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定位相关论文
在我国,食用植物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是大豆,所以提高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始终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为提高育种效率,应用分子标记定位......
水稻(Oryza.sativa)作为全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食物的主要来源,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实验室在......
水稻(Oryza. sativa)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提供食物和蛋白质的来源,在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引起的气传真菌性病害。20世纪70年......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在世界主要稻作区都有发生。发掘和利用水稻白叶枯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
利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基于分离群体分析法(bulked-segregant analysis,BSA)的隐性群体分析法(re......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Bgt)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培育抗病品种较......
NAUH164是普通小麦品种苏麦3号经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的一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NAUH164的茎秆节间长度和......
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一种不育系,现已证明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主效恢复基因有两对,分别是位于1BS上的Rfk1......
滨麦草(Leymus mollis(Trin)Hara.JJNN2n=28)是小麦的野生亲缘物种,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性。利用滨麦与小麦杂交育成的八......
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是由小麦白粉病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小麦半矮秆品种的推广......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断提高其生产水平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断加强小麦种质创......
家蚕作为鳞翅目的代表昆虫,又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在数千年的养蚕历史中,因自然选择和人工诱发,有着丰富的遗传突变。家蚕连......
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种质资源BJ399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性,为明确其条锈病抗性基因,利......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如今该病已遍及世界各水稻主产区,成为水......
小麦基部小穗不育是生产中较普遍的现象,生产推广的有些品种基部小穗不育现象严重。本研究以EMS诱变山农1186得到的基部小穗不育突......
棉花生产及其延伸的产业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缘杂......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对于解决人类温饱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叶片是水稻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是水稻株型......
在过去的100余年中,突变基因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家蚕遗传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和热点之一。通过对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所发现的性......
从野桑蚕驯化到家蚕,在人类数千年的养蚕历史中,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诱导的方式,家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可稳定遗传的突变资源,已报道的有......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由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属于影......
稻属有 2 2个种 ,包括 2 0个野生稻种和 2个栽培稻种 ,现已命名AA、BB、CC、BBCC、CCDD、EE、FF、GG和HHJJ9个基因组。野生稻是一......
通过多菌系接种鉴定及抗谱分析,并与目前国际上已知抗白叶枯病基因比较,证明在水稻抗源C4064中含有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
为明确小麦种质系山农10103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特点,利用山农10103与高度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品种辉县红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并利用分......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对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5)的BC5F2群体进行了耐冷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显示,穗期耐冷性受贡献......
野生稻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项研究表明,野生稻对多种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但由于野生稻的远缘杂交存在许多的......
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及其与穗一次枝梗数之比(V/R)是与籼粳分化有关的重要性状.采用籼粳交(圭630/02428)杂种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
白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品系91260具有优良的成株期白粉病抗性并对白粉菌生理小种E09免疫。为给抗......
为了明确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本研究对其赤霉酸敏感性及矮秆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了鉴定分析,利用分子标记......
本研究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对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小滨麦易位系山农6343的白粉病抗性遗传特......
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玉米自交系Z16、7250-14-1对C黄早四和C478表现为育性恢复,本研究通过将自交系Z16、7250-14-1分别与同核......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
综述了近25年来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展.有学者认为,CMS—WA育性的恢复受1对基因......
xa32(t)是从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经体细胞杂交途径获得的新种质Y76中鉴定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将Y76与栽培稻"大粒香"回交构......
利用 13个多拷贝探针 ,研究水稻 (OryzasativaL .)基因组第 8、9、11和 12染色体上的节段重复。由同一探针检测到的多拷贝位点通常......
【目的】将普通野生稻资源Y238所携有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导入栽培稻JG30,培育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
植物线虫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并造成产量损失.抗线虫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是抗线虫基因工程的基础.现就几种植物中的抗线虫基因的......
为了发掘更多玉米C型不育胞质的强恢复系资源,本研究对2份自交系Z16和7250-14-1进行了恢复能力的测定、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恢复......
叶片早衰直接降低作物产量,了解控制作物早衰的分子机制对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EMS诱变水稻品种金刚30,......
通过多菌系接种鉴定及抗谱分析,并与目前国际上已知抗白叶枯病基因比较,证明在水稻抗源C4064中含有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
经抗谱评价、抗性类型比较、遣传分析鉴定出一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 t) (暂名 )。结果表明它是迄今已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