《,扬》曲的旋律仍然会不时从校园......
摘 要 泛音在很多乐器中出现,乐器的构造、材质不同,泛音的效果则不同,它是亮化组织乐曲的重要成员。笛子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其中......
俞逊发先生是建国以来第二代竹笛演奏的杰出代表.他为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后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
摘要;《秋湖月夜》是俞逊发和彭正元先生于1984年合作完成的低音大笛独奏曲,曾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一等奖。作品从宋词中......
“同管双笛”的历史渊源我国笛界泰斗、笛学研究家、教育家、作曲家赵松庭先生生前在《乐器》杂志1992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一种古......
俞逊发作为一位融合南、北派竹笛演奏艺术的当代音乐家,他在竹笛的音色追求、演奏技巧的运用、音乐意境的表达等方面,有着自己独到......
江南丝竹是我国江、浙、沪一带重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之一,它的乐器组合短小精悍,音调婉转动听、清新秀丽,充分表现出风景秀丽的......
《三五七》是赵松庭先生创作的、中国竹笛音乐的经典名曲,也是其高足——俞逊发先生二十多年专业笛子演奏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现......
在中国民族乐坛上,提起"俞逊发"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想到他的盖世名作《苗岭的早晨》、《歌儿献给解放军》、《秋湖月夜》等,自上世......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竹笛无论是在专业院团还是乡野田间都是受人欢迎的乐器。当清丽悦耳的笛声响起,鸡鸣犬吠的村庄顿时有了另外一......
上世纪80年代,由俞逊发和彭正元先生合作的低音大笛独奏曲《秋湖月夜》风靡海内外,乐曲古朴典雅、委婉秀丽、充满诗情画意,充分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牡丹亭组曲》是一部长篇竹笛协奏曲,它根据昆剧《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及曲调素材而创作。首演《牡丹亭组曲》的竹笛大师俞逊发,有......
俞逊发为我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竹笛演奏家,其倡导并践行的音乐与传统文化应紧密结合的观点更是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
<正> 1993年金秋10月,由“二胡王”闵惠芬、“笛王”俞逊发等领衔的上海民族乐团一行79人,以名家荟萃的强大阵容赴台访问演出,令彼......
<正>中国竹笛——这件具有八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独奏的形式登上现代意义上的音乐舞台以来,深受到西方管乐器......
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是他众多师兄弟中的佼佼者,俞先生虽系上海人士,但是受赵松庭先生的得力培养,和浙江丝竹音乐、尤其是浙......
<正>1《姑苏行》竹笛曲简介《姑苏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笛子名曲。其旋律委婉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十分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曾是东晋时期桓伊所作的一首笛子曲,一千多年来,无数的音乐创作人士、演奏家都......
<正> 我的前两篇文章均以“汉龠”为题,所讨论的是汉儒心目中的龠——一种竹制管乐器的专名。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汉世以往,龠在史......
<正> 一月十六日,上海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在北京民族宫礼堂举行了一场笛子独奏会。他以精湛的演奏技艺使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听......
<正>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辞世已两年多了(2006年1月21日去世)。作为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带头人,......
记得20世纪7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广播里欣赏到笛子名曲《收割》,立即被那流光溢彩的明快旋律和俞逊发的精彩演奏所深深吸......
俞逊发先生的艺术思想“自然之中有深意”深刻体现在他的多部代表作之中,通过分析研究俞先生的代表作品《秋湖月夜》来阐述这一重......
<正>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每当读到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就使我想起......
<正> 20世纪,是我国竹笛伴奏、合奏与独奏艺术表演形式大发展的全新时期。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我国竹笛独奏艺术形式进入了......
《牧笛》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刘森的标志性“新派”(或称“京派”)笛曲代表作之一。他作为有着精湛笛子吹奏技艺和独特笛子吹奏风格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琅琊神韵》是俞逊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文从作品分析、演奏分析两个方面去研究《琅琊神韵》,试图发现和挖掘作品......
“海派”文化,是吸收了国内各地民间文化精华,孵化生成的具有鲜明上海地方特色和个性的独特文化;是受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影响最......
俞逊发先生是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艺术的领军人物,他的笛子演奏,功夫深厚、音色甘甜、技术高妙,音乐的表现力出神入化,被世人赞誉......
<正>从"文革"结束以后到新世纪初期的三十余年时间中,中国竹笛艺术进入到发展的全新时期,与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其他时期相比,新时......
<正>"龠"是我国远早于"笛"之记载的、上古时期的一件神秘的吹管乐器。在确凿可凭的先秦文献(如《穆天子传》、《逸周书》、《诗经......
<正>中国竹笛,历史悠久。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竹笛的制造、乐曲的创作、演奏技术的成熟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誉满国内外的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现为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上海竹笛学会会长,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