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杆基因相关论文
20世纪50年代矮源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和70年代杂种优势的利用使我国水稻单产发生了两次革命性飞跃。水稻育种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挖掘矮杆基因对玉米耐密植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郑58自交系获得一系列矮杆突变体,株高降低范围为10% ~45......
大麦为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因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断提高其生产水平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断加强小麦种质创......
利用PEG方法进行核生3号小麦与柴胡对称体细胞杂交及农杆菌介导gai矮杆基因苗端转化核生3号小麦。主要研究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 ......
建立适用于两对主基因差异的数量性状分析的混合模型,提出利用似然函数分析数量性状的尺度效应、主基因分离比例、主基因效应和微基......
雪河矮早是云南高原粳稻冷水谷的矮杆突变体,田间种植雪河矮早和中、高杆粳稻材料R-3、12p 224,用雪河矮早分别与R-3和12p 224配制......
胚芽鞘长度决定了籽粒的最大播种深度,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一重要因素。本研究测定了矮杆番麦,硬粒小麦Lang-don,以及以矮杆番麦为母本,La......
用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与含Rht10的小麦品系杂交回交,培育了稳定的株 高在50~70cm左右,农艺性状较优的矮杆小偃麦品系。我们对其中的2份材......
以籼稻品种南京11 号、一枝腊、南京6 号和粳稻品种 A65、矮杆黄、“盐变”为材料,配成5 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均获得亲本 P1、 P2,分离世代 F2 和与......
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QTL定位分析)对吸氮量、株高、产量和苗期根系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可为分子标记辅助或者聚合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对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