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单倍体相关论文
亚洲栽培稻(O.sativa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在植物遗传和基因组研究中有着多种应用,但除从......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无染色体自然加倍发生 ,为获得加倍单倍体 ,进行了两种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直......
用低海拔优质粳稻江南香播和高海拔高抗稻瘟病粳稻云系3号进行常规杂交,稻瘟病抗性跟踪.于F2取稻瘟病抗性好的稻穗进行花药培养,共......
应用籼粳交 IR6 4 / Azucena的 DH群体及其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在遮光条件下 ,通过适温和低温逆境下发芽 ,测定中胚轴长度。......
华双5号是由华中农业大学著名油菜育种家吴江生教授采用多品种(系)为亲本,通过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并应用小孢子培养加倍单倍体技......
对籼粳杂交组合“02428(粳)/特青(籼)”F1进行一步成苗法花药培养,对该组合的分离世代采用连续自交随机选择,分别获得由132个株系......
以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DH群体为材料,采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从横切面、侧面和腹面3......
以中抗白叶枯病的粳稻品种春江06、感病品种TN1及其DH群体为材料,接种白叶枯病菌浙173后,考察了该DH群体的白叶枯病抗性,并进行了数量......
以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的F1花培加倍单倍体为材料,考查了抗倒力、株围、株高、有效穗数、重心高和地上部生物量等抗倒伏相......
利用8个不同基因型F1材料,经诱导和加倍获得大量单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研究单倍体与其二倍体之间12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
以10个羽衣甘蓝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胚状体发生和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因素,以及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和单倍体加倍方法......
以一个牛角椒组合(‘97403’ב97410’杂交而成)作为供体,通过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103个加倍单倍体(OH)系组成的DH群体,再以此DH群......
利用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衍生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127个株系,2002年在杭州采用田间断水法栽培,在水分胁迫下,......
对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分别在杭州和海南岛,采用注射器接种法进行纹枯病......
陇春3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杂种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获得加倍单倍体纯系材料,经系谱法定向选......
玉米法是小麦×玉米杂交通过玉米染色体消失产生小麦单倍体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还达不到稳定、高频率生产小麦单倍体的技术水平.全......
课题组前期构建了一个合成加倍单倍体群体,将其命名为SynDH群体,该群体是一个四倍化的六倍体DH群体,其A、B染色体在两个不同的四倍......
华双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吴江生教授通过多品种(系)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并应用小孢子培养加倍单倍体技术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具有......
通过对18个江苏直穗型粳稻品种和18个日本弯穗型粳稻品种在主要品质性状上的差异进行考查,以便为改良直穗型品种的品质找到突破口。......
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建立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三种.大麦......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 AABBDD)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异源六倍体粮食作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2n=2x=14,DD)......